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3节

运用成对律揭示矛盾

一、何谓成对律

成对律的含义:辩证思维者坚信“事不孤立,凡事成双”;思维过程“事必成双,思必成对——考察任何事物、考虑任何问题总是自觉地抓住一对对矛盾来思考,思维总是围绕一对对矛盾展开”;言辞表达“词句成对,体现矛盾”。

成对律自觉地将矛盾法则贯彻到思维和表达全过程,思维是辩证思维,表达是辩证表达。实际上,矛盾表现为一个二元系统,具有矛与盾二元对称的特征;矛盾观也表现为总是把事物当作一个二元系统看待。

二、如何成对思考

成对思考,即把思考建立在“任何事物必有内部矛盾(一物o必然蕴含p与q这对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一物p必有与之对立者q以对之)”的信念之上,总是把事物当作一个二元系统看待。成对的思路有 “直观型成对、构想型成对、概括型成对、推断型成对” 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

(一)直观型成对就是,从既有信息中直接观察到矛盾。(或者说,将从既有信息中直接观察到的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两个因子“p与q”组成一对矛盾。)通俗地说,就是直接看出矛盾。

直观型成对这种辩证思维主要是通过直接观察发现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是直观与矛盾观相结合的认知方式,具有直观性与辩证性相结合的特性。

《鲨鱼》中“鲨鱼与其它鱼、没有鱼鳔与不停游动”,《妈妈听见猫叫》中“听见猫叫与以为宝宝抓了小猫的尾巴、抓猫与踩猫”都是直观型成对。

(二)构想型成对,从既有信息中直接观察到的一个因子p出发联想到这个因子的对立面q(既有信息中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个对立面q),将p与q组成一对矛盾。通俗地说,就是直接看出矛,再另外找个盾来与矛组成一对矛盾。

构想型成对这种辩证思维要求认识主体既要联想、综合,又要发现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是建立在联想、综合的基础上,本质上是联想、综合与矛盾观相结合的认知方式,具有综合性与辩证性相结合的特性。

《鲨鱼》中“没鱼鳔与有鱼鳔、不停游动与不不停游动(游得多与游得少)、练就强健体魄与没练就强健体魄(体魄强与体魄弱)”,《妈妈听见猫叫》中“被踩与不被踩”都是构想型成对。

(三)概括型成对,是在直观型成对或构想型成对的基础上,抓住矛盾各方分别进行定性分析,分别确定p属于什么性质、q属于什么性质。实际上就是概括出的属性又形成一对对新的矛盾。概括型成对需要从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思维过程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或者由低层次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

概括型成对这种辩证思维是建立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要求认识主体既要抽象概括出认识对象的属性,又要发现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本质上是抽象概括与矛盾观相结合的认知方式,具有抽象性与辩证性相结合的特性。

《鲨鱼》中“优势与劣势(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先天不足与后天努力”,《妈妈听见猫叫》中“客观事实与主观臆断”都是概括型成对。

面试答案往往是概括性语言。概括性语言具有把握事物本质,一语破的,切中要害,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清晰地勾勒出事物的轮廓,使问题简单化,使研究对象纯粹起来的特性。这一特性对于我们答题非常重要。

1.概括,经常使用归类法,明确事物属于哪一类,本质上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男人、女人”概括为“人”(即,男人和女人属于人),从“男人、女人”这两个种概念过渡到“人”这个属概念,本质上就是把“男人、女人”归到“人”这一类。这一概括就是使用了归类法。

例1,苹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概括为水果。对苹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抽象出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就是水果(都属于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

例2,在超市看“一瓶饮料”,从这一瓶饮料中揭示出这瓶饮料属于“能喝的、不贵的、甜的、不含酒精的、用于交换的、上海生产的、没有过保质期的、2升的、含果汁的、看上去不透明的”等多重属性。发现“用于交换的”这一属性是超市里诸多“商品”的共同本质属性后,就把“用于交换的”这一共同本质属性推广到全部商品身上去,概括出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商品,都具有“用于交换的”本质属性。

