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例回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意,品味语言,体会诗情。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

课前展示一幅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内容的书法作品,配乐——古筝曲《且吟春踪》。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郑板桥是诗、书、画“三绝奇才”,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也有三绝:有诗,有书,可是画在哪儿呢?画在诗中,我相信今天这节课上,同学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初读感知——入情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要求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大家完成了吗?看来大家都胸有成竹啊,可是我还想增加一点朗读的难度。(出示投影,文字竖向排列,学生惊讶)这样读起来稍微有点费力了吧?这是一首七言诗,句子的朗读节奏是2、2、2、1或者2、2、1、2,来,自己试着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

师:好,我们一起齐声朗诵一遍。

学生齐声朗诵。

师:同学们,古人读诗,跟你们的读法不一样哦!有诗为证——(出示投影)这里的“吟”指的就是古人读书的一种方式——吟诵。老师想办法为同学们找到了一位专家模仿古人吟诵这首诗的音频,大家想不想听听?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真地听一听,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同学们听完之后必须说出自己的感受,提醒大家还要特别留意老师标红的字。

播放吟诵录音。

师生交流。

生:听起来像是在唱歌。

师:是的,吟诵被称为中华读书歌(板书:歌),古人吟诵有自己的曲调,所以就像在唱歌一样。另外,这首诗的题目里也有一个“歌”字,这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歌行体本来就是可以用来传唱的。

生:标红的字,读起来非常短促,让人听了感觉不太舒服。

师:是的,这些红色的字,在古诗文里,叫“入声字”。入声字的发音特点是短促,有发音一半却要硬生生吞回去的感觉,令人感到不太舒服,所以往往表达一种不轻松、较复杂的心情。同学们,这首诗使用了不少入声字,想必是诗人有意而为之,从吟诵中,你们听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生: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诗中找到表达这种不舍之情的诗句呢?请看投影:

请自由组合,三四人一个小组,积极讨论:你能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思路指津:

1.请画出所找诗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感受其意境。

2.尝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以分析。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翻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描绘画面:茫茫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将白草拦腰折断。飞沙走石,铺天盖地。时值农历八月,南方正是丹桂飘香、皓月增辉的时候,而这里却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大漠中……整个大漠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赏析:

①开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

②“卷”写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可见北风的威猛、迅猛。“折”是“卷”的结果,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大;这两个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③农历八月,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边塞已经满天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飞”照应“卷”字,勾画出漫天风雪的景象。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翻译: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描绘画面: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边地的景色非常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

赏析:

①这句诗用比喻的修辞,把雪比喻成梨花,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②一个“忽”字,写出了雪下得大,下得猛,转眼之间天地间就白茫茫一片,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④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⑤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翻译: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描绘画面: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倘是南方,穿“狐裘”必然发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赏析:这里通过写“狐裘不暖”和“锦衾薄”来体现天气的严寒,从而也能透露出诗人此时心情的沉重,为下文写送别埋下伏笔。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翻译: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描绘画面: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到将军都拉不开弓,将士的铠甲都冷到难以穿着。

赏析:二句兼将军都护言之,互文见义。

平时是“一身能擘两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通过人和人的感受,写白雪的威力,手法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翻译: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描绘画面: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纵横百丈;雪压冬云,万里长空,愁云凝聚。

赏析:“愁”“惨淡”“凝”都能表现诗人此时的愁绪。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翻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描绘画面: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降临。

赏析:这些是边地之乐器,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翻译: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描绘画面: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赏析:

师:(引导)同学们,这真是一幅奇异的图画啊,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你是我的眼,我做你的手,来,你们说,我来画。

学生口述,教师画简笔画:雪、辕门、风(教师补充:雪花纷飞,自然有风)、红旗。

①黄昏时分,大雪纷飞,辕门上的红旗一动不动。——天气严寒,雪花乱飞。不动的红旗,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宛如浮雕。

②颜色: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色彩对比鲜明,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

(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翻译: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描绘画面:大雪纷纷,一行人从辕门骑马出来,走到山边空旷处,大家停马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拱手相别。

赏析: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尽管分手在即,诗人依依不舍,且免不了为友人的行程担忧: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地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描绘画面:离开的人策马转过山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雪地上朋友离去的马蹄印,一直延伸到山路的尽头。而送行的人,依旧站在原地,向朋友离去的方向久久凝望。

赏析:

师: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的呢?你能尝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感情的处理还可以更细腻一些。老师为大家剪辑了一段吟诵和朗诵的音频,请你们比较一下,在这三个词的语速处理上,吟诵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出示投影:它们在语速的处理上有何区别?)

交流:“山回”“空留”“处”,吟诵语速很慢,拉长了音。

师:拉长了音来读,有什么好处呢?(生答不出)这样,我们也一起来吟一吟,诵一诵,感受一下。因为是歌,所以合拍,请大家把手伸出来,轻轻地打着节拍。(又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着学习。学生再吟一次。)

明确:

①“山回”二字拉长了音,更能显示出山路的迂回曲折。友人已经离开了诗人的视线,诗人还在原地深情地凝望,此情此景,更为动人。

②“空留”和“处”拉长了音,显得非常悠远。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伫立在雪地里,凝望着雪地上一行长长的马蹄印,伸向远方,不见了友人的背影。曲终人散,寂然无声,可是,诗人的内心难道也是寂然无声的吗?(生:不是)那么诗人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呢?(出示投影:路转峰回,友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

交流:有对友人的不舍,有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还有对自己归期未卜的隐隐惆怅……

师:(总结)对呀!看似空,情却满!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

哪句诗跟“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句意境相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者同一境界,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三、精读细品——悟情

师:同学们,雪中送别,依依不舍,可见情深;雪中送别,也让我们欣赏到北方美丽的雪景。诗中有一句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板书:雪),是哪句?(生回答)对,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示投影)请大家思考:这一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呢?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师生交流(提示:注意修辞、手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

(1)比喻——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性?

