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我意识

《创世记》的前三章,对宇宙万物的演化有着令人惊讶的描述——先是有光和星球,然后有土地和水,之后有植物和其他生物,最后才有人类。这段叙述是三千年前写出的,却与二十世纪科学所验证出的宇宙形成过程神奇吻合。

最初,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园内,他们在很长时间内,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直到吃下了能分辨是非善恶的禁果之后,一件里程碑的大事发生了:他们有了自我意识,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觉察到自己与其他生物是不同的。而在科学领域,刚出生的婴儿同样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等到几个月后,自我意识才能逐渐形成。

自我意识,就是指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意识到这个存在是与其他存在不一样的。一个人想知道自己是什么,首先要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所以,自我意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懂得比较。理查德·鲍尔斯曾经把人类称为“不停比较的动物”,这个说法贴切而传神。

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别人进行着比较。我们的身材是胖是瘦?长相是美是丑?年纪是老是少?财富是多是少?天资是好是差?权力是大是小?诸如此类的问题,全是因为比较才有了答案,且这种比较永无止境。

作为不停比较的动物,我们不断衡量着自己,也评判着别人。

比较有着积极的一面。以学习为例,如果我们的成绩比其他同学优异,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一往无前,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也总能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如果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我们感到自己落后了,也可能会奋起直追。在很大程度上,成长中的自我定位就是通过比较来完成的。没有自我意识,或者意识不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我们就不可能踏上“个体化”之旅。

但另一方面,在比较中胜出的学生,可能会得意忘形,自以为超人一等,由此陷入自恋。其实,他们的心智是很幼稚的,在意识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比较中落后的学生,也可能会心生嫉妒,做出非理性的事情来。人类历史上第一桩谋杀案,就是因为嫉妒。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两个儿子,他们是亲兄弟,该隐是哥哥,亚伯是弟弟。但由于神喜欢弟弟亚伯,该隐觉得在与弟弟的比较中自己落败了,于是嫉妒弟弟,并谋杀了他。

人类这种“爱比较”的天性,既是美妙的祝福,也是烦恼的诅咒。而自我意识既能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走出混沌,也容易让我们对自我产生错觉,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围绕着自己转。

所以,自我意识虽然是生命成长的基础,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我们必须推动意识,让其继续向前发展。 PRNtvl/kPdL+kQ/UQ17yTEzv4RCfHnxT7opfSgfX/aAZskLzhmIpiOm5DJ/h7m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