例3,个别新公司往往把过多精力放在抓速度、抓规模上,简单模仿,同质化竞争,这种缺乏远见的行为不可持续。“这种缺乏远见的行为”就是对“抓速度、抓规模,简单模仿,同质化竞争”的概括,即“抓速度、抓规模,简单模仿,同质化竞争”属于“缺乏远见的行为”。

2.根据概括的角度,概括可以分为特征概括与关系概括。 抓住对象本身固有的关键特征再归类的概括,我们称为特征概括。抓住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概括,我们称为关系概括。

【例1】“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这一事实材料,根据前一句话,我们可以把“顽强拼搏”这一特征推到“中国女排”所属的更大的“类”中,形成这样一些概括:中国运动健儿具有顽强拼搏精神;中国人具有顽强拼搏精神。这些都是关于事物性质的概括。“顽强拼搏”和“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这两个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根据这两个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形成这样一些概括:“经过顽强拼搏,可以取得成功”,“顽强的意志是成功之母”这些就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

3.关于事物性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都可以上升到哲学范畴的高度。比如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可以概括出“事物必须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一次高考作文标题为“树木、森林、气候”,其中树木和森林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木、森林和气候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概括为“互为必要条件”的关系。

4.要避免犯“概括不当”的错误。概括必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同一序列的概念中进行,不能改变事物的性质,即不能归错了类——属于A就属于A,不能把属于A的事物概括为属于B。在概括过程中,如果弄不清种属关系,对于不属于种属关系的概念进行概括,就会出现“概括不当(归错了类、定错了性、定性错误)”的错误。

【例2】有个学生在上化学实验课时不小心把一个玻璃试管掉在地上摔碎了。实验室管理员生气地说:“你破坏公共财物”。这位同学一听,辩解说“我不是故意的”。

例2中的“你破坏公共财物”定性不准,“破坏”属于“故意损坏”。而“不小心把一个玻璃试管掉在地上摔碎了”属于“故失”,管理员应当说“你摔坏了公共财物”。这位同学说“我不是故意的”就指出了管理员犯的逻辑错误。管理员给一个不小心摔破小试管的行为扣上“破坏公共财物”的大帽子,讲过头话,这就犯了“无限上纲”的错误。这样的批评只能适得其反。

(四)推断型成对,是在直观型成对、或构想型成对、或概括型成对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论证,得出一对对新矛盾。思维过程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或者由低层次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

推断型成对这种辩证思维是建立在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论证的基础上,本质上是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论证与矛盾观相结合的认知方式,具有推断性与辩证性相结合的特性。要求认识主体既要通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论证得出关于认识对象的科学结论,又要发现矛盾(对立统一关系)。

《鲨鱼》中“生于忧患与死于安乐”,《妈妈听见猫叫》中“没有预见性与要有预见性”都是推断型成对。

小结:成对律的核心要义就是“辩证思维,辩证表达”,主要方法有直观型成对、构想型成对、概括型成对、推断型成对。

例如:(1)直观型成对,就是从题干直接抓矛抓盾——《鲨鱼》这道题目中,题干说了“海里的鱼都有鱼鳔,而鲨鱼没有”,直接可以抓出“有鳔鱼与鲨鱼”的矛盾,这就是直观型成对。(2)构想型成对,就是从题干抓矛,从题外找盾——《鲨鱼》这道题目中,题干说了“鲨鱼没有鱼鳔”,但没有说“其他鱼有鱼鳔”。从题干中的“鲨鱼没有鱼鳔”出发,合理的联想出“其他鱼有鱼鳔”,构成“鲨鱼没有鱼鳔与其他鱼有鱼鳔”的矛盾,这就是构想型成对。(3)概括型成对,就是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归类——“有鱼鳔”属于有利因素、优势,“没鱼鳔”属于不利困素、劣势,从而概括出“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优势与劣势”的矛盾。(4)推断型成对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矛盾——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生于忧患与死于安乐”的矛盾。

直观型成对直接在题干抓矛抓盾。构想型成对,在题干抓矛从题外抓盾,需要从题内想到题外。概括型成对需要从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推断型成对需要严谨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科学结论。

