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公共服务保障综合子系统

检测体系把基本公共服务、各类社会保障和城乡社区建设归为“公共服务保障综合子系统”,汇总全部公共财政支出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演算依据。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两项数据较为特殊。公共财政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一方面固然属于全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另一方面却与一般社会建设、社会生活存在一定距离;公共财政支持城乡社区发展直接涉及社会建设、社会生活层面,但此项数据在国家统计制度中出现较晚(2007年开始而不能追溯既往),无法回溯整个“全面小康”建设历程进行测算。这两项数据仅纳入公共服务保障综合子系统汇总数据使用,不单列作为单项子系统展开具体分析检测。

中国社会建设通用指标检测体系公共服务保障综合子系统见表2。

本检测体系各个子系统各类数据总量、人均值增长率重叠演算并非无意义的“同义反复”,而是多年量化分析经验形成的一种平衡技法,尽量增加数值差异极小的测算项,使各地最后测评“计分”保持距离但差距不大,最终消除地区差距正是均衡发展的要义。基于公共知识乃至各项指标设置与其通过言辞加以解说,不如透过数据检测予以揭示。

以下利于技术报告构思设计本身带有的探究性质,充分展开相应指标设置背后的全结构化相关性检测,同步进行全国及各地历年纵向测评与全国各地之间横向测评,尽可能全面分析测算通常不大在意却颇有意味的各类数据关系。这些数据关系每年都在发生微妙改变,从中不难观察到种种结构性变动态势。

首先测算对比全国及各地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历年增长动态,这些都是各子系统中心数据相对比值变化所依的演算基础。由于社会建设领域较多涉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性“国民待遇”,必须延伸至人均值地区差(均衡性)测算分析,本文采用人均值数据进行检测。

1.产值增长动态

2000~2018年,全国产值人均值从7942.00元增至64644.00元,历年年均增长12.35%;分时段增长测算,“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5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4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18%,“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8.92%。

东部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1.68%;东北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0.15%;中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3.52%;西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3.81%。17个省域增长高于全国,14个省域增长低于全国。贵州增长最高,年均增长16.21%;上海增长最低,年均增长8.78%。

2.财政收入增长动态

同期,全国财政收入人均值从1060.89元增至13165.50元,历年年均增长15.02%;分时段增长测算,“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8.0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67%,“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32%,“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5.84%。

全国财政收入比(与国民总收入极度近似值产值比)从13.36%升至20.37%,明显升高7.01个百分点;分五年期变化测算,“十五”期间升高3.5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升高3.2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升高2.0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降低1.83个百分点。百分比演算更具通约可比性,2000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比升高52.47%。

表2 中国社会建设通用指标检测体系公共服务保障综合子系统

表2 中国社会建设通用指标检测体系公共服务保障综合子系统-续表

东部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4.96%,此项比值升高68.45%;东北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2.71%,此项比值升高51.33%;中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6.77%,此项比值升高66.06%;西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6.68%,此项比值升高56.46%。

21个省域增长高于全国,10个省域增长低于全国。西藏增长最高,年均增长21.29%;黑龙江增长最低,年均增长11.38%。21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10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全国。西藏比值升幅最大,升高241.04%;广西比值升幅最小,升高16.86%。

3.财政支出增长动态

同期,全国财政支出人均值从1258.19元增至15861.23元,历年年均增长15.12%;分时段增长测算,“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6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8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81%,“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7.34%。

全国财政支出比(与产值比)从15.84%升至24.54%,明显升高8.70个百分点;分五年期变化测算,“十五”期间升高2.2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升高3.70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升高3.83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降低1.10个百分点。百分比演算更具通约可比性,2000年以来全国财政支出比升高54.88%。

东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5.48%,此项比值升高82.72%;东北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4.62%,此项比值升高104.80%;中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8.15%,此项比值升高105.32%;西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8.11%,此项比值升高94.70%。

25个省域增长高于全国,6个省域增长低于全国。贵州增长最高,年均增长19.83%;上海增长最低,年均增长12.86%。29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2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全国。新疆比值升幅最大,升高193.41%;陕西比值升幅最小,升高44.03%。

4.公共服务保障增长

2000~2018年,全国公共服务保障投入人均值从336.95元增至8300.25元,历年年均增长19.48%;分时段增长测算,“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7.4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1.56%,“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68%,“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9.01%。

东部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9.42%;东北增长低于全国,年均增长17.33%;中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1.15%;西部增长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0.78%。17个省域增长高于全国,14个省域增长低于全国。贵州增长最高,年均增长23.09%;辽宁增长最低,年均增长16.20%。

