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特别是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对古代诗文应要求学生能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的顾菁华老师着眼于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了生命的气息,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古代诗歌教学示范课。
人们常说“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欣赏者只有紧紧抓住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准确把握诗人情感抒发的语言特点,才能说是“读懂”了诗歌,“读懂”了诗人。所以,诗歌阅读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反复而又有变化的朗读(诵读),让学生体味出诗歌的情感。
对诗歌教学的这一特点,顾老师可谓深谙其道,她非常明白“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最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艾略特语),所以她对声音在情感传递上的意义是非常重视的。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让“读”这一基本的也是常态的语文学习方式贯穿了课堂学习的始终。通过精要而恰当的诵读指导,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入情”“悟情”“传情”,让学生进入到岑参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
课上有学生的个别朗读,有集体朗诵,有教师范读,有听名家不同的朗读录音;有全诗的朗读,有片段的品读,也有个别句子甚至词语的反复美读;有自我体会式的试读,有在老师引导与启发下的再读,有师生合作的分角色朗读。特别是师生合作分角色诵读,非常有创意,老师声情并茂,学生倾情投入,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读的名目虽然繁多,但所有这些“读”对学生而言都不是负担而是充分享受;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而是不断体味、丰富体验、深入理解的过程演绎。这一切都源于顾老师的提示与点拨、指导与评价:“你能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这样的情感怎样才能读出来?”“哪个词语要重读?为什么呢?”“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声音为什么要延长?”“请用轻重缓急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把诗中所蕴含的感情读出来”,这正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读出语音,读出语气,读出语调,读出节奏,读出语势,就是读出了情感,也就读出了生命的气息。
有人说文字是声音的漏斗,它留下了白纸上的黑字,把表达情感的声音给漏掉了。但有了出声的读,有了感情投入的读,有了自我体验的读,它就把无声的语言还原而变为有声语言,弥补了无声的书面语言所无法表达出来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使语言增加了活力,有了跳跃着的生命。
顾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细致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让学生读出了艺术化了的生活情景,读出了情感生命的存在状况,更读出了自我思想、精神与灵魂生命的成长形态,从而使学生触摸生命的肌体,呼吸生命的气息,品尝生命的滋味,体悟生命的魂魄,进而逐步形成生命的意识。
古代诗歌教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是“注重情感体验”,并通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培养的方式与途径虽然有很多,但最为基本的一条还是“读”,通过反复的、出声或不出声的读,读出诗歌的特有韵味与情趣。在对语言持续不断地积累中,把记忆基因贯注到学生的脑海里,延长和拓展联想与想象的时空,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
在体会诗歌的韵味时,顾老师让学生思考的,也是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其实有这样几个:
诗人的内心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诗人选择了怎样的画面来表现这种感情?
诗人这两者是怎样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这就不是仅仅停留于对“情感基调”的浅层次认识和把握上,而是深入到诗歌的内部,借助于诗歌的语言,全面地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当学生回答说“我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出了诗人的情感”时,她立即追问:“读出了什么情感?”“‘山回路转’是什么感觉?”“‘空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对此诗人想到了什么?还可能想到了什么?”不断地追问,使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逐渐广阔起来、丰富起来、丰厚起来、深刻起来。
这样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以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写雪景的千古名句为例,顾老师没有简单地告知学生这一句“好在何处”“妙在哪里”“美在什么”,而是引发学生去不停地品咂、揣摩、体会:“这一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呢”“为什么把雪景比喻为梨花呢?”“‘忽’字写出了雪的什么特点?”“‘一’‘千’和‘万’又描画出了什么景象?”更妙的是顾老师还运用了替换比较的方式,将“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来”改为“吹”,让学生体会效果,最终让学生明白:这其中有对“胡天八月即飞雪”之景的“突如其来”的欣喜之情,犹如朱自清在《春》的开头写的那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还写出了雪的无处不在,塞满了整个的宇宙空间;更从诗歌形式——押韵的角度让学生明白“来”与“开”的朗朗上口,富有美感。为了巩固这样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形成鲜明的印象,她又及时补充了所学过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既读出了诗歌的独特韵味,又非常自然贴切地传授了相关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优秀的诗歌总是这样,它往往熔铸了诗人深邃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的追求和艺术才能等多方面内容。“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在一位优秀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语言,往往能得到多方面的情感、思想的启迪。