三、张氏成对律既是哲学观,又是审美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成对律自觉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法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有强大的现实实践指导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法、语言形式等特点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二)客观上,成对律源自宇宙万物的自然对称,刘歆在其《文心雕龙·丽辞》中就说到:“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主观上,成对律源自人脑由此及彼的联想心理,以及审美心理上两两对比、平衡的原理。

(三)心理学从知觉和注意的角度告诉我们,凡是相同(或相似)、相反的刺激物联系起来容易形成知觉对象的单元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p与q成对使用,两两对应,可以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下认识和区别事物,收到最佳表达效果。“成对”切合人们追求均衡、稳定、匀称、和谐的心理;具有视觉上的对称美、音律上的和谐美、内容上的凝练美;有利于构建具有程式化特点的思考系统。这些对培养人的记忆力和节奏感都非常有益。

(四)成对律在实践中广泛运用,例如:对联、成语、绘画、演说、论证、写作、设计。运用对偶修辞手法使得汉语文学作品形式上表现出对称和工稳的特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上简括凝练、以少胜多。对偶也就成为古典诗词歌赋、对联的格律要素和行文规则。

四、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

画化龙图练辩证思维能力,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刚开始学习本课程,学员发现矛盾的能力较弱,感觉找不到矛盾,这时学员可以模仿老师画的化龙图,自己把一对一对的矛盾画在纸上,并用手机拍图发给微信18975259280,与老师交流,训练自己快速发现矛盾的辩证分析能力。第二阶段,熟练之后,看题即可快速发现矛盾,为了节约时间,可以不画出来。通过这样两个阶段的找矛盾画化龙图的训练能够提升自己的辩证分析能力。最终训练出快速找矛盾的敏锐头脑,这种敏锐的辩证思维能力是普遍适用的,终生受益的。

本节主要任务是练习运用成对律揭示矛盾,画化龙图练辩证思维。

【例1】足球比赛中每个队员都在场上不停奔跑,有些是看似无用的奔跑,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思路点拨】

援引张氏成对律分析题目,得出答案。

1、“有些是看似无用的奔跑,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表明看起来无用的实际上有用,蕴含“看似无用的奔跑”与“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的矛盾,概括出:无用与有用的矛盾。

“看似无用的奔跑”与“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是直观型成对。无用与有用的矛盾是概括型成对。

2、“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表明“不仅那些看似有用的奔跑有用,而且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也有用”,只是作用不同。具体来说,“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的人”是配合射门进球的助攻手,对团队胜利起到辅助作用和间接作用;反之,“那些看似有用的奔跑的人”是射门进球的主攻手、对团队胜利起到主要作用和直接作用。概括出:主攻手与助攻手、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主要作用与辅助作用三对矛盾。

“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与“那些看似有用的奔跑”是构想型成对。“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的人”与“那些看似有用的奔跑的人”是根据“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与“那些是看似有用的奔跑”必有人来跑,推理出来的,是推断型成对。主攻手与助攻手、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主要作用与辅助作用这三对矛盾都是概括型成对。

3、“有些是看似无用的奔跑,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其中“看似”这个词表明看到的“奔跑”“无用”只是看到表面现象,“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表明“看似无用的奔跑”本质上是有用的。概括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看似无用的奔跑”与“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是直观型成对。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是概括型成对。

4、“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的人(助攻手)”是部分人,“那些是看似有用的奔跑的人(主攻手)”也是部分人;“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是团队整体胜利,表明部分人的跑对整体的胜利是有用的。概括出:部分与整体的矛盾。部分与整体的矛盾是概括型成对。

alt

【参考答案】(649个字符)

题目中这种现象对我们搞好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下面具体谈几点启示。

一、启发我们要处理好无用与有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关系。 “有些是看似无用的奔跑,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表明无用者有大用,只是起作用的方式不同。“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的人”是配合射门进球的助攻手,是对团队胜利起到辅助作用和间接作用的人;反之,“那些看似有用的奔跑的人”是射门进球的主攻手,是对团队胜利起到主要作用和直接作用的人。实际上主攻手和助攻手都对整体胜利是有用的。这就启发我们要善于发现无用之用,要善于把主要作用和辅助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千万不能只看到直接作用和主要作用,而贬低间接作用和辅助作用。

