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首好歌要有一个美妙的前奏曲,优秀的学生也会弹好课堂“前奏曲”,那就是课前预习。不要以为预习功课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预习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习惯。正如一位优秀的学生所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每天都有预习啊。”但是你的预习方法正确吗?有效果吗?实际上预习并不是将要讲的课程内容大略地看一遍就了事,而是需要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进行,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预习要求

我们很多同学不是不预习,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预习。在预习中,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选择好预习时间。通常来说,预习应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之后进行,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当然,预习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进行。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要好得多。

二是预习要适度。预习过粗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习应有的目的;预习过细,以至于上课没什么要听的,会丧失对课上内容的好奇和兴趣,反而造成对知识一知半解。一般情况下,适度的预习应该是:重温相关知识,扫清听课障碍;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找出疑难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是预习要有重点。也就是对自己的弱势科目,或者是课内听课任务重、非要靠课前预习来辅助完成听课任务的科目,一定要安排预习。不要采用全面铺开的方式,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我们应根据学习计划可提供的实际时间来进行预习,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者少预习。

四是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预习时,一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要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五是不同学科要不同对待。预习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抓住预习的重点,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比如,语文课首先要解决生字、生词障碍,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风格、手法;而对于数学课,则应该把重点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面。

另外,预习还要讲究主次。不要把预习作为学习的主要过程,以致上课时不注意听讲,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预习方法

一般来说,预习,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浏览一遍教科书,大致了解一下教材的主要内容,在不太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上课时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理解为止。

第二阶段:研究课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第三阶段:编写新课的内容提要,确定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的是,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中,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必因此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解决,可以先把问题写下来,留着等到在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第四阶段:利用参考资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进行一番预习。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将难点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水平也会渐渐提升。 N5WDrCPFh9mRmi4yXzIrQ1ol46oDK6E+JhVzxGxnXMBgfgVWzm1P17OhilRm63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