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我们要有时序的安排、单元的设置、板块的架构、主题的构想。时序、单元、板块、主题都具体表现为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与措置。特别是环节的措置(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与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相关。我们衡量一节课或者某一个教学环节安排与措置是否恰当与有效,关键是看教师对时序、单元、板块、主题等的措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紧密贴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求。进一步说,就是是否能够在基本实现文本教学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让他们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现,思维成果得到完全的呈现,原有学习经验得到丰富与提升。如果不能,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剥离于教学环节或活动之外,课堂教学就会呈现一种“空心化”形态。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苏洵《六国论》一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致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环节之一:导入
师:关于秦与六国的是是非非,历史上很多人都加以论述,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光是所谓的“一门三词客”的三苏就写了三篇六国论,什么意思?父子三人同题作文都写了各自的《六国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师:“六国论”就是“论六国”,论六国的什么呢?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从苏洵的文章内容看,他所论述的不是“秦与六国的是是非非”,也不是秦与六国孰是孰非,而是这位教师说的“六国灭亡的原因”,表述上的不明确、不严谨带来的只会是认识上的含糊。教师说“历史上很多人都加以论述”,那要有充分的根据,最起码要能介绍几篇,而不是笼统的说辞,否则给学生的就是非常模糊的印象。这一导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指向,也没有具体的内容,是一个严重“空心化”的导入。而一个成功的导入,应该具有这样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热情;能够使学生温故知新,迅速构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将要学习的内容作好铺垫,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支好扶梯、搭建桥梁;能够明确新的学习方向,建立新的学习目标。这一导入语,看上去直接引导学生关注了所要学习的文本,但其实没能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也就是没能把握到学生对“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重大史实的认知情况,也没能了解到学生对“一门三词客”的三苏各自写了一篇《六国论》的认识情况,更没有告诉学生将要引领他们开展怎样的学习。所以,它不是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具有某种了解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够帮助并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为它“并不构成经验。这样的活动只是分散的、有离心作用的、消耗性的活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从皮亚杰的观点看,导入语与课堂上的其他学习内容一样,应该是能够同化到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材料,否则对于学生的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赫根汉、奥尔森《学习理论导论》)。故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
同学们,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在长期坚持励精图治、改革内政、加强军事、强化外交之后,终于在秦王嬴政的统领之下,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六国被统一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其中也一定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对此,历史上一些著名作家,如我们所熟知的“三苏”父子,就写过有关文章进行论述,他们的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三苏”之一的父亲苏洵写的《六国论》,看看他是怎么论述六国灭亡这个历史话题的。
这样的导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稍具挑战性的学习经验——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历史认知,理解与把握苏洵的《六国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预想,这样的导语有的放矢,能够起到定向、指引、定位的作用,给学生提供的是有效的教学。
环节之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听读课文,圈点疑难字词,留意字音、字形和文言断句。
教师背诵全文。
师:请将不理解之处以小组为单位质疑交流。
学生提问,交流。
师:请将学习小组还有疑惑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学生提问,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课堂检测,请解释加点的实词。“ 暴 霜露,斩荆棘”。
生:暴露。
师:“后秦击赵者 再 ,李牧连 却 之”。
生:第二次,击退。
师:“再”应该解释为“两次”。
师:“不能独 完 ”。
生:抵挡。
师:应该是“保全”的意思。
这个环节有四个任务,应该说都非常具体,也应该能够做得很实在的,但由于教师所关注的不是内容的具体与细化,而是一种简单的“走程序”,把学习内容硬生生地从程序中剥离了开来,致使学习目标得不到落实。值得我们讨论的有三点:
第一,让学生“圈点疑难字词”较为容易做到,但如何才能做到“留意字音、字形和文言断句”却有难度,它的前提是教师的朗读(教师全文背诵,很不简单,应该点赞)应该是非常准确的,特别是断句,学生往往出错。教师应该把其中容易断错的句子指出来(也可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在课文上用“∕”标出,然后多读几遍,以加深印象,助于对句意的理解。遗憾的是,教师在背诵课文时,有好几处却断错了,如把“盖∕失强援”断成“盖失∕强援”,把“终∕继五国迁灭”断成“终继∕五国迁灭”,把“苟∕以天下之大”断成“苟以∕天下之大”,把“是∕又在六国下矣”断成“是又∕在六国下矣”等等,当然,如果是教师故意出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则另当别论。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契机,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揣摩句意词义。
