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草率思考和盲从心理

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感到烦恼和焦虑,而深入思考则意味着我们需要长时间与问题接触,长时间忍受问题带来的烦恼和焦虑。但是,由于懒惰和恐惧,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只想尽快摆脱问题的纠缠,从中解脱出来,所采取的方式就是草率思考,蜻蜓点水,草草了事。

草率思考不仅会带来偏见,还会导致盲从心理。盲从是随大流,不过脑子就听信权威,相信他人,信奉社会上流行的观念。他们认为:“如果大家都这样思考,这样行动,那么就一定是正常的或者正确的。”还有人抱着这样的心理:“即使最后错了,也不只是我一个人。”这种从众心理既避免了思考时的烦恼,也减轻了他们对未来的焦虑,似乎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安全感是虚幻的,这种归宿感是脆弱的,禁不住任何风吹雨打,早晚会让他们吃尽苦头。

莎莉芳龄35岁,她有稳定的工作,但一直未婚。这让她面临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在大家质疑的目光和“老处女”的议论声中,她感到十分焦虑。为了尽快摆脱,她未经深思熟虑,就急急忙忙把自己嫁了出去。几年之后,莎莉后悔不已,后悔当初的决定太草率,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去选择属于自己的婚姻。

比尔现年55岁,在公司大幅裁员时被解雇,他郁郁寡欢,十分懊悔。早年时,他本来想从事护理工作,但社会上普遍的看法是,女性才从事护理工作,男人就应该到企业中去打拼。由于屈从于社会的偏见,他放弃了自己的追求,选择进入公司。比尔的失败,就在于草率思考导致的盲从,他害怕自己跟平常的男人不一样,不敢违背世俗的观念,不敢坚持做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做决定的时候——尤其是重大决定时,你不能相信社会上那些肤浅的成见和错误的准则,而应该把自己的事情想透,想清楚。如果你习惯了偷懒,只想进行草率的思考,按照套路生活,那么,为了与社会“合拍”,你就会成为他们的猎物,而不会去质疑那些准则和套路是否正确,是否适合你自己。这就如同你是一个圆形的人,却非要把自己塞进方形的洞中一样,注定会感受到扭曲和痛苦。生活是你自己的,准则是别人的,你不想挑战准则,不想格格不入,那么你就只能委屈自己,生活在盲从所导致的悔恨之中。

盲从,除了自身的懒惰和恐惧之外,还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紧密相连。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听话,就不会让他了解太多;如果学校希望学生顺从,就会限制他们的思想;如果社会想操控我们的心灵,绑架我们的灵魂,就会隐瞒很多真相,迫使我们按照他们设置的模式去思考,去生活。这样一来,我们接受的东西很多都是不真实的,看见的皆是伪装和谎言。当然,彻头彻尾的谎言很难骗过世人,他们常常使用的是“半真半假”的谎言,这种谎言修饰得很完美,听起来很顺耳,却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放眼望去,触目惊心。现在,这种谎言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严重妨碍了我们的思考,阻碍了我们精神的成长。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曾经写道:“半真半假的谎言是最黑暗的谎言。”

更可怕的是,当这种谎言与人性的懒惰和恐惧结合在一起时,人就丧失了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人类最宝贵的自由意志。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就会像一具具木偶,没有了思想和灵魂,任由别人摆布和操纵,轻而易举就会被一股股非理性的浪潮所裹挟。在浩浩荡荡的从众人流中,即使有人隐隐约约感觉到大家是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但是为了避免别人异样的目光,他们也会屈从于群体的压力,就像是被俘虏的人质,失去了自由。

在半真半假的谎言和草率的思考中,我们不敢怀疑,不敢分析,如果我们想要被视为正常人,就必须随俗沉浮。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逼无奈,而是心甘情愿去相信谎言,自觉自愿去随波逐流,这源于我们内心的懒惰和恐惧。懒惰和恐惧是人类的“原罪”,正是在它们的作用下,我们才主动选择同流合污。

不过,作为人,一方面由于懒惰和恐惧,我们会屈服于世俗的压力,变得盲从,但是另一方面,基于自由意志,我们却可以克服懒惰心理,勇敢地顶住这些巨大的压力,在承受焦虑、不确定性、孤独和痛苦的过程中获得超越。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而不是让草率思考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想清楚到底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当我们无畏地摆脱了盲从心理之后,也就摆脱了庸俗和平庸。 2qnZl8y1e6XXpvoxzKGDudJ3Hq3V0Qj/UdrjrSUvUIt373C05OThuRwvJA5KCG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