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例评析

鉴赏能力是阅读理解的最高层级,而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古代诗歌的鉴赏,通过学生在解答有关古代诗歌鉴赏题往往无从下手、得分率普遍很低的情况,不难了解这样的现实。正因为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理解感到最为困难,所以,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课来说,古代诗歌鉴赏课是最不容易上好的。如何才能上出一节有意思、有情趣、能深入、能提升的课,能够做到既深受学生欢迎,又能给学生带来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用怎样的阅读视野,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选择哪一种教学角度,设计什么类型的学习活动等等,这都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考量。我们欣喜地看到,潘双林老师不愧是闻名遐迩的名师,他的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通过充分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堂课设计新颖,引导巧妙,思维活跃,简约高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一、目标设计,发掘思维

我们的许多语文课,教师往往喜欢对教学文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磨,从正字正音、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行文脉络、人物形象、题旨中心、写作意图、表达技巧等方方面面,试图面面俱到,完整把握。围绕这些内容,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往往兼顾所谓的“三维”,力求大而全,结果是全而细,细而多,多而碎,碎而杂。殊不知,这样做就把一个个文质兼美的文本大卸八块、磨成粉末,让我们的学生和水一起喝下去,其用心良苦大抵如此。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还是会出现没有食欲、囫囵吞枣、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的状况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把问题复杂化、繁琐化了。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整体上的出色,细节上的突出,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关注“整体”的基础上又聚焦“细节”,如果我们不清楚什么是“整体”,什么是“细节”,而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地分解或肢解,那就会破坏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能聚焦自己的目光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并以此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创造出美的形象、画面与境界。

潘老师是一个很有教学智慧的老师,他有自己敏锐而独到的眼光,善于发掘和揭示教学价值与意义,他站在学生的视角,大胆取舍,化繁为简,为本课设计了“学习鉴赏诗歌的动人之实”与“学会发现生活的诗意之美”这两个非常简明的教学目标,它们一个指向诗歌中典型的生活场景的具体把握,一个指向具有丰富情感内蕴生活细节的形象感知,而这两种艺术提炼的方法,都可以归结到诗歌创作的一种法则:选取最具包孕的片刻。它们一实一虚,一静一动;一方面注重认识、理解、欣赏,一方面注重开拓、丰富、延展;一方面着眼于课堂学习本身,一方面着眼于学习能力的迁移。这样的设计既根植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又拓展出新的思维方向。围绕这两个目标,他加强了诵读涵泳,让学生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他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想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他还结合自己的阅读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诗歌的“深于取像,细节传神”的艺术特色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好比是一块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收获。”

二、阅读理解,发引思维

叶圣陶先生认为,欣赏一篇文章的第一步是对整篇文章的透彻了解,“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第二步是“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功力。体会而有所得,那踌躇满志,与作者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不相上下;这就是欣赏,这就是有了欣赏的能力”。但我们目前却有不少语文课,教师舍不得花多少时间给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不给学生整体感知和仔细体会的机会。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所预设的各种问题,而那些“课堂提问”不是大而无当、漫无目的,就是零乱琐碎、不成序列,有的甚至游离于文本学习之外。教师的提问结束了,课堂学习的任务好像就完成了,这是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培养。而潘老师的课却不是这样。

在对《客至》这首诗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潘老师设计了“听读诗歌,整体感知”“品读诗歌,理解诗意”“赏读诗歌,欣赏佳妙”三个学习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精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潘老师循循善诱之下,学生读得充分,品得到位,赏得深入。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他们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广度与厚度令人叹服,这也从中折射出潘老师平时是非常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

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诗歌,有这样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他对文本深入研读的能力很强、水平很高。教师要想为学生解读文本,他就必须做到对文本烂熟于心,必须能够精细研读、探入文本的内部,把握文本所显示出来的生命脉搏,与文本生命、作者生命一起律动。他如果不能与文本形成心灵的交汇、精神的融合,那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心领神会、激情飞扬。

二是他有非常高超的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潘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歌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意义,他还通过其他一些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个性化解读,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能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发现,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他注意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这其中有着重分析字词表达效果的方法,有着重分析诗句情感哲理所在的方法,也有分析词句修辞表达效果的方法等等,学生借此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是他对学生阅读体验与感受的高度尊重。语文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自我体会之中,可以说没有学生的自我体会,就没有阅读教学,就没有什么鉴赏能力的培养。潘老师指导学生用内省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及对诗歌的认识;他随时引导学生用分析的方法,解剖诗歌的词句,并求其综合: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体会绝不是不明就里、信口乱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能深入其中,又可出乎其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一旦具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浓厚的鉴赏兴趣也就会被激发起来。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风认为读者阅读散文时希望读到以下内容:(1)希望读到好的文笔,好的修辞。(2)希望读到对人生的观察和体悟。(3)希望隐隐如对作者,想知道的是作者的生活、见识和心境。(4)希望收获到“感性的感动”,也希望读到“知性的深度”。她的这番话道出了读者阅读散文的几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读“语言”,第二个愿望是读“生活”,第三个愿望是读“自己”。这样的阅读愿望同样适用于古代诗歌。表面上看,我们从诗歌中读到的是“语言”,其实我们所读到的是诗人所描述的生活及其所表达的某种生活理想,而诗人笔下的生活情景必然会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审视自己的生活,收获到“感性的感动”的同时,也能到达“知性的深度”,乃至形成对生活的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感受”。