第二,用检测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一些字词的掌握情况,这是通常的做法。但这样的检测,要注意两点:一是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相一致,所检测的应该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到的,是学生未尝有的学习经验,所以尽量要能做到全覆盖;二是与所预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也就是与教师预设的文本学习需要相一致,要对文本学习有帮助。课堂上教师共检测了四个实词:暴、再、却、完,除此之外的实词,学生都已掌握了吗?除了一些实词,还有虚词,学生理解得怎么样?再与“学习目标”中所列出来的“兵、率、完、暴、厌、判、速、再、却、洎、故事”11个词语相对照,这一检测的“面”其实是很窄的,没有办法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当然可以由教师直接出示题目来进行,但这样的方式预设性太强,且教师问学生答,形式也比较单一,使课堂缺乏活泼的生成活动。教师既然已经在范读课文时就已要求学生注意不理解的字词,且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质疑与交流,那为什么不让更多的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兴趣与欲望去探讨问题。
第三,即以这四个实词而论,教师的处理方法也显得较为简单。如“暴”,课本下注释为“暴露”,但学生还是容易将音读错。对此应该稍微拓展一下,让学生联系成语“一曝十寒”,“暴”同“曝”,是“晒”的意思,人的身体在太阳下晒,当然是一种“暴露”了。同样的道理,学生把“完”解释为“抵挡”,教师应该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完”为词素的词语,如“完备”“完全”等,结合语境应该解释为“保全”。如此温故知新,是积累文言实词的好方法。当学生把“后秦击赵者再”中的“再”理解为“第二次”时,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告知,而要让学生联系后面一句话“李牧连却之”中的“连”来解释,既然是“连续”,那么“再”就不能解释为“第二次”,而只能是“两次”。这是根据前后文对应的原理,对词语进行理解,是学习文言词语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两个方法教师都没有运用,也就谈不上向学生传授了。
以上三点如果都能做实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就能够打得扎实一些了。关于这一点,我们是有很多教训的。也许是由于赛课的需要,展示的只能是一课时,而教师想的是,怎样在45分钟之内把一篇平时需要两节课乃至三节课才能学完的课文上完。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也就只好跟它说“对不起”了。
环节之三:研习文本
师:第1自然段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阐述的?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个别回答。
师: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个别回答。
师:第2自然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分论点。(注:赂秦的应是“韩、楚、魏”三国,教师口误。)
师: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
生:抱薪救火。
师:应该是饮鸩止渴。
师:没有赂秦的是哪三个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个别回答。
师: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以荆卿为计和牧以谗诛、惜其用武而不终。文中写齐、燕、赵三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以史实论证和假设论证相结合,虚实结合,使论证就非常完备。
师:本文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4、5自然段呢?
按理说,“研习文本”是一堂课中的重头戏,所需时间最多,所费精力最大,但从课堂实施来看,这位教师做得很干脆、轻松、洒脱、大度,因为许多需要慢慢“研习”才能掌握的内容都被他“像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了。
这个环节里,教师设计了四个问题,前三个是让学生研习的,最后一个是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从学习的发生来说,由于前三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研习”,甚至很多学生都不需要参与这样的学习,教师就把问题“解决”了。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对其处理的步骤和方法有三个:一是先让全体学生齐读一遍,二是找一两个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三是教师直接出示所谓的“答案”。所以,课堂学习的进展非常快,一切都按教师的预设进行,即使学生有不同的回答,也不去加以关注甚至展开。比如有学生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这几句时,教师让学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结果学生说的是课文中的“抱薪救火”,而教师说的是“饮鸩止渴”,这两个成语到底哪一个更加准确?很明显,学生的也就是苏洵的更加准确,因为苏洵所批评的是“赂秦”三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偏差,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祸患,并不知道这一处理问题方式、行为的严重后果,所以用“抱薪救火”好;而“饮鸩止渴”者知道所饮的是毒酒,可为了眼前的利益,也就顾不上其有毒了,所以问题越来越严重,是一种自我作践、自暴自弃的行为。这样的问题辨别清楚了,学生才会理解作者所论赂秦三国对付秦国方法的不可取:“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教师的讲解中,牵涉到许多议论文写作的名词术语:中心论点、分论点、史实论证、假设论证等,这些知识既没有让学生回顾,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更没有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分析课文,都是教师自说自话,直接灌输,学生怎么会有具体的认识、深刻的印象?至于教师说,作者论证了“赂秦者”与“不赂者”两种情况之后,就对“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进行了完整的论证,就“完成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这是一个病句,“完成……意图”属于动宾搭配不当),这纯属是对文本内容的误会。因为作者对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某种历史认识,不是写作的“意图”,而是某种“结论”。正如这位教师在后面的环节中所提到的,苏洵生活在有严重外患的北宋王朝,北宋王朝疲于应付,在怎样处理外患的问题上,“和”与“战”的矛盾始终存在。出于当时的情势,北宋对契丹、西夏先后采取了议和的政策,并为此岁贡了许多的银、绢,他可能是就国策抒发感慨。作为一篇史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总结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反对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主张坚决抗敌,而这个内容到文章的后半段才会涉及,所以此处并没有交代写作的意图。
环节之四:问题探究
师:请同学们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苏洵所假设的三个条件如果成立,那不是与前面矛盾吗?
2.苏洵认为六国避免灭亡的可行性办法是什么?