二、启发我们要处理好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有些是看似无用的奔跑”其中“看似”这个词表明看到的“奔跑”“无用”只是表面现象,“却对团队胜利有很大影响”表明“看似无用的奔跑”本质上是有用的。这就启发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三、启发我们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无论是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的助攻手,还是那些看似有用的奔跑的主攻手,都是团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各个组成部分协调配合,团队才赢得了胜利。这就启发我们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要团结协作,相互协调配合,多补台不拆台。

总之,团队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是担任的角色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起的作用不同,不能一味抬高直接作用和主要作用的地位,而贬低间接作用和辅助作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例2】森林里一群猴子在玩耍,一只小猴子发现水里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里会引发森林灾难。于是组织大家捞月,猴子们挂在树上,一个连一个,可是怎么都捞不出来。这时一个老猴子说:你们看天上!猴子们一看,原来月亮还在天上挂着呢!请发散思维尽量联想,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一)审题

1.抓要求

2.抓主体

3.抓关键词中心句

4.抓矛盾

(1)直观型成对

(2)构想型成对

(3)概括型成对

(4)推断型成对

5.抓问题

6.抓因果关系

7.明确答案的主题

8.明确答案的框架

(二)开始模拟答题(手机录音,计时,注意把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先模拟答题,再看下面的参考答案,吸收参考答案再次模拟答题—---------

【思路点拨】运用成对律抓矛盾,抓住“现象与本质、全面性与片面性、主观与客观、瞎指挥与科学指挥、盲目跟风与独立思考、方法与方向的”几对矛盾,分析矛盾,总结出人生道理。

alt

【参考答案】(944个字符)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来谈几点 启示:

第一点,启发我们要处理好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发现水里有个月亮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原来月亮还在天上挂着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小猴子只是凭看到的现象就作出结论,组织大家捞月,结果劳而无功。这就启发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实施正确的行为,才能产生好的结果。

第二点,启发我们要处理好全面性与片面性的关系。 小猴子只看水里有个月亮不看天上的月亮是片面的看问题,老猴子既看水里的月亮又看天上的月亮是全面的看问题。片面的看问题产生错误的认识,进一步做出错误的决策,结果劳而无功。这就启发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

第三点,启发我们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发现水里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里会引发森林灾难,这是主观臆断。原来月亮还在天上挂着,这是客观事实。凭主观臆断就组织大家捞月,结果劳而无功。这就启发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切不可凭主观臆断盲目行动。

第四点,启发我们要处理好瞎指挥与科学指挥的关系。 小猴子发现水里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里会引发森林灾难。于是组织大家捞月,这是建立在主观臆断基础上的瞎指挥,实际上是组织大家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浪费了猴子们的时间精力,最终劳而无功。月亮在天上,应当组织大家上九天揽月。这就启发我们,要先取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再作出科学指挥,先保证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的做事,才能避免劳而无功。

第五点,启发我们要处理好盲目跟风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大家组织捞月实际上是盲目跟风,而老猴子没有盲目跟风,他独立思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纠正了大家错误的认识。这就启发我们不要盲目跟风,要独立思考,客观理性的看问题。

第六点,启发我们要处理好方法与方向的关系。 猴子们挂在树上,一个连一个去井底捞月,方向是错误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月亮在天上而不在井底。应当下井底捉鳖,上九天揽月。这就启发我们干工作先要走对方向,再用对方法,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否则,方向或 方法 不对努力白费。

总之,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客观理性的独立思考,全面地看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取得正确的认识,走对方向,用对方法,先保证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的做事,才能劳而有功。否则,就会劳而无功。

(注意,本题蕴含的矛盾较多,可提炼的观点也多,面试场上在有限的时间内,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作答,不必讲这么多内容。以上内容供备考参阅。)

【例3】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对此,你怎么看?