相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客至》这首诗的阅读理解难度并不大,一些词句的基本意思及其妙处,学生能够掌握。相对于杜甫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作者来说,我们当然也能够“挖掘”出隐藏于文字背面的一些东西,但由于学生所处的时空场与杜甫所处的以及他所构建的时空场有很大的认知距离,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情、意去完全体会与把握杜甫所抒发的情、意,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内容和表达特色进行一定的阅读“选择”,以更加符合学生的阅读愿望,而选择怎样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事实证明,潘老师是能经得住这样的考验的。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潘老师选取了“最具包孕的片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高于学生已有的语文经验的,但又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跳一跳,摘到果子”。他首先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视野,并能做到收放自如,以内化为能力和素养为最终目的。为此他进行了大量的拓展,这是本课的最大亮点,是最具有思维含量的活动。这样的拓展延伸,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是为了思维的发散,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一隅”,而将之投射到更为宽广和更加深刻的空间中,以形成“头脑风暴”。为此,潘老师分别引入了经典雕塑作品《掷铁饼者》、莱辛在《拉奥孔》中的评价、布莱克的诗,对新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为了帮助理解、消化和吸收这一新的知识,他又大量列举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典型诗例,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读到诗歌“语言”的同时,读到了诗歌中的“生活”。这些经典的例子,涉及古今中外,横跨不同艺术,但潘老师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充分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非常成熟的教学技艺。

非常可贵的是,潘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无限展开,而是巧妙地收束到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验,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之美上,归结到杜甫诗歌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之美,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上,进而让学生了解杜甫诗歌主题的多元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使学生读到了“诗人”,也从中读到了“自己”。

四、注重运用,发展思维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知能;知要真知,能要真能,那方法决不是死记硬塞,决不是模仿迎合。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就作的方面说,若不在读的工夫之外再加上整饬思想语言和获得表达技能的训练,哪里会‘真知’作?哪里会‘真能’作?”洪宗礼先生也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犹如语文教育大厦的基石,教学中必须夯得扎扎实实。”这样的训练“应当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他们的论述,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我们不能就文本读文本,就语言教语言,就方法讲方法,而要从所学文本拓展、延伸开去,运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等种种方法,通过对“整饬思想语言和获得表达技能的训练”,而使学生获得“真知”,形成“真能”。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叶圣陶语)。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对文本的研习比较偏重,而对课堂训练则比较忽视,甚至有的课堂自始至终都没有一次训练活动。一些教师尽管在课堂上也安排了训练的内容与环节,但由于缺乏严谨的思考与精心的设计,不是失之于大而无当,就是偏于泛语文化内容,严重地存在着“去技能化的倾向,缺少有效的能力训练”。潘老师的这堂课对如何进行有效训练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本课中,潘老师专门安排了“读写转化,写作迁移”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实现读写转化迁移,力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情感、态度和方法转化为素养,把已形成的思维向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发展与转化。这是潘老师在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一种自觉。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他深知要使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的认识能力得到提高并向运用能力方面发展,重要的方式与主要途径就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文字训练,只有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潘老师深谙其道,做得非常巧妙,他首先让学生对袁枚的《所见》和无名氏的《菩萨蛮》进行评析,并要求学生就其中最具包孕的片刻,写5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或提纲,这就使写的方向很明确、很具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课堂交流看,学生的欣赏水平是非常高的,都能抓住诗歌中所描述的“生活中最具包孕的片刻”,且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潘老师还亲自操觚,写了一段鉴赏文字为学生示范,并提醒学生,两首诗歌中“写的都是生活的细节,生活中的一刹那,但这一刹那间都有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内蕴。所以博尔赫斯说,诗不在别处,就在街头的拐角处等着我们”。这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和升华。为了巩固这样的学习成果,他还进一步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诗酒趁年华”,用自己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每一个有意味的瞬间。潘老师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怀特海所说的“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的无比正确性。

潘老师的这节课,再一次证明了,古代诗歌的教学与其他文本教学一样,需要教师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思维自由活动,既能够贴地而行,又可以飞天而舞,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诗人优美的言辞、丰富的思想、饱满的情感。在阅读欣赏中,能够以语言为媒介,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够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进而获取独特体验,积淀文学素养,提升审美情趣。 J2SOglmuihIao2gOCyavO7h1FOIDC4MyQ9yX0LjLb0cFpDjtR8n9u5rcHnxKWe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