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1节

给概念下定义

答面试题,一个重要手段是给题目中的核心概念下定义,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很多考生答题,自始至终没有对核心概念下定义,核心概念的含义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甚至变来变去,导致最终的答案,中心不明,听着不知所云。

将张氏五段论与下定义相结合,意味着通篇(在“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该怎么办、预期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下定义这一逻辑方法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讲解下定义的方法之前,先要明白何谓概念?何谓定义(即下定义)?

一、何谓概念

概念就是对一群事物概括出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而得到的思想观念,是关于这一群事物的一般性的主观认识。本质上, 概念就是用语词(或短语)简明扼要的对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有所断定。

二、何谓下定义

“定义”作为名词使用时,它的词面含义是指确定含义、位置、界限。

“定义”作为动词使用时,即下定义,它的词面含义是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确定其意义。下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关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下定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属加种差定义法和规定性定义法。下面分别介绍。

(一)属加种差定义法

属加种差定义法就是以属加种差的方式来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方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定义是表示事物本质的短语,还说过,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该事物的属加种差。

属加种差定义:首先要将被定义的概念(被定义项)适当归类,找到与被定义的概念邻近的属概念(明确属于哪一类),然后找出被定义项与同类的同级种概念之间的种差(这种与那种之间的差异),最后把邻近的属概念与种差结合在一起组成定义。用公式表示即:被定义项=属概念+种差。例如:给“人”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但仅仅这样说是不完整的。我们还必须找出“人”这一“种概念”,和“动物”这一“属概念”的其它“种概念:鸡鸭牛羊……”之间的“差异”来,“人”和“鸡鸭牛羊”之间的“种差”是什么呢?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而我们得出“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完整的定义。这个定义中“人”是被定义项,“动物”是属概念,“会制造和使用劳动工”是种差(这一种与那一种的差别)。

实际上,种差反映了概念所指称的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个性,属概念反映了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所属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属加种差本质上就是事物的个性与所属一类事物的共性的统一。所以说, 属加种差定义 本质上就是用精炼简短的语句反映该事物的 个性 与该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的 共性

属性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属性,也可以是几个属性组合而成的复杂属性。如,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文化,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的共同体。

定义中的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关键特征)。由于对象的特有属性(关键特征)是多方面的,因而种差也可以是不同方面的。常见的、能充当种差的有:

(1)性质定义:以事物的性质作种差下的定义叫性质定义。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就是一个性质定义,“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2)功用定义:以事物的功能、作用、用途作为种差下的定义叫功用定义。如,饭碗就是用来装饭的碗。

(3)发生定义:发生定义:用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特点作种差的定义是发生定义。如,圆就是由一线段的一端点在平面上围绕另一端不动点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

(4)发生定义中我们还可区分出另一种种差——被定义概念指称的对象发生的原因,即因果定义。如:痢疾是由于杆状菌或阿米巴菌在肠内寄生而产生的疾病。

(5)关系定义:以事物之间的关系作为种差的定义叫关系定义。种差还可以是该对象与另一对象的关系,即关系定义。如:偶数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

有时为了全面阐明一个概念,往往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例如,“粉笔就是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成的,用来在黑板上写字的条状书写工具”。这就是将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结合起来给粉笔下定义。

有时指明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概念并不是十分必要,为了表达简明,省略属概念。

(二)规定性定义法

规定性定义法就是作者自己给概念创制定义的逻辑方法。实际上,就是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自己规定概念的含义、规定讨论的范围,要求读者在特定的语境中按照这一规定来理解文意。具体说来,是作者根据论证的需要,自己先界定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先对一些重要的概念下定义,把概念的内涵外延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再展开论证;或者先界定讨论的范围——对要讨论的内容作出规定性的解释,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再展开论证。

【例1】这次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把中央放给市场的权力接转放开,把中央下放给地方的职能接好管好;放,就是把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管,就是把地方该管的事情管起来、管到位。——李克强总理

【例2】陈晓华说,对转基因产品,我们采取的是积极、慎重的方针。“所谓积极,就是要加强科学研究,尽快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占领这个领域的制高点,防止受制于人。所谓慎重,就是在推广和应用上,必须保证它的安全性。”——农业部副部长

四、下定义的作用

(一)给题目中的核心概念下定义,阐释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核心概念的含义,本身就是答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有利于使答案主题明确,表意清晰,观点鲜明。

(二)掌握了“属加种差定义法”或“规定性定义法”有利于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作答时要勇于创立新概念并给新概念下定义,从而表达新思想。使听者感到新颖别致而眼前一亮。这是拿高分的重要手段。

五、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

【例1(属加种差定义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需要“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对这一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思路点拨】遵循张氏五段论思考,回答“如何理解”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该怎么办”,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我如何成为这样的干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明白“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的含义,给“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下定义。

【参考答案】(477个字符)

“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是指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民声、尊重民意、代表民意,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为民谋利,深得民心的农村基层好干部。 下定义

我作为一名年轻知识分子,一定向这种好干部学习,并努力争当一名“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

下面我具体谈几点做法:

一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绝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绝不搞官僚主义。

二是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去赢得群众的好评。绝不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绝不搞形式主义。

