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王室的主要礼仪活动与仪轨

朝鲜时期,每当国家或王室举行重要礼仪活动时,都会将活动全程记录下来,编纂成仪轨,供后世参考。可以说,仪轨如同当时的礼仪活动一样,种类丰富多彩。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并未发现类似“仪轨”这一记录王室活动的“报告书”。由此可见,仪轨是朝鲜王朝独创且形式独特的典籍,其意义非同一般。

世宗王子胎室

位于庆尚北道星州郡月恒面禅石山一带,保留着包括世宗的18名王子在内的19座胎室。ⓒKim sung-chul

记录国王生平的仪轨

睿宗胎室和胎志石

原址为完州郡九耳面平村里胎室村的后山,1970年迁到全州市完山区庆基殿内。ⓒKim sung-chul

朝鲜时期有许多记录国王生平的仪轨。王室中若有新王子诞生,会即刻选定保管王室胎盘的场所,建造胎室,隆重安放胎盘,并把过程记录下来,编纂成仪轨。《元子阿只氏藏胎仪轨》便是其例。若王子日后即位成为国王,那么胎室也会被升级加封,增加周围的石刻,并据此编写“胎室石栏干造排仪轨”。

王子被册封为王世子,要编写“世子册礼都监仪轨”;若被册封为王世孙,则要编写“王世孙册礼都监仪轨”。王世子册封仪式是选定王位继承人的活动,因此会在宫里的正殿隆重举行。国王会身着正式礼服——冕服出席,受封的王世子或王世孙则会从国王手中接过象征其身份的竹册和玉印

文孝世子玉印及其印章面、竹册、竹册内柜

选自《景慕宫仪轨》。

朝鲜时期的国王,大都是在举行前任国王葬礼的时候登基即位,因此记录即位仪式的仪轨并不常见。但高宗皇帝是从国王位登基继而转成皇帝位的,其登基仪式是国家从君主国转变为帝国的重要象征,因此其登基过程被编纂成仪轨,即1897年的《高宗大礼仪轨》。

《高宗大礼仪轨》

1897年刊行。朝鲜时期的国王,大部分是在前任国王的葬礼期间登上王位的,因此单独记录即位仪式的仪轨并不常见。但《高宗大礼仪轨》是记录高宗从王位登上帝位仪式的仪轨,含有国家从君主国升格为帝国的意义。藏于首尔大学奎章阁。

王室的婚姻过程也会被编纂成“嘉礼都监仪轨”。国王或王世子到了结婚年龄,会将金婚令发布至全国,历经三轮选拔,选出王妃或王世子妃,再经由五六道程序后举行婚礼。仪轨会详细记录王妃遴选的步骤、筹备的结婚物品以及国王迎娶王妃的全过程,并利用班次图,将婚礼的一大看点——迎亲队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在国王婚礼仪式上使用的玉册和金宝 也被提前制造出来,以备婚礼使用。

英祖的金宝

藏于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

国王或王妃亡故时要编纂“国葬都监仪轨”,王世子或世子妃亡故时则编纂“礼葬都监仪轨”。除葬礼程序以外,葬礼所用的丧舆、器皿、陪葬品等一系列物件,都会被以图画形式一一记录下来。除“国葬都监仪轨”外,还会编纂“殡殿魂殿都监仪轨”和“山陵都监仪轨”。殡殿魂殿都监是葬礼的执行机构,负责准备自国王或王妃亡故到丧舆出殡期间所用的物品;山陵都监则负责在葬地修筑坟墓。三年丧事之后,国王的神位要移至宗庙,此仪式会被记录下来编纂成“祔庙都监仪轨”。

英祖的金宝和玉册图说

金宝是证明王妃册封的图章,玉册是把王妃册封内容用玉记录下来的简册。选自《英祖贞纯后嘉礼都监仪轨》。

1993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将《徽庆园园所都监仪轨》带到韩国,此仪轨记录了朝鲜正祖嫔、纯祖生母——绥嫔朴氏墓地(现位于杨州拜峰山)的修建诸事宜。国王的妃嫔与世子、世子妃的墓地被称为“园”,国王和王后的墓地则被称为“陵”,以此相区分。

记录国家礼仪活动的仪轨

先农坛和先蚕坛遗址

供奉农业神的先农坛和供奉养蚕神的先蚕坛是国王为鼓励农业设置的祭祀场所。先农坛位于东大门区龙头洞,先蚕坛位于城北区城北洞。 ⓒ首尔市史编纂委员会

国家举行重要礼仪活动时也会编纂多种仪轨,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与祭坛或祭礼程序相关的仪轨。宗庙和社稷是举行国家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机构。宗庙供奉的是朝鲜以太祖为首的历代国王的神位,社稷供奉的则是土地神和谷神。宗庙和社稷每年都会定期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并且会不定期举行国事告祭和祈雨仪式等。“宗庙仪轨”和“社稷署仪轨”记录了宗庙和社稷的建筑物增建过程、祭礼程序以及祭礼上使用的各种祈祷法器等。

