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永兴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独立,自称“汉王”;巴氐李雄也在成都称王(初名“成”,后改为汉),“十六国”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
公元312年,刘渊之子刘聪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316年,刘曜又攻克长安,俘获了愍帝司马邺,晋朝在北方的统治就此结束。继之,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北方民族相继建国,加上四个汉族政权(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直至439年北魏灭北凉止,136年间,在长江以北和四川地区先后出现过二十个割据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晋书》是这样叙述的:
大凡刘元海以惠帝永兴元年据离石称汉。后九年,石勒据襄国称赵。张氏先据河西,是岁,自石勒后三十六年也,重华自称凉王。后一年,冉闵据邺称魏。后一年,苻健据长安称秦。慕容氏先据辽东称燕,是岁,自苻健后一年也,俊始僭号。后三十一年,后燕慕容垂据邺。后二年,西燕慕容冲据阿房。是岁也,乞伏国仁据枹罕称秦。后一年,慕容永据上党。是岁也,吕光据姑臧称凉。后十二年,慕容德据滑台称南燕。是岁也,秃发乌孤据廉川称南凉,段业据张掖称北凉。后三年,李玄盛据敦煌称西凉。后一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后四年,谯纵据蜀称成都王。后二年,赫连勃勃据朔方称大夏。后二年,冯跋杀离班,据和龙称北燕。提封天下,十丧其八,莫不龙旌帝服,建社开祊,华夷咸暨,人物斯在。或篡通都之乡,或拥数州之地,雄图内卷,师旅外并,穷兵凶于胜负,尽人命于锋镝,其为战国者一百三十六载,抑元海为之祸首云。
概述了十六国政权此起彼伏“变幻无常”,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北方民族水云轇葛、浑然一体、不可方物的历史过程。
十六国和北朝在时间上前后相续,空间上彼此相继,主要以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为重要的活动舞台;“二者的社会、政治进程,原为一具有内在联系的历史过程。民族关系上由胡(诸内迁少数族)汉对立而趋于融和,政权形式上从多边分裂走向统一” 。
北魏既是十六国时代的终结者,也是北朝序幕的开启者。
西晋末年,鲜卑民族拓跋部落首领猗卢受封为代王,进入代北地区活动(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大体与五胡十六国出现的时间同步。公元386年,其曾孙拓跋珪自称代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改国号“代”为“魏”;七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史称“北魏”。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
439年(北魏太延五年),十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凉为北魏所灭,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政权对峙的时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439年之前的北魏政权,也是“五胡十六国”中的组成部分。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受禅称帝,建立隋朝,北朝遂告结束;589年隋灭南陈,中国历史再次走向统一。
从公元304年到589年,国家统一与各民族的大融合既是历史发展趋势,也是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