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大约6岁时,一天下午,我站在垃圾堆旁看别人杀鸡,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总有一天我也会像这只鸡一样死亡!”

意识到自己会死之后,我害怕得要命,仿佛魂魄被吸走,一个人呆傻地坐在地上。

我想:“我死之后,我的一切都没有了,我见不到爸爸,见不到姐姐,也见不到其他小朋友了。”

想到这些,我陷入了更深的恐惧和无助,不吃不喝,哭了很久,孤独之极。

现在想来,我害怕死亡,其实是害怕关系的消失,因为我死之后,我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喜欢我的人,也没有了讨厌我的人,我将独自沉入不可知的空洞和虚无。换言之,死亡,意味着我不存在了,我失去了与自己,与别人,与这个世界的一切联系。面对这样的空洞和虚无,有谁不恐惧和战栗呢!

人活着就是在建立关系,恋爱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亲戚朋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一旦你在某方面的关系坍塌了,说明你的那方面已经死亡了。人生的饱满其实是关系的饱满,深入的关系能给人带来坚实的存在。但是,随着将关系推向深入,我们或许会感受到“他人即地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家史铁生说:“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者说,只有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是容易的。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这大概又是人的根本处境。”

深入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感受到的往往并不总是温暖与幸福、快乐与喜悦,还伴随着分歧与冲突,挤压与驱使。在人性的深处,每个人都是自恋的、固执的,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别人。在看似彬彬有礼的背后,深层的冲突和碰撞异常激烈,令人感到厌恶、憋屈和窒息,也让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犹如一个熔炉,试图将里面的所有东西都熬成一锅粥,让每个人都失去完整性、独特性和个性。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在深层关系中迷失,让我们变得极其平庸,极其愚蠢,沦为一群乌合之众。

然而,斯科特·派克这本《少有人走的路5:不一样的鼓声》却醍醐灌顶,让我们猛然醒悟:在关系的深处,我们其实不必成为一锅粥,每个人都可以像沙拉一样保持各自完整的成分和丰富的口感,彼此都将对方视为珍贵的生命体,相互接纳、相互欣赏,让关系充盈着真实、真诚、同情和善意。斯科特·派克用毕生精力努力建立“真诚关系”,并把这样的群体称为“真诚共同体”(Community)。

真诚关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聆听不一样的鼓声,接纳个体的差异,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欲望和情感,不排斥,不强迫,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为真实的自己。当一个人在如此真诚的深层关系中将自己的生命慢慢展开,他也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真实与完整是相辅相成的。

真实造就完整,完整确保真实。

不真实,必然导致不完整。我认识一个女孩,人很漂亮,工作也前程似锦,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奇怪的是,她自身条件这么好,却30岁了还没谈过一次恋爱,而且一涉及这个话题就如临大敌。一切源于她青春期时的遭遇,因为暗恋男生的事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勃然大怒:“小小年纪就想着勾引人,不要脸!”妈妈的话在她的心里凿了一个“洞”,她真实的需求从这个洞不断流走,导致她后来即使到了可以谈恋爱的年纪,也觉得爱慕异性是件羞耻的事。有同事曾经追求过她,她其实也对对方心存好感,但为了掩饰真实的情感,故意表现得十分冷漠,最终错失了这段姻缘。

青春萌动是人性的自然,任何压制和屏蔽,都会导致人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而真实一旦无法保证,完整性也必然遭到破坏。就像这位女孩,当她作为女性的真实性遭到重创后,内心的洞难以修复,完整性也就无法保全,以至于在生活中无法拥有完整的人际能力,成了“恋爱无能”。

心理学家荣格说,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成为真实自己的过程,他将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化”。人如果充分地实现了“个体化”,成为他自己,那么他一定是独特的、真实的,同时也是完整的,具有包容性的。这意味着他能够接纳别人的不同和差异,倾听不一样的鼓声。

我曾经对人性感到悲观,对乌合之众感到绝望。但荣格的观点和派克的实践在这里天衣无缝地结合,让我相信,人完全可以在真诚的关系中成为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成为自己,而不是别人,是每个人来到世上的使命。

祝愿那些勇敢的人们,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聆听着不一样的鼓声,不畏艰险,不惧风雨,一路前行!

正清远流 J2yuH+Ryq+6+UOuozR2vciUMHE1qDeGXJ4J28Z2s3uCAAympTlW0eSQEuknyLRw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