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子章第二

从这一章开始具体讲孝。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按尊卑次序讲述了自天子至庶人的五种孝行的具体内容。这五孝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个等级的孝行。

这一章讲述天子的孝道。天子是一国之君,他的地位居万民之首,他的思想行动是万民的表率。他若能实行孝道,对父母尽其爱敬之情,那么,全国人民就会效法去敬爱他们的父母。

天子之孝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天子必须具备广敬博爱的心,第二天子必须承担撒播爱心的责任。

上行而下效,孔子深深懂得,如果天子行了孝道,那么他的臣民就会受到感化,就会以天子为榜样,这样推行孝道就容易得多。同时,天子的品德如何关系到天下黎民百姓的命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旺,所以“天子之孝”至关重要。

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教育家,他提倡的孝道面对的是每一个人,行孝不分尊卑贵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行孝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天子要以身作则,教化百姓,引导百姓于无形。他的言传身教之美德,如风吹草,自然风行草偃,很快就普及到百姓身上,人们争相效法。正如《尚书》所说的,天子有善行,天下的人民都可以信赖他,依靠他。

天子之孝,为五孝之冠,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尤为重要。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1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 3 ,刑于四海 4 ,盖 5 天子 6 之孝也。

《甫刑》 7 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8

注释

1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讨厌别人的父母。意思是说天子要将对自己父母的孝心扩大到天下所有的人的父母。爱亲,亲爱自己的父母;恶,厌恶、憎恨。

2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轻易怠慢别人的父母。慢,轻侮,怠慢。

3 德教加于百姓:将德教施于万民的意思。德教,道德修养的教育,即孝道的教育;加,施加。

4 刑于四海:作为天下的典型。刑,通“型”,典范,榜样;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四境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即天下。

5 盖:句首语气词。

6 天子:古代统治天下的君主。意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民,是天帝之子。

7 《甫刑》:《尚书·吕刑》篇的别名,是吕侯所作。吕侯,周穆王的臣子,为司寇,穆王命他作书,取法夏时轻刑之法,以布告天下。后因吕侯后代改封甫侯,故又名《甫刑》。

8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意思是说天子行孝,天下亿万的民众都仰赖他。一人,指天子;庆,善事,此处专指爱敬父母的孝行;兆民,万民,指天下的百姓;赖,依靠、凭借的意思。

解读

孔子说:“天子如果能够热爱自己的父母,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如果能够敬奉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天子以亲爱恭敬的心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并且施展教化于万民百姓之中,那么他在普天之下就成为四海效法的榜样,这就是天子的应尽的孝道啊!”

《尚书·甫刑》上说:“如果天子有敬亲爱亲的善行,那么天下的亿万百姓也都会受到他的鼓励,并且效法他,从而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了。”

故事链接

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刘恒,他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原本不是太子,却因孝顺贤能,而被大臣们拥上了皇位。汉文帝继位以后,没有一点儿傲慢之气,侍奉母亲薄太后更是殷勤体贴。

有一次,汉文帝的母亲突然生病了,汉文帝心里十分着急,每天上完早朝,就急忙带着太医去查看母亲的病情,看看母亲的身体有没有好一些。

天气变冷了,汉文帝怕母亲着凉,就守在她的身边,以便随时帮她盖被子。天气变热了,又忙着帮母亲扇扇子,驱蚊子。母亲休息睡觉时,汉文帝就让宫女们的动作轻一点,以免吵醒母亲。

汉文帝自己困了,就坐在母亲的床边打瞌睡,连衣服也不解开,以便母亲随时召唤。母亲口渴时,汉文帝连忙端了茶过来。就连母亲喝药,他也要先端过来尝一尝,试试这药苦不苦啊,烫不烫啊,觉得差不多了,才放心给母亲服用。汉文帝还担心母亲因病而影响心情,就每天讲一些笑话来逗母亲开心。