(一)审题

1.抓要求

2.抓主体

3.抓关键词中心句

4.抓矛盾

(1)直观型成对

(2)构想型成对

(3)概括型成对

(4)推断型成对

5.抓问题

6.抓因果关系

7.明确答案的主题

8.明确答案的框架

(二)开始模拟答题(手机录音,计时,注意把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先模拟答题,再看下面的参考答案,吸收参考答案再次模拟答题—---------

【思路点拨】运用成对律抓矛盾,抓住“上级与下级、生活与工作、本职工作与非本职工作、份内事与份外事、做小事与做大事、做人与做事”几对矛盾,分析矛盾,总结出人生道理。

alt

【参考答案】(569个字符)

这位实习生的行为启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要处理好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主任是上级,实习生是下级,实习生不愿意订盒饭说明实习生缺乏服从意识和奉献精神。实际上,作为下属应当强化服从意识和奉献精神,主动作为。

二要处理好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实习是干工作,订盒饭是为了生活。实习生只顾工作而忽视了生活。实际上,生活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工作是为了生活,搞好生活有利于更好的工作。在单位,既要有工作上的合作,也要有生活上的人情。

三要处理好本职工作与非本职工作,份内事与份外事的关系。 实习是干本职工作,是份内事。订盒饭是非本职工作,是份外事。实习生只顾本职工作和份内事而忽视了非本职工作和份外事。实际上,在工作中需要发扬奉献精神,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适当干一些非本职工作,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要处理好做小事与做大事的关系。 实习生认为是实习导演是做大事,订盒饭是做小事,他一心想着做大事,不愿意做小事。实际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五要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 实习是做事,订盒饭是做人。实习生只顾做事而忽视了做人。实际上,做事先做人,搞好人际关系,能够赢得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我们在单位要先把人做好再把事做好,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发扬奉献精神,干一些非本职工作,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4】应对中央环保督察,个别地方环保部门,尤其是个别基层党委、政府,由于担心督察问责,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采取“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一刀切”式做法应对督察,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引发群众不满。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一)审题

1.抓要求

2.抓主体

3.抓关键词中心句

4.抓矛盾

(1)直观型成对

(2)构想型成对

(3)概括型成对

(4)推断型成对

5.抓问题

6.抓因果关系

7.明确答案的主题

8.明确答案的框架

(二)开始模拟答题(手机录音,计时,注意把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先模拟答题,再看下面的参考答案,吸收参考答案再次模拟答题—--------

【参考答案】(505个字符,时长1分40秒)

alt

题目中“一刀切”式的做法是错误的,本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严重损害了中央环保督察的形象和公信力。下面具体谈几点看法。

一是从个别与一般的角度来看,这种“一刀切”式做法只是出现在个别地方,是支流;而大多数地方还是能够认真准确的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要求,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的问题能够切实整改到位,主流是好的。

二是从功夫下在督察时与功夫下在平时的角度来看,这些地方没有把功夫下在平时,而是把功夫下在督察时。平时不作为,督察时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搞“一刀切”式的乱作为。地方政府抓环境保护、整治污染应当要功夫下在平时,精力放在干实事,平时把工作做事做细了,督察时就经得起检验。

三是从一刀切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角度来看,一刀切不仅切了违法的也切了合法的,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地方政府抓环境保护、整治污染应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针对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违法行为当然要切,对合法的千万不能切。

总之,企业有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该处理的确实要处理。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对一刀切要及时纠偏,还要及时追责问责,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纵容。

小结1:答负面社会现象题,先抓主体,再遵循张氏五段论抓是什么(问题)、抓属于什么(性质)、抓有什么用(作用、影响、危害)、抓为什么(原因)、抓该怎么办(措施)。以问题(是什么)为核心遵循张氏五段论抓矛盾——是什么与属于什么、是什么与有什么用、是什么与为什么、是什么与该怎么办。

小结2:一道题目中有时发现很多矛盾,但哪些是主要矛盾呢?围绕核心问题依张氏五段论展开的矛盾往往是主要矛盾——是什么与属于什么(性质)、是什么与有什么用(危害)、是什么与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与该怎么办(对策措施)。

【例5】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路点拨】遵循“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三部曲答题。