5.人均值地区差变化

与此同时,全国公共服务保障人均值地区差指数从1.4156缩小至1.3168,较明显缩减6.98%;分五年期变化测算,“十五”期间缩减1.52%,“十一五”期间扩增2.28%,“十二五”期间缩减4.97%,“十三五”以来缩减2.82%。

东部地区差缩减10.06%;东北地区差缩减5.52%;中部地区差缩减11.67%;西部地区差缩减1.75%。14个省域地区差缩减大于全国,17个省域地区差缩减小于或扩增大于全国。贵州地区差缩减最大,缩小25.44%;西藏地区差扩增最大,扩大30.80%。

6.相对比值动态

同期,全国公共服务保障与产值的相对比值从4.24%升至12.84%,升高8.60个百分点;分五年期变化测算,“十五”期间升高0.99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升高4.39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升高3.19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升高0.03个百分点。百分比演算更具通约可比性,2000年以来全国此项比值升高202.65%。

东部此项比值升高234.19%;东北比值升高211.80%;中部比值升高222.07%;西部比值升高191.45%。16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15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全国。上海比值升幅最大,升高397.42%;陕西比值升幅最小,升高133.42%。

全国公共服务保障与财政收入的相对比值从31.76%升至63.05%,升高31.29个百分点;分五年期变化测算,“十五”期间降低0.79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升高16.73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升高10.00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升高5.35个百分点。百分比演算更具通约可比性,2000年以来全国此项比值升高98.50%。

东部此项比值升高98.39%;东北比值升高106.04%;中部比值升高93.94%;西部比值升高86.28%。12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19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或降幅大于全国。广西比值升幅最大,升高213.86%;西藏比值降幅最大,降低0.21%。

全国公共服务保障与财政支出的相对比值从26.78%升至52.33%,升高25.55个百分点;分五年期变化测算,“十五”期间升高2.11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升高15.2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升高5.85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升高2.37个百分点。百分比演算更具通约可比性,2000年以来全国此项比值升高95.41%。

东部此项比值升高82.89%;东北比值升高52.25%;中部比值升高56.86%;西部比值升高49.69%。2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29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全国。上海比值升幅最大,升高148.27%;青海比值升幅最小,升高13.76%。

表2里所列该子系统第28项指标“两次分配全社会性民生投向比”即为公共服务保障与居民收入的相对比值,重点不是比较其间数值高低,而在于衡量比值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经济生活向人民经济生活的补充输送。全国这一相对比值升高211.09%。

东部此项比值升高254.10%;东北比值升高152.54%;中部比值升高282.55%;西部比值升高263.26%。20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11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全国。四川比值升幅最大,升高394.30%;辽宁比值升幅最小,升高96.97%。

第29项指标“公共服务保障与居民自持需求比”即为公共服务保障与居民总消费的相对比值,重点不是比较其间数值高低,而在于衡量比值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经济生活向人民生活需求的补充输送。全国这一相对比值升高244.61%。

东部此项比值升高290.94%;东北比值升高170.31%;中部比值升高318.26%;西部比值升高303.84%。20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大于全国,11个省域此项比值升幅小于全国。广西比值升幅最大,升高442.86%;辽宁比值升幅最小,升高117.32%。

7.增长相关度分析

在此期间,全国公共服务保障与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历年增长指数(以人均值演算更为精细,每年皆以上年为基数,后同)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1、0.7613和0.6554,不妨简化理解为同步程度分别为65.61%、76.13%和65.54%。东部同步程度分别为39.60%、58.34%和54.04%;东北同步程度分别为64.00%、70.02%和74.38%;中部同步程度分别为52.71%、45.57%和65.89%;西部同步程度分别为60.60%、73.70%和80.15%。

3个省域与产值增长相关系数高于全国,28个省域增长相关系数低于全国。湖南系数值最高,同步程度为71.17%;广东系数值最低,同步程度为18.14%。31个省域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关系数低于全国。吉林系数值最高,同步程度为72.58%;山西系数值最低,呈现为负相关。17个省域与财政支出增长相关系数高于全国,14个省域增长相关系数低于全国。海南系数值最高,同步程度为90.54%;上海系数值最低,同步程度为36.07%。

从理论上来说,不能期待公共服务保障与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相对比值长期不断提高,所谓“高福利”并不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由持续稳定发展来说,公共服务保障与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之间的增长相关系数达到并保持较高同步程度却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各地之间,公共服务保障与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增长相关系数达到并保持相同或相近的较高同步程度,才能真正形成协调性、均衡性俱佳的局面,目前大概尚属调整规范阶段。 U1smocjHSQgvTt3flerPTGg3/P3ptJYTLuqeo95t93vViQnaybGPSQ+sOc+RZF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