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以课型为主要视角的观察和评论

初看肖老师这堂课,非但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会觉得设计精巧,衔接流畅,最后还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以传统的语文课堂观念和笼统的“阅读教学课”的视角看,这堂课确实体现了名师水平。但依据我们关于课型的观点来审视这堂课,就会发现明显的缺陷。

(一)课型杂糅: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

依据我们的课型分类来观察,肖老师《皇帝的新装》这节课,设置了四个以上的教学任务:了解文体(童话);体会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分析关键情节与文本语言;改写童话的结局……

了解童话这种文体,这是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学习;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这属于语用知识(修辞、艺术手法)学习;分析关键情节,这是文本分析;品味文本语言,这属于文本鉴赏(提取语义部分属于文本分析,分析表达效果部分属于文本鉴赏);改写童话的结局,这属于写作实践。如此一来,这堂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究竟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目标不集中,任务不单一,分散用力,势必造成各个环节教学难点的难以突破。

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了解“童话”这一文体特征。而接下来的第二环节,进入一般的文本分析环节。第一个环节耗费较多时间引导学生得出“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至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PPT显示)这一结论,这与第二环节有什么内在关系?无非就是引出后面想要抓住的“想象”和“夸张”罢了。如果不介绍关于童话的文体知识,是否也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去发现文中存在“想象”和“夸张”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在第二个环节中,肖老师正是通过抓文本语言,得出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的结论。这就是说:第一个环节并非第二个环节的前提,亦即介绍关于童话的文体知识这一环节,在教学组织上并不具备逻辑的必要性。质言之,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之间,并不存在合理的结构性关系。

其实,本文的“童话性”并不明显,它展现和讽刺的是一个成人的世界,更近于讽刺性小说。这样回头看第一个环节,我们就会发现它意义不大,不能很好地与后面的分析内容相统一。因此,关于童话的文体知识,应该移到“文学知识与文化知识学习课”这一课型中,而不必掺和在文本分析课中。

这样的课,教学内容与环节较多,而各个环节之间,常常缺乏必要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内容看似丰富,实为杂糅。在阅读教学中,这样的课其实是非常普遍的。从我们近年听课的情况看来,无论何种文体,无论哪个年级,语文教师讲授一篇文章的基本流程如下:

(1)介绍作者及课文的时代背景(这是文学史教学);

(2)处理字音字形(这是语言基础知识教学);

(3)分析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这是文本分析教学);

(4)分析文本的形式特征(这是文本鉴赏教学);

(5)评析课文,挖掘教育价值(这是以思想教育为主的文本评价教学);

(6)读写结合(这是写作教学)。

这是缺乏合理的课型意识的典型表现。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核心的教学指向。企图全面开花,杂糅大量分散的内容,结果在每一项教学内容上都浅尝辄止,学生跟着教师跑,各个环节都跑了一遍,但每个环节都未能吃透,因而无法取得有效的突破。长此以往,语文教学虽耗时甚多,却相当低效。

其实,一堂课就像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主题,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当前的语文教学严重缺少章法,企图在时间极为有限的一节课中达成的目标太多,给学生的信息量太多太杂:字词、语法、文学常识、文本理解、鉴赏评价、写作都是考点,因此什么都要讲到……于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只得到一些碎片化的印象,语文知识都无法有效掌握、深入理解,更遑论形成语文能力了。《皇帝的新装》这堂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它究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什么语文能力,在哪一点上获得了切实的突破呢?我们并不知道。

一堂语文课,如果依据我们的课型观来定位,有一个中心,就可以比较纯粹。建立这样的课型观,可以使课堂教学纯化,使教学目标单一、集中。这是通过点位的有效突破,来提升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策略。课型定位清楚了,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了,我们教给学生的才是作为课程的语文,而不是见子打子的一篇篇课文。这就是我们明确提出语文要分课型实施教学的初衷。

(二)混淆“夸张”与“荒诞”,犯知识性错误

这堂课的第二环节,主要是寻找并分析文中“最有夸张力的细节”,我们来看这段实录:

师:那么同学们,读完了《皇帝的新装》,你们想一想,这个童话当中你觉得最有夸张力的一个细节是什么?也先别忙着举手,回到文章再看一看,找一找。

(学生浏览文章,举手。)

生7:“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这句话——

生7: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师:也就是说,这样一件衣服是不存在的,因此,你认为骗子所说的那件衣服特别的夸张。

这个环节,涉及语文知识的教学。但这部分依托于文本的语文知识教学,却是很不严谨的,具有误导性。

从修辞角度看,学生所找的这个句子,并不存在修辞意义上的“夸张”。夸张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般是就事物的显见的特征或风格特点而言。骗子所说的那件衣服的特性是什么?就是“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是夸张吗?它是怎样夸张的?这个例子符合作为修辞手法概念的“夸张”的定义吗?