太后看着汉文帝每天这样忙来忙去,一天比一天瘦,心疼至极,说:“皇儿,宫里这么多人,都可以照顾我,你不要这么辛苦了,而我的病又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以后叫宫女们服侍我就可以了。”

汉文帝跪下来对母亲说:“孩儿不在您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那要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太后说:“但是,你身为一国之君,应该以天下百姓为重。”

汉文帝说:“现在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母后不要担心,安心养病才是,孩儿自会处理好。”太后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欣慰,泪水再也忍不住,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谁知,太后这一病,居然病了三年,可是汉文帝呢,也整整照顾了她三年,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汉文帝虽贵为天子,却如此照顾久病在床的母亲,确实不易,他的耐心,他的柔和,他的勤劳,他的体贴真正做到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古人说得很清楚,“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父母给了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你在父母怀抱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在范围上是无限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面对这广大而无限的“慈”,照顾父母,是理所应当的。

对待自己的母亲,汉文帝做到了“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而且一个皇帝能够在母亲生病时“亲尝汤药”,这种至孝的行为自然能够成为万民表率,在无形中起到教化的作用,这就应了孔老夫子所说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那句话。

拓跋宏为父吸痈

拓跋(bá)宏是北魏时代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魏献文帝就把他立为皇太子。拓跋宏幼年丧母,他的祖母冯太后把他抚养成人。冯太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女政治家,但是极其霸道,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常常与魏献文帝产生分歧。

皇帝和冯太后关系紧张,作为皇太子的拓跋宏有些事就特别难办了,但他很会处理复杂的宫廷关系。由于拓跋宏是由冯太后抚养成人的,他尊敬祖母,听从她的教导。专横的冯太后觉得拓跋宏这个年幼的小孙子比当皇上的儿子好控制,总想让小孙子早点继位当上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甚至想谋害魏献文帝。

拓跋宏年纪虽小,却十分懂事,对父亲极孝顺。他从来不依仗着祖母对他的恩宠对父亲施加压力。

有一年,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魏献文帝一急之下,后背上长了一个毒痈(yōng)。太医们用了各种各样的药,病都不见好。冯太后见了很高兴,她想,要是皇上长的毒痈治不好,他一死,我就把皇孙宏儿扶上金銮殿当皇上。可她的孙子却不这么想,他天天跑到父亲的寝宫探视。

父亲背上的毒痈越长越大,疼得魏献文帝额头上冒出冷汗,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大喊大叫。拓跋宏很难过,他守候在父亲床前,宫女送来的药,他总是先亲口尝一尝,然后再让父亲喝下。可是,一连吃了几剂御医开的药,毒痈并不见下去。夜间,拓跋宏住在自己的寝宫中都能听见父亲的喊声,他心里十分难过,恨不得替父亲生病。

第二天,宫中的太监们都在悄悄议论:“皇上怕是活不了几天了!”拓跋宏听了,心中十分害怕,他赶快来到父亲的宫里,见父皇背上的毒痈隆起得更高了,毒痈的尖儿亮亮的,显然里面全是脓血,有的地方已经破了。拓跋宏问太医:“是不是把痈里的脓血吸出来,父皇的病就会好了呢?”“也许……”太医惊恐地说,“臣不敢担保。”

没想到,皇太子拓跋宏扑上去,用嘴对准了父亲背上的毒痈,像婴儿吸吮奶头那样用力一吸,竟然吸出来一大口脓血!宫女们都吓坏了,赶快送过清水让太子漱口。吸出了脓血之后,皇上立刻轻松了许多。过了几天,魏献文帝的毒痈消失了,病竟然完全好了。

一年以后,魏献文帝为了缓和同冯太后的矛盾,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拓跋宏,这时的拓跋宏才只有五岁。把皇位让给一个五岁的孩子,这种做法也许是很荒唐的,但是拓跋宏孝敬长辈的品质却从此传为美谈。他就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改革家魏孝文帝元宏。 WjQsnxm+G5ClYKZkOuit5INFok93EB24RObZx+kV5FJpwKdo19ZeqoU/ieJ+Pfz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