3.北宋与六国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个别回答前两个问题。
教师出示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西夏、契丹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六国论》。苏洵的这篇文章也为我们带来一点写作上的启发:任何文章的写作都要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掷地有声。
师:(总结)作者以此来借古讽今。
契丹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是辽,其存在的时间为916—1125年,西夏王朝则存在于1038—1227年,所以先有契丹,后有西夏。从北宋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也应该先是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后来才是与党项族所建立的西夏发生关系,“与西夏、契丹”应该表述为“与契丹、西夏”才准确。说“与西夏、契丹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也不完全正确,史实是互有胜败,如结束至唐以来百余年动乱局面的一场重要战役澶渊之战(1004年),北宋完胜,使宋辽之间维持了120年的和平局面。苏洵生于1009年,卒于1066年,横跨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笼而统之地说“苏洵所处的时代”,容易让学生误解为在北宋王朝这三代皇帝当政时,每年都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混淆了不同年代的史实。据“教参”介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庆历三年(1043),宋朝同意每年给西夏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叶3万斤”。也就是说,从1004年到1042年,北宋王朝向契丹纳银、绢的数量是有变化的,从1004年的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到1042年增加到白银20万两、绢30万匹共50万岁贡。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之间的变化情况,甚至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教参”,就向学生介绍了错误的知识。
至于教师说“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这种高度概括并且带有一定情绪的表述,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只不过沿用了一些不太客观的说法而已。事实上,从1004年宋与辽订立和议之后,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形成了“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北宋宰相富弼语)的局面,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一百多年。同时,宋朝也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才是当时用兵费用3000万的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所造成的过量徭役和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宋与辽的社会经济也都得到了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一定要说苏洵的观点就是直接影射与抨击北宋对契丹、西夏的和议政策,并没有直接而充分的依据。因为毕竟六国与北宋所处的情势有本质的区别,北宋对契丹、西夏的外交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他当然也很清楚。所以不应该坐实理解,如果像现在这样深挖“写作意图”,倒反而削弱了苏洵此文深广的历史意义。再说,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也不仅仅是“赂秦”,苏洵的观点也有偏颇之处。其实,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很难揣度的,刘熙载有云:“作者本不求知,读者非身当其境,亦何容强臆耶!”(《艺概》)在没有作者自述、他人从旁佐证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我们又怎么能简单地对其“写作意图”下断语呢?
教师直接灌输现成的观点,带来的必然是学生思维的停滞,除了“接受”与“同意”,学生不需要有自己的阅读认识与体验;而不加辨别、不加分析的陈腐知识,则会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僵化,甚至会使学生的思维如鲨鱼停止了游动而窒息。
环节之五:回顾总结
师:本课作者先提出总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从两个方面去加以阐述,论证了为什么赂秦而力亏和为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从而使“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更加完备,然后作者为六国开出了方子。其实就是为北宋开出了方子。我们发现早在北宋的苏洵写作思路也是按层进式作文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展开的,因此这样的写作思路的确值得我们去借鉴。
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回顾总结一般有这样几个任务:一是引领学生一起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二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对学习成果进行转化、创新,或实践巩固、学以致用。其内容应该包括: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对学习知识与方法的提炼,对学习程序的回顾,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判断,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对学生的后续学习、问题探究等具有启发性的引领,对学生继续学习、深入思考的预期等等。当然,这些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作一定的整合和必要的取舍。该教师的“回顾总结”,涉及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对学习知识和方法的提炼,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如此大而化之、粗线条的概括与提炼,会不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能不能给学生以一定的启发与引导?“文本研习”过程虽然不够具体与深入,但学生总归能对文本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所以让学生自己来概括主要内容或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肯定要比教师自己讲效果好。他们概括得也许没有教师这么简洁、明了,但对他们形成认识、转化经验却有极大的作用。
作为一篇综合运用判断、推理、归纳、演绎之法的逻辑性极强的议论文,教师仅仅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现成的套话一带而过,怎么能够体现出该文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思维、严密的论证、严整的结构、严谕的语言等诸多写作特点呢?教师空洞、抽象的表述既无法充分体现文本的学习意义,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运用也不会有具体的帮助。
这个课例启示我们,文章忌俗滥,教学也忌俗滥,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只是按照一个“套路”、一种“模式”去设计与实施,它应该对学生有效学习有意义,对学生思维发展有作用,对体现文本教学价值有帮助,否则就成了“走过场”。而一旦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读通文本,透彻理解内容,深入思考问题,开展有效活动,那课堂教学就会“空心化”,必然会因缺乏具体而实在的学习内容、能够实际发生的学习行为、助于实践的学习经验、产生实效的思维发展而丧失教学的作用。还是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说得好:“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我们不能让学生在匆忙中读书,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下功夫琢磨和体味,从而体会到文本深厚绵长的滋味。至于学生阅读中的一些疑难之处,暂时放下未尝不可;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学生有认识、有体会的内容,绝不应该轻易放过,而要“精耕细作”,“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语)毕竟,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要用实力、出实招、求实效的,而不能有任何的“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