其实,学生找出的这个句子,恰好就是所叙述之事悖于常理的“荒诞”。“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样写并不是为了“夸张”,而是为了情节需要而设定的这件衣服所具有的“性质”。正因为有这一设定,后面的故事中才会出现人们都假装看见了衣服这样的情节。课堂实录中接下来的部分,学生还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等语句。其实这些都不是夸张,而是为了构造情节的设定。我们进入《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的情境,依据其叙事逻辑,皇帝的这些表现都是文本所设定的客观事实(也就是在文本内的语境中,皇帝确实是这样做的),和夸张不存在任何关系。用教材课后习题(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11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的说法,这就是文章“情节荒诞离奇”的特征。肖老师从最初提出童话的文体特征开始,就一再混淆二者的区别;学生误将“荒诞”当作“夸张”,教师不但没有及时“指点迷津”,反而“顺水推舟”。这种知识性错误,反映了执教者对相关知识缺乏准确的把握和足够的研究。事实上,一位学生的回答“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情”,这表明该学生已经意识到这是“荒诞”——不幸的是,执教者却把学生的这一回答,刻意地引向了他所希望的答案——“夸张”。

我们的语文课型观,非常强调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发展,把“知识与能力”置于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位置。这种课型观,更能推动教师深入把握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使教师对语文的学科知识有更多的专业思考,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专业性。

多年以来,不少名师在理念上逞能,在情感上煽情,在教法和教艺上炫技,却很少深入钻研学科专业知识。于是一些名师课堂很好看,但很不中用。名师们巨大的影响力,又带动了很多一线教师只顾琢磨教法而不琢磨学科。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学科的“本”是什么?学科。通达学科,是学科教师的第一要务。如果教师自己在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那么他将怎样教好语文呢?当教师自己在语文功底上都存在问题,这时候去谈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没有学科知识上的精深,就不会存在高水平的学科教学。那样的教学是肤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三)读写结合设计是个大败笔

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是一个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肖培东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PPT显示)“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如果让你从这里写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么设计?

师:同学们,童话充满想象和夸张。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让你从这里开始写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么设计?

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无愧为经典。确实,没有比安徒生本人写的这个结尾更能表现出成人社会的荒谬了。既然如此,要求学生另写一个结尾,实际上是要求他们设想或创作一个更差劲的结尾。凭常识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恰当的。虽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有的经典也或许仍有瑕疵,但是,修改经典,必须慎之又慎。

这就是说,布置给学生们的这一任务,是完全不合理的。这不符合引导学生向上向好的教学逻辑,也损害了学生对经典应有的尊敬。

也许有人会说,肖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但是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想象力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心智能力,是一种企图改写现实、重塑现实的能力。观看本课的课堂实录,学生的文学想象力被真实、有效地唤醒了吗?没有。其次,文学文本存在着自身的内部逻辑,一个被想象的事件也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作为文本的组成部分,这个结尾必须与前文的逻辑保持一致。《皇帝的新装》前面的主体情节已然如此,这决定了结尾很难被重写。我们来看看肖老师出示给学生的他自己创作的结尾: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孩子们看到了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裾多么美丽!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的爸爸最后叫出声来。

“伙伴们,你听这大人的声音!”那个孩子说。于是孩子们把这个爸爸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个大人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孩子都说。

不客气地说,肖老师写的这个结尾,不合情理,完全颠覆了整个故事的叙事逻辑。

第一,这个结尾本身严重不符合情理。孩子们怎么可能都赞叹皇帝那件并不存在的新装呢?须知孩子尚未社会化,至少尚未充分社会化,他们还不了解世俗社会的游戏规则,还不习惯成人世界的欺瞒,还不懂得成人世界的虚伪。以一般情理来讲,孩子更多天真,成人更易世故。更何况,作为尚未充分参与社会事务的孩子,并不存在“称职”与否的顾虑,他们不需要像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的成人那样,对社会的外部情境作出虚假的反应。

第二,不符合整个故事的叙事逻辑。《皇帝的新装》的整个叙述,明显表现出这个社会中君主、大臣、成年臣民们无一例外被骗子操控的荒谬,安徒生正是以此来揭示这个社会的荒谬性。正如在本堂课上肖老师此前所讲,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关于成人世界的故事。而肖老师所写的这个结尾,突然把矛头转向孩子们,这个结尾与前文如何衔接?这就完全违背了整个故事的叙述逻辑,也背离了整个文本的主题。

肖老师之所以这么做,估计是为接下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设计的。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肖老师指出,孩子是被大人带坏的,要求学生“对在场的大人说点什么话”。这一手段,表现了肖老师调动课堂气氛手段的高超,不仅学生,连在场听课的其他大人也被卷入课堂了。然而,我们仍然要问:这样的环节真的合理吗?

我们认为,“读写结合”一般存在两种方式:模仿性写作(学习、借鉴表达技巧)、评价性写作(对所阅读的文本从思想性、艺术性方面进行评价)。“读写结合”的立意,是让学生能够借鉴课文所示的范例,通过借鉴、模仿来学习表达;或通过评价性写作,来磨砺学生的头脑,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或审美判断力。总之,“读写结合”是用以训练学生的,而不是呈现教师高超的写作水平的。很明显,在肖老师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未必得到了训练,教师本人却显示了自身的“才思”。每位教师都必须知道,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而不是展示自己。 2gMzhxestU0YZ2T2RYazzZYe7EjkUi5rCo445d07X6gw1BiSbcvq/VVQfSKksY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