三是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作为一名年轻知识分子,经验不足、水平不高、能力有限,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学习和锻炼。一要向领导学、二要向老同志学、三要向同事学、四要向群众学、五要向书本学,在工作实际中多磨练自己,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总之,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进村狗不叫式的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争当受群众欢迎,得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例2(属加种差定义法)】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刘伯承同志干工作是“举轻若重”,邓小平同志干工作是“举重若轻”,请问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思路点拨】遵循张氏五段论思考,“如何理解”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该怎么办”,即“举轻若重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举轻若重、我如何做到举轻若重”、“举重若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举重若轻、我如何做到举重若轻”。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明白“举轻若重、举重若轻”的含义,给“举轻若重、举重若轻”下定义。

【参考答案】(417个字符)

周恩来总理对两位下属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非常了解,体现了他工作细致入微、关心下属。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举轻若重”这一评价,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刘伯承同志善于见微知著、大气中显精细的特点。精雕细刻,深入细致的唯实作风。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地做好具体工作。

“举重若轻”这一评价,生动形象的说明了邓小平同志每临重大关头,严峻考验,积极乐观、头脑冷静的态度;善于以战略思维宏观着眼看大局、谋大事和善于分析矛盾,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善于从两点中抓重点;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攻克重点难点;善于抓重点带全局,善于抓关键破难题,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方法。

这三位老一辈领导人的宝贵经验、优秀品格和优良作风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把“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两种工作风格有机结合起来的,视情况相机运用。既有“举重若轻”的战略思考,也有“举轻若重”的“精雕细刻”“深入细致”的唯实作风。

【例3(规定性定义法)】日前,有关“天价彩礼”的报道频频“亮眼”。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结婚彩礼成为城乡青年难以承受之重,也有网友直呼结婚“结不起”。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评论型智能题。对天价彩礼要辩证看,务实办。“务实办”提出了绿色婚礼和慈善婚礼两个新概念,运用了规定性定义法下定义。

【参考答案】(429个字符)

对天价彩礼要辩证看,务实办。

辩证看就是既要透过天价彩礼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也要看到天价彩礼本质上是一种奢靡之风。盲目攀比,讲排场、好面子给男方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出现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的现象,使圣洁的婚姻变了味。

务实办就是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党员干部抓起,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上行带下效。充分发挥党支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多组织举办旅游婚礼、集体婚礼、绿色婚礼、慈善婚礼。 绿色婚礼就是少要彩礼、少摆酒席,多栽结婚纪念树。慈善婚礼就是少要彩礼、少摆酒席,省下的钱去救助贫困失学儿童、孤寡老人。 通过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婚事俭办。让中华大地吹起一股社会主义新风尚,将陋习逐步扫进历史的垃圾箱。

总之,要把移风易俗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棋局中来,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赢这场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攻坚战。

【例4(规定性定义法)】有人说,鹦鹉型领导己经没有市场,啄木鸟型领导释放才能的空间非常广阔。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思路点拨】鹦鹉型领导和啄木鸟型领导两个新概念,运用了规定性定义法下定义。

【参考答案】(425个字符)

鹦鹉和啄木鸟指两种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所话说“鹦鹉学舌”,鹦鹉型领导最擅长的技能是模仿,对上级领导的讲话、对上级的政策文件、对外地的经验直接模仿,搞机械照搬。而不能立足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搞出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啄木鸟型领导最擅长的技能是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们俯身实干、勇于创新,善于立足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改革开放的前半程是我国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阶段,学习得快、“模仿”得好,本身就是发展。但是,当前我们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靠创新型的党政干部引领。善于模仿、做表面文章的鹦鹉型领导只能成为旁观者和助威者,很难成为开拓者和实践者。鹦鹉型领导已经没有市场。新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需要啄木鸟型的领导者。

因此,要大力培养啄木鸟型领导,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重用啄木鸟型领导干部,给啄木鸟型领导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例5(规定性定义法)】是你觉得一个官应该是什么样的?

【参考答案】(448个字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立身之本,领导干部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把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作为必修课。“为民服务”是好干部为政之道,领导干部更应“公”字当头,以“民”为先,懂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勤政务实”是好干部履职之要,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力戒空谈,做到决策条条算数,工作件件落实。“敢于担当”是好干部成事之基,领导干部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清正廉洁”是好干部正气之源,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些标准从灵魂、作风、品质、做人、做事五个方面对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德才兼备,最终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标准的干部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官。我报考公务员,也就是争当这样的好干部。

【例6(规定性定义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你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526个字符)

“时代是出卷人”意思是,时代考验人,时代也造就人。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矛盾和问题,处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总是在承担着所处时代赋予的不同使命和担当。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代是出卷人”,这就告诫着我们:新时代已经带来了发展新要求、新课题。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新方位,必须拿出担当、拿出勇气、拿出干劲,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奋力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是答卷人”意思是,时代出了卷、时代出了题,谁来答卷答题呢?我们要不负这个新时代,回答好时代考卷、政治考问,推动中华民族文明的跃升。

“人民是阅卷人”意思是,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在决策和推动改革中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他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76dssDHHi013ig/LX+PyzmHQQe6dL9E+fDMoFabKnKT/ClCxI63YQPZ/IuTTf3/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