壬辰倭乱后,朝鲜树立“对明义理论”以报答明朝的出兵增援。明朝灭亡后,朝鲜在昌德宫后院设立大报坛,供奉明朝三位皇帝的神位并举行祭祀活动。大报坛是皇帝的祭坛,因此又称“皇坛”。“皇坛从享仪轨”是对大报坛祭礼程序的记录,“大报坛增修所仪轨”则记录了大报坛增建工程的始末。

《亲蚕仪轨》收录的祭坛和祭器陈设图

祭坛

陈设图

蚕板

山罍

龙勺

《国朝宝鉴监印厅仪轨》

记录了刊行于正祖六年(1782)的《国朝宝鉴》的编纂与刊行过程以及相关仪式。《国朝宝鉴》是朝鲜时期汇集历代国王的善政而编修的编年体史书。班次图描绘的是供奉《国朝宝鉴》向宗庙行进的行列。班次图中的仪仗部分,有白泽旗、三角旗、角端旗等旗帜和青盖、红盖、风扇等伞类,还有金钺斧、银横瓜、金横瓜等仪仗用品,无不展示出行列的庄严和华丽。藏于首尔大学奎章阁。

朝鲜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王室为鼓励农事,会举行国王种地、王妃养蚕的仪式为百姓树立典范。“亲耕仪轨”记录了国王前往典农洞的籍田 垂范耕地的过程;“亲蚕仪轨”则记录了以王妃为首的女眷在宫中亲自养蚕的活动。

国王迎接中国使臣的情况会被整理成“迎接都监仪轨”。在整个朝鲜时期,与中国的外交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因此政府非常注重对中国使臣的接待,专门设立有负责迎接来访使臣的迎接都监,在迎接都监下又设有总管业务的都厅和负责实务的部门。现存与迎接都监相关的仪轨有“都厅仪轨”、负责记录提供饮食和物资事宜的“米面色仪轨”、负责记录过世国王吊唁事宜的“赐祭厅仪轨”等。

与编修相关的仪轨

每逢国家有重要编修活动时也会制作仪轨。如编纂实录时要制作“实录厅仪轨”,修正实录时制作“实录修正厅仪轨”,编修《新续三纲行实图》时制作《东国新续三纲行实撰集厅仪轨》,编纂《阐义昭鉴》时制作《阐义昭鉴纂修厅仪轨》,编纂《国朝宝鉴》时制作《国朝宝鉴监印厅仪轨》等。这些仪轨记录的是重要文献的编修事宜,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参编人员及所用物品等,以供后世参考。特别是《国朝宝鉴监印厅仪轨》,以图画的形式将《国朝宝鉴》的奉安过程整理成班次图,生动地再现了朝鲜王室的书籍奉安现场。

与建筑相关的仪轨

记录宫殿或城郭修筑过程的仪轨是“营建都监仪轨”,这些仪轨记载着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所用物品以及人力征用方式等。到了现代,这些仪轨对宫殿或城郭的复原工程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华城(今水原市)在日帝强占时期就有部分城郭被损毁,在朝鲜战争期间更是遭到了严重破坏,1975年水原市利用载有华城城郭建筑事宜的《华城城役仪轨》,花费三年时间完成了华城复原工程。另外,在复原位于华城中心部位的华城行宫时,此仪轨也是最主要的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记录景福宫、昌德宫、庆熙宫、庆运宫等各个宫殿修建过程的仪轨。

其他仪轨

除此之外,还有记录宫中喜庆宴会的“进馔仪轨”和“进宴仪轨”;记录国王肖像画即“御真”制作过程的“御真图写都监仪轨”;记录国王和大臣在成均馆举行射箭比赛的“大射礼仪轨”等。可以说在整个朝鲜王朝时期,每当国家或王室举办正式活动时,都会编纂与之相关的仪轨。

《华城行宫全图》

《华城城役仪轨》里绘制的行宫图。图中可见正门的新丰楼、奉寿堂、维与堂、洛南轩等建筑。《华城行宫全图》对近年的华城行宫复原工程提供了很大帮助。

《大射礼仪轨》

记录了英祖十九年(1743)闰四月七日在成均馆举行大射礼的过程。大射礼指的是国王和臣子聚在一起射箭,按照射中数目进行赏罚的仪式。藏于首尔大学奎章阁。

《仁政殿营建都监仪轨》中的仁政殿和辘轳图说

《中和殿营建都监仪轨》中的中和殿和唐家图说

修建昌德宫仁政殿和德寿宫中和殿时编纂的仪轨。辘轳是搬运木材和石材时使用的工具,唐家是指国王御座的所在位置。

《辛丑进宴仪轨》中的《咸宁殿外进宴图》(上)和《咸宁殿内进宴图》(下)

从《咸宁殿外进宴图》可以看出高宗的座位在咸宁殿的中央,右边是皇太子的侍宴位。舞台上有歌舞表演,在座有三品以上的东西两班官员。在包括高宗、皇太子妃、左右命妇、郡夫人等在内的《咸宁殿内进宴图》中,宴会会场被用帷帐隔成了几个区域,女伶、登歌、轩袈等分别被安置在不同的区域。 hBz/S/Nb4H4IBXZTeboNVCaa5fi0Cpo7zk/1wahZrA73fAWdPz8oAre91o165t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