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唯一可能的途径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者的社会主义思潮,是和资本主义同时产生的。

资本主义曾经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当它破除了封建藩篱,把生产力从宗法制经济关系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是进步的、生气勃勃的。它像施展魔法似地使生产力成倍地增长。可是就在那时,它的内在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伴随着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是广大劳动人民苦难的增长。失业、贫困、社会道德沦丧成了流行病,到处蔓延。这样,作为对现实的抗议和对未来的向往,社会主义思想也就在某些先进的人们的头脑里产生。

16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utopian socialists),其中最伟大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傅立叶(Charles Fourier)和欧文。他们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要求建立消除了这些罪恶的新社会,并从这种要求出发,制定了创建新社会的具体方案,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情景。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批判和它对新社会的猜测,有着许多精辟独到的地方,是后人需要加以继承的宝贵财富。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工业还很不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还没有充分尖锐化,新社会的真正创造者——产业无产阶级还很不成熟的条件下,他们的著述,虽然能够激起人们消除邪恶、除旧布新的虔诚感情,却缺乏实现这种愿望的现实根基。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完全不同。它不是把自己创立新社会的要求,建立在某种绝对真理或伦理道德的基础之上,而是寓于对现实矛盾进行的冷静的科学分析之中。它的理论,完全是而且仅仅是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来的。它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只不过反映了现代生产力的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生产力,具有高度社会化的性质。生产社会化意味着人类取得物质资料的活动,已经由一系列个别的分散行为融汇成一个社会的生产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统一的社会生产过程却是由许许多多互相截然分离的私人生产者分别地进行的。于是,在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度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造成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动乱。而且,由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作用,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而占有却越来越集中在一小批大资本家手中,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激化。现代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不相容的地步。连资产阶级也感觉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冲突对他们的生存的威胁。于是,他们力求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作出某些调整,来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但是,所有这些企图通过缓和冲突的改良措施来使资本主义永葆青春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由于这些措施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使得这种矛盾进一步深化,它们所能造成的结果,就只能是在使资本主义的痼疾得到暂时缓解的同时,使更严重和更深刻的危机积累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各国广泛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来缓和经济危机,到头来却使资本主义经济陷于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为挽救资本主义经济于衰危,尽管开出过五颜六色的药方,但没有哪一个能取得也不可能取得长期的、带根本性的成效。这些说明,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不可能经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事实证明,要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打破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来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合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在分配上的表现——按劳分配,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从此,社会主义不再是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而是从确凿的经济事实中引申出来的科学结论。它是完全可以变为现实的。

既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全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分析得出的,依据这种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适合于现代生产力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以过去不可能有的速度发展,或者换句话说,这种社会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也正是这样:首先,社会主义公有制意味着社会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领导,这就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资本主义所不可能有的计划性,使它能够避免资本主义所不可能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保持高速度的协调发展。其次,公共所有和共同分配,克服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和消费的有限范围之间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第三,私有制的消除和公有制的建立,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对抗不复存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在利益上的协调一致,无疑是生产发展的极为强大的动力。最后,剥削制度的废除,使最重要的生产力——劳动者获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他们作为生产主人的地位和他们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资本主义所不可能有的速度发展,这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1921—1951年的三十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11.7倍。而在同一时期中,资本主义的美国只增长了1倍,英国只增长60%,法国只增长40%。新中国建立以后,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用半个多世纪才走完的路程,初步建立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些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事实,是任何人也驳不倒的。

引起争议的是:已往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发展,还有它的缺陷和不足的方面。例如,不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决策权过分集中于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抑制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阻滞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进程,使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不能充分地协调,有时还会引起严重失调甚至危机。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这种缺陷也是存在的。问题在于:它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中的,还是由这种经济制度采取的具体形式不适当而产生的?如果是前者,那么这种缺陷就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伴侣,如果是后者,则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克服的。正确的回答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的特征,只能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现实中得出;而这种分析所能得出的结论又只能归结为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至于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则将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能凭某种先验的公式确定。

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前的社会主义文献中,常常把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看作由某个社会中心集中管理、统一经营,排斥企业的独立经营和市场机制的经济。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相对照,作这样的设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把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期形成的国家行政机关高度集权的模式看作社会主义经济唯一可能的模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其实,科学社会主义从来没有作出过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有一种具体形式即行政集权模式的论断。作这种论断本身,就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者从来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只能由物质生产的现实发展决定。恩格斯说:“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既然现代生产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排斥企业经营的相对独立性和市场机制的经济模式不尽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仍然固守这种经济体制的想法,就不能不是一种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不相容的空想。

而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说明,行政集权体制不仅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唯一可能的模式,更不是最好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末期以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各种形式的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经济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事实证明,企业成为社会计划指导下的独立经营主体,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性并无矛盾。这种在保持社会公共占有的条件下使企业独立经营,在计划经济中包含市场机制的经济体制,较之排斥市场机制的行政集权体制更适合现代生产力的性质,能够避免过分集中化带来的弊病,给社会主义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保证社会生产力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URRNf9u2hwEJELbOjUuGCqOuzjd5v5vazDcgLBMAvxHUxN6Tn2gBuw5jGkb+ns7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