这就必然涉及语感培养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了它,学生就会受到情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了它,他们就能领悟诗歌内涵,从中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有了它,学生就能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当学生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以乐景衬哀情”时,顾老师并没有立即轻易地否定,她对学生这一可贵的阅读体验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与尊重,留待最后才顺畅地解决。她巧妙地通过相关背景知识,把“送”“武判官”与“归京”等语言信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武判官归京”属于“功成名就,回京复命”,所以不是“悲哀之事”而是“喜事”,诗人接任“判官”一职与他的人生目标很接近,也与唐朝初期文人“立志建功”、报效国家的理想相一致,属于人生的“壮举”。所以,读这样的诗句就要读出它的壮阔与美丽、豪迈与奔放。这一教学细节的处理,体现了顾老师的匠心,她引导学生将“读”引向了深入,不仅得其文辞,更得其意蕴。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并能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
诗歌是非常注重意境营造的,而意境又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构成的,岑参的这首诗画面感极为强烈,意境非常优美,顾老师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且不说她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展现出来的新奇、壮丽、开阔的意境与豪放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处理得非常到位;即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所描画的景象,对学生所形成的视觉上的极大冲击,顾老师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从字里行间读出背后的丰富内容。
她先引导学生对诗句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和再造,从而实现对语言的思维化建构:“离开的人策马转过山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雪地上朋友离去的马蹄印,一直延伸到山路的尽头。而送行的人,依旧站在原地,向朋友离去的方向久久凝望。”接着通过反复朗读,通过对延长音的处理,让学生体会其中依依不舍的情感;再启发学生“想象一下,诗人伫立在雪地里,凝望着雪地上一行长长的马蹄印,伸向远方,不见了友人的背影。曲终人散,寂然无声,可是,诗人的内心难道也是寂然无声的吗?”“路转峰回,友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学生想到了:有对友人的不舍,有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还有对自己归期未卜的隐隐惆怅……顾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补充:“类似的情景我们在其他诗歌中也曾读过,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随时温故,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强烈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的形象思维。
再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欣赏为例,她和学生一起想象完成了这样的画面:“茫茫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将白草拦腰折断。飞沙走石,铺天盖地。时值农历八月,南方正是丹桂飘香、皓月增辉的时候,而这里却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大漠中……整个大漠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接着就抓住“卷”“折”“即”和“飞”,让学生品味出了飞雪之精神、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以及漫天风雪的雄阔景象。
同样,她在引导学生欣赏“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一句时,没有停留在对画面的简单认识上,而是紧紧扣住“雪”“辕门”“红旗”“不翻”等词语,让学生读出了其中的“空旷辽阔”之景和“豪放”之情。不仅如此,她对学生说:“你是我的眼,我做你的手,来,你们说,我来画。”在学生的口述下,她很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简笔画:雪、辕门、风、红旗,直观形象地展现了一幅“风雪红旗图”。在顾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对诗句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天气严寒,雪花乱飞。不动的红旗,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宛如浮雕。”“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色彩对比鲜明,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一杆红旗高高矗立于一望无际的雪原之上,“线条如此简洁,意境如此阔大!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象征了戍边将士英勇不屈、不畏艰险的气概,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这样的体会与感悟也就水到渠成。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诗人“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什么样的思维,就必须紧紧抓住语言。概括起来说,顾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揣摩、体悟了这样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把雪花比喻为“梨花”;丰富充分的语言,如写“送君”场景,不但写“雪满天山路”,而且写“山回路转”,写久望、远望“不见君”,渲染雪上马行的踪迹。学生在凝练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环境中,走向诗歌深处,触摸诗人的心灵,体验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诗歌的艺术世界。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丰富联想、想象建构,深刻领悟了优美语言的神韵,提高和增强了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学生真正地走进了诗歌,走进了诗人,走进了艺术和精神的生命。
在学习过程中,一个个摇头晃脑诵读诗歌的学生,神情专注,情感投入,成为课堂上一道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