①都是白色。(板书:白)

②梨花盛开的样子非常繁茂,和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极富浪漫色彩。诗人是南方人,见过梨花的繁盛,故有此一比。

(2)“忽如”二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板书:新奇)

(3)“千树万树”意境壮美,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板书:壮丽)

(4)“开”指盛开,盛大开放,一下子开放,可见雪之大、猛、快。

师:(点拨)同学们,老师现在改一个字,大家看看效果好不好。(出示投影:忽如一夜春风吹,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不可以,这样就不押韵了。

教师明确押韵的作用:朗朗上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人写诗的时候,特别注意押韵。不仅仅是因为押韵能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因为它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不信,你们看——(出示投影)

例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例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师:例1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口腔张大,拉长音,会让人觉得心胸开阔,眼前仿佛看见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例2押的是“iu、ou”韵,读的时候嘴巴嘟起,口形较小,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愁绪。

师:根据以上示例,你觉得押ai韵往往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想象你的眼前一派春光,拉长韵读,可以感受到一种欢畅的情感,令人心情非常愉悦。事实上,从“来”字的意义看,它的确表达的也是一种惊喜的情感,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诗人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严寒而感到喜悦与温暖,正是因为诗人心中有春天,所以眼前万物皆春景哪!谁能尝试读出诗人的惊喜之情来呢?(点名朗读)两位同学读得都欠一点点火候。这样吧,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咱们在这句话前面增加一个叹词,表示惊叹的词有哪些?(啊,呀……)

要求学生齐读,齐读时,老师说“呀”,然后全体学生齐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同学们,若非心中有豪情,岂能笔下有壮景哪!回头细看,我们还能发现诗中不少地方都有这种豪壮的情感、开阔的意境,同学们能举例说说吗?(出示投影:你还能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豪放的情感、开阔的意境?)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再回首看看,难道我们之前分析过的那些诗句,里面仅有依依不舍之情吗?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赏析:开篇未及白雪,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

(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赏析:从学案上面补充注释可以发现,这里的“珠帘”“罗幕”“锦衾”都是美化了的说法,“一切景语皆情语”,若非诗人心中乐观豪迈、情绪昂扬,又怎么会将寒苦的边塞生活描绘得如此华美?雪花能够顽皮地钻进珠帘,打湿罗幕,也足见诗人心中的惊奇。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赏析:若非拉弓,又怎知角弓难开?若非穿甲,又怎觉铁衣难着?大雪纷飞的早晨,将士们还是像往常一样斗志昂扬、操练不止。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赏析:

①“百丈”“万里”是真的吗?——这两句对仗工整,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

②前后两句观察角度有什么区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一片冰雪世界,纵横百丈,这是地上的景象;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密布天空,凝聚万里,这是天上的景象。天之宽、地之广,视野如此开阔,心境如此博大。

朗读指导:“百丈”“万里”要拉长音重读,以体现天地之广阔、天气之严寒。“惨淡”二字读得低沉一些,以突出环境的恶劣,烘托诗人沉重的心情。(教师范读)

(5)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出示投影)

赏析:

师:(引导)同学们,老师觉得这一句也能看出诗人豪壮的情感,你认为呢?

师:同学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让我们走近作者,走近时代,跨越时空,跟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出示投影:

背景:唐天宝年间,国家繁荣昌盛。由于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这首诗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当时他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送别的友人为前任判官。

师:同学们,诗人是送武判官去哪儿?(生:归京)对了,归京啊!可不是贬到边远地区啊!(板书:武判官归京)他功成名就,回京复命,这是喜事啊!诗人初到边塞,立志建功,这是壮举啊!饮酒作别,音乐助兴,怎么可能凄凄惨惨戚戚?!老师觉得更多的应该是豪迈。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赏析:(回看简笔画)横线是一望无际的雪原,竖线是高高矗立的旗杆——线条如此简洁,意境如此阔大!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象征了戍边将士英勇不屈、不畏艰险的气概,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师:(点评)眼中有红旗,心中有春天!

(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赏析:“雪满天山路”的大手笔,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开阔的意境。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空留”其实并非空无一物,这是一幅以广阔的天地、茫茫的白雪为背景的图画,一行窄窄的马蹄印迹延伸向远方,恰恰体现了宇宙的壮美。

师:(总结)同学们,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本是伤心之事,然而诗人却没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般的肝肠寸断,也没有“剪不断,理还乱”般的愁苦悲恨。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惜别中的豪迈!

四、深情朗读——传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近了岑参。汉字有形,汉声有情。我们不妨也来学一回古人,跟着吟诵专家陈琴一起,采取这种中国式读书法,吟一吟,诵一诵,相信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播放吟诵音频,鼓励学生一起吟诵。

师:嗯,挺有感觉的。同学们,咱们仿古,是为了古为今用。我相信采取咱们现代人的读书方式——朗诵,大家的心一定会跟岑参合二为一!

分角色配乐朗诵:为了更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老师请同学们分工合作。(强调学生必须看着投影诵读,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到位后开始读。)

“北风……飞雪”一句全体齐读,“忽如……锦衾薄”四句由女生读,“将军……冷难着”由一个男生读,“瀚海……万里凝”一句全体齐读,“中军……羌笛”由一个女生读,“纷纷……马行处”由老师读。

师:(总结)同学们,雪中送别,情深景美,诗中有画,堪称一绝!

附板书设计:

白雪歌

武判官 归京

新奇 壮丽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顾菁华) yZPS/am81dUTAGuYf+peRg4afBfFjSXzpg01hzolr4bvsjP1VWdhC/BuzxSHi3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