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成对律的含义:辩证思维者坚信“事不孤立,凡事成双”;思维过程“事必成双,思必成对——考察任何事物,考虑任何问题总是自觉地抓住一对一对的矛盾来思考,思维总是围绕一对一对的矛盾展开”;言辞表达“词句成对,体现矛盾”。
张氏成对律自觉地将矛盾法则贯彻到思维和表达全过程,思维是辩证思维,表达是辩证表达,这充分体现了矛盾作为一个二元系统具有对称的特征。
【例1】(2017国考-91)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解析】答案:B。考点:功能作用。本题蕴含主要功用与次要功用的矛盾。
消毒是白醋的次要功用,去渍是汽油的次要功用。故答案选B。
加热是热水器的主要功用,调味是白糖的主要功用。滋补是人参的主要功用。故排除ACD。
【例2】(2017国考-92)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解析】答案:D。考点:反义与近义关系。生与死存在反义关系,存与亡存在反义关系。生与存意思相近,死与亡意思相近。D项,好与坏存在反义关系,优与劣存在反义关系。好和优意思相近,坏和劣意思相近。故答案选D项。
A项“轻与缓”,B项“亲与长”,C项“真与对”意思都不相近。故排除ABC。
【例3】(2017国考-93)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解析】答案:C。本题蕴含同义联合与不同义联合词组的矛盾,具体实指与概括虚指的矛盾。“成百”与“上千”是同义联合词组,“成百”与“上千”都是概括性的形容数量多,并不指向具体的每个事物。“千变”与“万化”是同义联合词组,“千变”与“万化”都是概括性的形容变化多,并不指向具体的每个变化。故答选C。
A项,三教和九流;B项,三头和六臂都是具体实指,都不是同义联合词组,故排除。D项,“千方和百计”不是概括性的形容数量多,而是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故排除ABD。
【例4】(2017国考-94)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解析】答案:C。考点:俗语与寓意的关系。踢皮球隐含的意思是互相推诿。睁眼瞎隐含的意思是目不识丁,俗语与寓意对应正确。故答案选C。
A项,燕归巢的寓意是游子归乡,不是时过境迁;B项破天荒的寓意是前所未有的,而不是闻所未闻;D项纸老虎的寓意是外强中干,不是不堪一击。故排除ABD。
【例5】(2017国考-95)观众∶电视∶新闻
A.士兵∶靶场∶命令
B.渔夫∶渔船∶渔汛
C.教师∶课堂∶知识
D.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解析】答案:D。考点: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主体通过什么渠道获得什么。观众通过电视收看新闻,看电视是过程,获得新闻是结果。D项“消费者通过消费指南查阅优惠信息”,看消费指南是过程,获得优惠信息是结果。观众和消费者都属于受众,电视和消费指南都属于传播渠道和信息载体,新闻和优惠信息都属于受众获取的信息。故答案选D项。A项“靶场”和B“渔船”不是传播渠道和信息载体,C项“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获取知识的受众。课堂和靶场是场所不是传播渠道和信息载体。故排除ABC.
【例6】(2017国考-96)战术∶战争∶胜负
A.血型∶人种∶胖瘦
B.诉状∶案件∶输赢
C.策略∶竞选∶成败
D.经验∶能力∶高低
【解析】答案:C。考点: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战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种斗争方法。 策略是决定竞选成败的一种斗争方法。战术和策略都属于斗争方法,都属于原因。战争和竞选都属于零和博弈。胜负和成败都属于结果。故答案选C项。A项,血型不是决定人种胖瘦的方法;B项,诉状不是决定案件输赢的方法;D项,经验不是决定能力高低的方法。故排除ABD。
【例7】(2017国考-97)寒∶寒冷∶寒舍
A.甘∶甘甜∶甘愿
B.恨∶仇恨∶怨恨
C.肤∶皮肤∶肌肤
D.讽∶讽刺∶讥讽
【解析】答案:A。考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蕴含“构词形式与题干相同”与“构词形式与题干不同”的矛盾,两个词的内容不同与相同的矛盾。
寒,在形式上在“寒冷和寒舍”的前一个字;在内容上,寒冷与寒舍词义不同,寒冷中的寒指天气冷,寒舍中的寒指寒碜、穷酸,两个寒字的含义不同。甘,在形式上在“甘甜和甘愿”的前一个字;在内容上,甘甜与甘愿词义不同,甘甜中的甘指味道甜,甘愿中的甘指心甘情愿,两个甘字的含义不同。故答案选A项。
B项,恨,在形式上在“仇恨和怨恨”的后一个字;在内容上,仇恨与怨恨词义相同,且两个恨字的含义相同。C项,肤,在形式上在“皮肤和肌肤”的后一个字;在内容上,皮肤与肌肤词义相同,且两个肤字的含义相同。D项,讽,在形式上在“讽刺和讥讽”的前后一个字;在内容上,讽刺与讥讽词义相同,且两个讽字的含义相同。故排除BCD。
【例8】(2017国考-98)设计∶发放∶问卷
A.播放∶快进∶磁带
B.制定∶执行∶政策
C.复制∶修改∶文字
D.预习∶复习∶考试
【解析】答案:B。考点:前提条件关系(先决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先后承接关系)。蕴含先与后的矛盾。
先设计问卷,后才能发放问卷。
先制定政策,后才能执行政策。故答案选B。
A项,播放与快进;C项,复制与修改;D项,预习与复习都不存在前提条件关系,故排除ACD。
【例9】(2017国考-99)教案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分类
A.课件∶信息
B.教学∶归类
C.提纲∶商品
D.授课∶标准
【解析】答案:D。考点:必要条件关系。
教案是授课的必要条件。标准是分类的必要条件。
按教案授课,按标准分类。
A项,课件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但信息是分类的对象;B项,教案是教学的依据,但归类就是分类;C项,提纲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但商品是分类的对象。故排除ABC。
【例10】(2017国考-100)
故人西辞黄鹤楼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怀古
A.出游∶越王勾践破吴归
B.场所∶千古兴亡多少事
C.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
D.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答案:C。考点:理解诗意。“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西辞”是老朋友向我辞别,站在我的角度就是送别的意思,对应C项的“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铁未销”是指“戟还没有完全锈蚀掉,还埋在沙中”历历在目,抒发怀念旧事之情。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