(1)运用成对律考察题目蕴含的矛盾(p、q)。

alt

直观型成对:改革与不改革;

构想型成对:对改革满意与对改革有微词(不满意)的矛盾;不改革所面临的危机与改革带来的转机(契机)的矛盾;完美的改革措施与不完美的改革措施之间的矛盾;

概括出“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与“推进改革的方法怎样”这一对矛盾。

推断出“要勇于改革,要善于改革”这一对矛盾。

【参考答案】 (485个字符)

人民日报这一篇社论,对我们认清当前形势,坚定改革信心,指引我们将改革事业不断推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思路点拨】(1)总体回答,明确议题,属于价值判断。

启发我们在改革中要处理好以下几对矛盾:

【思路点拨】过渡句。

一要正确处理微词与满意的关系。 由于改革存在不完美,甚至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总会有微词。但我们不能因为怕听微词而不改革。这就要求我们以追求人民满意之心做好改革之事。

二要正确处理危机与转机的关系。 如果不改革,党和国家就有危机。只有改革才能化危机为转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要正确处理不改革与改革的关系。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四要正确处理不完美与完美的关系。 客观上改革措施、改革效果存在不完美。但主观上我们要追求完美,尽量做到少出差错。

【思路点拨】(2)具体回答,紧扣三对矛盾(微词与满意、危机与转机、不改革与改革、不完美与完美、客观与主观)阐释“总体回答”提出的观点,实际上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分析题目的过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得观点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条理清晰,逻辑简明,论证严谨有力。

总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在态度上要勇于改革、在方法上要善于改革。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思路点拨】(3)总结全文,形成结论。属于规范判断。

【例6】苹果公司的商标是一只残缺的苹果。对你有何启示?

【思路点拨】有的考生大谈特谈苹果公司大力创新,研发新产品。从题干的中心句“残缺的苹果”如何能推出大力创新?明显跑题呀!本题应当构想出“残缺的苹果”与“不残缺的苹果”,进一步概括出“不完美”与“完美”的矛盾,提出“善于发现不完美之处,直面问题不回避,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努力解决问题”的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alt

【参考答案】(493个字符)

苹果公司的商标是一只残缺的苹果,这对我们干工作有重要的启发。

【思路点拨】这是总体回答,属于价值判断。

下面我具体谈几点看法:

【思路点拨】过渡句。

第一点,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不完美与完美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残缺的苹果是不完美的,完整的苹果是完美的,苹果公司的商标摆出一个不完美的苹果,就是要提醒人们看到不完美的苹果要想到完美的苹果,警醒人们:许多事物在客观上确实存在不完美,但我们要立足于不完美的客观事实,在主观上要追求完美,在工作过程中要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

第二点,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不足与补足的关系。 一只残缺的苹果是代表产品存在不足之处,我们要有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着力解决问题,补足短板,弥补不足。

第三点,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全面性与片面性的关系。 一只完整的苹果是整体,一只残缺的苹果只是一部分,留下的这部分与被咬掉的部分合起来是一个整体。这就提醒我们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看到这一部分要想到另一部分,看到部分要想到整体,要提高看问题的全面性,不能片面的看问题。

【思路点拨】这两点具体回答。概括出“不完美与完美”、“整体与部分”两对矛盾,推断出“客观上存在不完美与主观要追求完美”的矛盾。

总之,苹果公司这个商标寓意深刻,启发我们在工作过程要有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直面不完美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发扬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

【思路点拨】结尾总结全文,属于规范判断,指出该怎么办。

【例7】西方成功学者认为,要想成功,就要永远不说不可能。而中国则有“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说法。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路点拨】运用成对律抓矛盾,概括出方法与态度、客观与主观、理想和现实三对矛盾。答案围绕这三对矛盾展开。

alt

【参考答案】(487个字符)

题目中的这两句话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成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下面具体谈几点看法:

一启发我们要处理好方法与态度的关系。“要想成功,就要永远不说不可能”这句话告诫我们在态度上要积极进取,敢于开拓创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句话告诫我们在方法要把握好度,过度犹如不及。只有将积极地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成功。

二启发我们要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要想成功,就要永远不说不可能”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够条件的事要干好,不够条件的事创造条件也要干好。“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违背客观盲目行事。只有将尊重客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才能成功。

三启发我们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想成功,就要永远不说不可能”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敢于树立远大理想。“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句话告诫我们要立足现实,不可脱离现实。一旦脱离现实,理想就容易变为空想。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理想,才能成功。

总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立足现实,树立远大理想,尊重客观,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开拓进取。

【例8】因为你的工作失职,群众给你单位送来一面“办事不力”的锦旗,领导让你挂上,你怎么办?

