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别推荐:良好口才的训练方法

青少年朋友,当你看到那些成功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泰然自若地完成每一次演讲的时候,你是否羡慕他们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呢?也许你会说:是的,我真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

其实,大量的事实证明,在这些成功人士当中,只有很少部分的人是天生的演说家,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通过后天训练得来的。

美国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1英里=1.069344公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

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地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大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等练习自己的说话能力,经过长期地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了一位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著名演讲家。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为了克服口吃,练就口才,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这些伟人与名人为我们训练口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青少年要想练就一副过硬的口才,也必须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里,专门为你推荐几种练习口才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速读法

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是用嘴去读,而不是用眼睛去看,顾名思义,“速读”也就是快速地朗读。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在于锻炼我们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背诵法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背诵课文的经历。这些课文或是诗歌,或是散文,或是小说。我们背诵它们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必须背诵而不得不背;也有的是为了记忆某名诗、名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而这里提倡的背诵,主要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口才。

我们要求的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词、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是要“诵”。所谓“诵”就是读出声音来,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练声法

练声也就是练声音,练嗓子。平时,我们都喜欢听那些饱满圆润、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不愿听干瘪无力、沙哑干涩的声音。所以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是我们练好口才的另一个必做的事情。

练声的方法分为练气、练口腔和练习吐字三个步骤。

第一步,练气。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我们身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练声,首先要学会用气。

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当自己闻到一股香味时是怎样的吸气方法。不过,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呼气要慢慢地进行。要让气慢慢地呼出。因为我们在演讲、朗诵、论辩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练习呼气时,我们可以把两齿基本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为了这项练习,我们还应多做一些下面的练习:

第一,深吸一口气。数数,看能数多少。

第二,跑20米左右,然后朗读一段课文,尽量避免喘气声。

第三,按字正腔圆的要求读成语:英雄好汉→兵强马壮→争先恐后→光明磊落→深谋远虑→果实累累→五彩缤纷→心明眼亮→海市蜃楼→优柔寡断→源远流长→山清水秀。

体态:用嗓气息训练时,标准姿态是要求保持肩平颈正,双手位置可提在胸腹间或自然垂直两侧,全身放松。

第二步,练口腔。也就是在练发声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先放松声带,用一些轻缓的气流振动它,让声带有点准备,发一些轻慢的声音,千万不要张口就大喊大叫,否则会对声带起破坏作用。这就像我们在做激烈运动之前,要做些准备活动一样,否则就容易使肌肉拉伤。

声带活动开了,我们还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备活动。我们知道口腔是人的一个重要共鸣器,声音的洪亮、圆润与否与口腔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第三步,练习吐字。吐字似乎离发声远了些,其实两者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发音准确无误,清晰、圆润,吐字才能字正腔圆,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可以先从绕口令开始,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训练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字正腔圆。训练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练。一方面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发声毛病;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这里推荐一个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绕口令练起来有些绕口、难发音,但它却是学好普通话必不可少的练习材料,通过绕口令的练习不仅可以加强咬字器官的力度,提高咬字器官的灵活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的控制能力。

在练习的时候,最初应该特别注意字音质量,要把音发准,劲使稳,打开韵腹,利索收音,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然后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可按音、字、词、句、段五步练习法循序渐进。我们知道,绕口令练习并非只是耍嘴皮子,而是既练“嘴劲”,又要练“心劲”,不能一味求快。

在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结合气息控制练习。在开口前要注意放松喉部、气息下沉。“运行”当中要补气自如,轻松流畅,字音速度由慢渐快,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最后还要注意做到吐字清楚、感情充沛。因为气是发声的动力,气息调整不好,字的“运行”就会发生故障,声音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模仿法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会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说话。其实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小时候学说话是向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学习,模仿周围的人。那么我们练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这方面有专长的人学习。这样天长日久,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专人模仿。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请他讲几段最精彩的话,录下来,供我们进行模仿。也可以把我们喜欢的并适合自己模仿的播音员、演员的声音录下来,然后进行模仿。

第二,专题模仿。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请一个人先讲一段小故事、小笑话,然后大家轮流模仿,看谁模仿得最像。为了刺激积极性,也可以采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来评分,表扬模仿最成功的一位。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且有娱乐性。课上、课间、课后都可以进行。

运用这个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讲的小故事、小笑话,一定要新鲜有趣,大家爱听爱学。而且在讲以前一定要进行一些准备,一定要讲得准确、生动、形象,千万不要把一些错误的东西带进小故事、小笑话,否则模仿的人跟着也模仿错了,就会危害到很多人。不过,在模仿时,我们要尽量模仿得很像,要从模仿对象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多方面进行模仿,并在模仿中有创造,力争在模仿中超过对方,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词,我们是从戏剧、电影中借用过来的,是指演员扮演的戏剧或电影中的人物。我们这里讲的角色,与戏剧、电影中讲的角色,其实有着相同的意义。角色的扮演法,就是要我们学演员那样去演戏,去扮演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人物,当然这个扮演主要是在语言上的扮演。其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或戏剧为材料。

第二,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

第三,根据材料中人物的多少,找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比比看,谁最能准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第四,也可以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适应力。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语言适应性、个性,以及适当的表现力。 FnPdlxtfZzKJ8KeOIxWdBrlC7pb9GKO3p6nEwd0Fj9b+JnjHTXfRlwP9592xJ+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