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地说,肖老师的这堂课,确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精彩之处:课堂氛围民主活泼、教学线条清晰(郑桂华评语,见《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317页本课“名师点评”)、课堂环节设置精巧、整堂课朗读生动……被人赞为“众多示范课中的经典”。
然而,静下心来,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对这堂课至少有几个问题可以思考: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目标是否聚焦,是否有效达成?
——这堂课究竟让学生学到了什么语文知识?培养或提升了什么语文能力?
这堂课给学生的收获,到底是什么?它从童话文体、语言和细节分析,讲到情节分析、心理分析、故事评价、读写结合,让人眼花缭乱。课前的教学预设很精巧,教师课堂控制能力很强,又使得这些环节之间的转换似乎非常自然,给人以行云流水的错觉。但是,这一切都是表象而已。我们认为,这堂课最基本的问题(其实它代表了绝大部分语文课堂的缺点),就是像一个“大杂烩”,缺乏课型意识或不具备合理的课型意识。它虽然设计精巧,环节流畅,但依然是蜻蜓点水,处处留痕迹,处处无突破。可以说,这是一堂精致好看的、然而缺乏实效性的语文课,一堂处处都在绚丽地开花,然而处处几乎都不结果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