【思路点拨】运用成对律抓矛盾,抓住“工作失职与工作称职、办事不力与办事得力、群众好评与群众差评、群众不满意与群众满意、挂上与取下、挂上办事不力的锦旗与取下办事不力的锦旗、挂上办事不力的锦旗与挂上办事得力的锦旗”几对矛盾,分析矛盾、转化矛盾。

alt

【参考答案】(232个字符)

我会先向领导做深刻检讨,并按照领导的要求把这面办事不力的锦旗挂在我办公室,时刻警醒我要汲取教训,痛改前非。这次给单位抹了黑,我要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工作称职,办事得力,将功补过。我会主动向群众道歉,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自己的实际表现和实际工作成绩去赢得群众好评,等到群众满意了,争取让群众给我单位送一面办事得力的锦旗。我将办事得力的锦旗挂到单位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为单位争光。

总之,我会以反省之心思过,以思进之心改过。

【例9】一只小老鼠掉进米缸里,有半缸米,小老鼠很高兴,就一直吃,结果后来米吃完了,由于缸太高,小老鼠出不来,最后饿死在里面。问你对这个故事有何看法。

【出题思路】阐释型智能题。题目中隐涵某个或多个哲理、理论、原理、人生道理,需要考生揭示这些规律,并引申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思路点拨】抓住问题关键词“掉进米缸里”追溯原因,为什么小老鼠会掉进米缸里?米缸没有盖盖子。为什么小老鼠很高兴,就一直吃?小老鼠缺乏预见性,缺乏忧患意识,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

【参考答案】(495个字符)

这个故事对我们做人做事、为人处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下面我具体谈几点启示:

一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因为,小老鼠只注重享受眼前吃米的利益,而缺乏预见性,忽视了长远的生存利益。以致最终饿死在里面。

二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因为,小老鼠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有米而没有看到米的数量越来越少,最终会没有米。不懂得事物是运动变化、不懂得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的道理。以致最终饿死在里面。

三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因为,小老鼠缺乏自律意识不懂得约束自己、一味贪图享受。同时,米的主人没有给米缸盖盖子,对米保管不严,他律不到位、给老鼠可乘之机。以致最终主人的米受到损失。这也告诫我们要加强管理,严格他律。

四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生于忧患与死于安乐的关系。 小老鼠掉进米缸里,有半缸米,小老鼠很高兴,就一直吃,最终饿死在里面是死于安乐的典型代表。如果小老鼠有预见性,有忧患意识,不吃米,赶紧逃出来,就不会死。这体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总之,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严格自律,加强他律。

【附注】(1)“这个故事对我们做人做事、为人处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这种立意就是准确的,符合题意;如,某考生说:“这个故事告诫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保持冷静,妥善处理”,这种立意就偏离题旨。(2)“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既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严格自律。又要严格刚性约束、加强他律。坚决不做偷吃的老鼠,坚决争当合格的管理者”,这种立意就是健康高雅的;如,某考生说:“老鼠掉进米缸里,发现这么多米,应当赶紧把同伴叫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想办法把米运回洞里,这样既吃到了米,又安全”,这种立意无异于给居心不良者出谋划策,为虎作伥,这就是立意不正确、不健康、不高雅的表现。(3)“告诫我们要加强管理,给米缸盖上盖子”,这种立意就是独特的,具有新颖性。能激发考官的兴趣。 98UPAZtxJMbFIpxnQ/oxGJwJp8uCP/g2VH98m++k/f7grY/zcYx+bZS2t51ERo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