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一个中性词语,它是一种自我的调节,有价值,也有危害,后者取决于程度是否可控。拖延症,指的是自我调节失败,已经预料到后果有害,却依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相信当代大部分人都患有拖延症,据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调查研究表明,70%的大学生都存在着拖延情况,而正常的成年人中也有将近20%的人每天都会出现拖延情况。拖延症可以说是最普遍,最顽固的个人挑战之一了。
其实早在古代,就有这样一首诗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说明拖延症,早在那时,就已经成为困扰了人们的一个难题。
往往许多人都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有拖延症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就是戒不掉。比如作业拖到通宵不睡觉也要前一晚才能写完,甚至当医生宣判你只有最后几天天期限时,你或许还在想,“没事,还有几天可以活呢”。
长期拖延也会使得人的工作效率低下、精神不振、焦虑、自欺欺人,纠结痛苦等。因此摆脱拖延无疑是对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保护方式。但这却需要我们有很强的自制力。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因为某句话、某本书、某篇文章、某个电影,或是某件事就幡然醒悟,从此满满人生正能量的。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戒掉拖延症,就不得不做一些事情。
(1)没有热爱
很多人做写论文、参加各种考试,并非是出自自己内心的真正喜欢,而是被逼无奈,生活或者学业所迫而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认清,即使这件事我们不喜欢,但若别无选择,必须面对,那我们何不把它做好?这很重要。
(2)害怕失败
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样的恐惧,害怕事情做不好,害怕自己即使拼命去做,结果仍然是不尽人意。索性就干脆不去做,或者是拖到最后去做,这样即使失败,也可以归结于不行动,而不是没有能力。殊不知,没有做就是失败!
(3)心存侥幸
很多人都曾在“生死边缘”上挣扎过,譬如在即将开学头一天或是考试的前一晚,用尽意志在最后的强压下写作业、背书,意外发现结果并没有那么糟。“拖一会儿没事,反正最终我会把它完成”,这就给了我们最大的心理暗示。
(4)真心懒
这个世界上总有这样一种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没有恒心,想要取得成功,但是又不想付出努力。以上的拖延症具体表现,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对号入座。那么如何对抗拖延呢?
首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虽然你可能已经暗暗准备无数次了。但是还是要暗示自己,一定可以戒掉拖延症!
很多人都喜欢做计划,从月计划到周计划,条条详尽,但就是无法实现。这时不妨先把计划放一放,抽出几天时间来记录,从起床到睡觉的时间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哪些有意义,哪些浪费时间,接着尽量把浪费的时间段变成充实的时间,再做个记录,这才是实质性的进步。
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确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无意识无行动、有意识无行动、有意识有行动、无意识有行动。
最后的“无意识有行动”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因此不要逼迫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尽力把每天应该利用的时间都充实起来,那么拖延症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