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收获爱情

路遥在缪斯女神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扑到文学创作上。他不仅有激情满怀的诗歌表达,更开始创作长篇叙事诗、剧本与小说的尝试。他也在不经意间收获了爱情,其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自从路遥在失恋后哭得一塌糊涂后,曹谷溪便决心帮助这位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情有义的小伙子。就在延川许多人骂王卫国是傻瓜蛋的时候,曹谷溪却觉得在农村人设法跳出“农门”、逃离苦海的时候,王卫国却把自己的招工指标让给心爱的对象,这种品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曹谷溪定期给在铜川“二号信箱”工作的林虹寄《山花》小报,让这个已经变心的女孩子了解路遥的作为。他甚至动员林虹的好友、同在一个村子插过队的林达去铜川给林虹做工作,劝她回心转意,再续情缘。当时的林达因文笔突出,被抽到延川县通讯组当干事,是谷溪麾下的兵,她自然乐意为朋友“穿针引线”。有一次,林达去铜川看望林虹,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林虹已经与别人相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

这一切秘密工作,路遥却并不知情。有“吃钢咬铁”性格的他,绝不会退回到过去。当时,住在延川县委二排18号谷溪窑洞里的路遥,与谷溪同住一个土炕,共用一个书桌。他与林达几乎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二人彼此均有好感。对于路遥而言,他知道林达的文笔很好,她在《山花》第四期以“程远”的笔名发表散文《在灿烂的阳光下》,她性格单纯,做事干练。对于林达而言,因为有与自己好朋友的初恋关系与谷溪的相托,她才认真地观察并用心了解路遥。她知道路遥尽管有失意的仕途和失败的初恋,但她发现路遥性格沉稳、大气,思想深刻,文笔敏锐,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学才华,是一位延川好青年。就这样,他们彼此之间有了好感,也开始交往了。

这一切,均被曹谷溪看在眼里。他在县城、新胜古、贾家坪等地办业余文学创作人员学习班时,总是同时抽调他俩一起参加采访学习,有意无意地将他俩编入一班,故意给他们提供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机会。林达当时住集体宿舍,路遥又借居谷溪的办公窑洞,而谷溪的窑洞又经常门庭若市。为了给这对青年男女提供机会,谷溪专门把只有自己才能进入的照相暗室,提供给路遥与林达,供他们谈恋爱。就这样,路遥与林达在一间“照相暗室”里,正式开始了他们的恋爱。

对于和路遥的恋爱,林达是很慎重的。她专门再一次去了一趟铜川,给自己的好友、路遥的前任女友林虹报告她与路遥的恋爱情况,以求得好友理解。当时的林虹,已经为自己对路遥的伤害而心怀内疚。当获悉林达已经与路遥恋爱后,她又感到一些欣慰,好人付出的情感总是有好的回报……

林达还在回福建省宁德地区探亲时,向母亲报告了自己与路遥的关系,征求母亲意见。林达父母原在全国侨办工作,父亲是归国华侨,曾任廖承志秘书。“文革”开始后,林达父亲被打成“走资派”,下放到福建老家。林达母亲是位大家闺秀,聪慧贤淑,她要女儿讲讲路遥是怎样一个人。只见林达滔滔不绝地夸路遥的才华、勤奋、刻苦、毅力……末了,母亲再问:“你讲的都是路遥的优点,路遥有什么缺点呢?”林达答不上来。母亲告诉女儿说:“你不知道他的所有缺点,就说明你并不很了解他,你们的事缓一缓为好,你得先冷静下来,拉开距离之后再看看。从某种意义来说,只有当你愿意接受和包容他的全部缺点的那个人,才能成为你的生活伴侣……”林达是母亲的孝女,遵从了母亲的意见。探亲回来后,她果然与路遥拉开距离,好久不再进那个冲洗照片的暗室。

这时,已经陷入爱情泥淖中的路遥,又一次手足无措。他对谷溪语无伦次地说:“林达不和我好了……”在谷溪面前,他又一次落泪了。谷溪安慰他说:“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林达不是一个会突然变卦的人。”路遥告诉谷溪:“是她母亲不同意,林达听她妈的话……”作为过来人的谷溪笑了,说:“人家娘问得很好,你总不会没有缺点?对一个人认识,总得优点缺点都了解才行。”这样路遥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有些平缓。

县革委会大院的人很快都知道了这场风波。团县委书记找到谷溪说:“林达和路遥快不行了。不行了,咱就叫陶诗人上。”陶诗人是指陶正,他当时的诗歌创作与路遥并驾齐驱;更为重要的是,他与林达均是清华大学附中学生,在语言与生活方式上更容易接近。可是谷溪赶紧制止团县委书记的瞎掺和:“快不敢这样,不是这么回事。”谷溪知道路遥已经为爱情受过一次伤,他的心灵极其脆弱。不管从爱护年轻人的角度,还是从爱护人才的角度,他都要尽最大可能促成这对年轻人的爱情。于是,他又找来林达,说:“你妈的话很好,但并不是不同意你谈。我对路遥说了,路遥也同意你妈的话。那你以后就继续了解路遥,爱情的大厦也要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不能是空中楼阁……”

谷溪的一番话,挽救了路遥和林达的爱情。林达表示愿意继续了解路遥。

这时,拉开爱情距离的路遥,痴情于缪斯女神。他依然在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编辑,每月领十八元补助费。有演出,他去拉大幕;没有演出,他就一边帮谷溪编《山花》,一边文学创作。

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插队的北京知青孙立哲,本身没有学过医,他所有的医学知识均来自医生父亲的耳濡目染。作为村里一名赤脚医生,一次他在病人生命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简陋的医务室,为一位产后大出血的妇女施行手术,并且获得成功。从此,孙立哲有了“救命菩萨”的美誉,也很快成为当时缺医少药的延川农村家喻户晓的名人。孙立哲的事迹可谓惊天动地。有人说,他是一个黑医生,没有行医执照,闹出人命怎么办?有人说,他是一个红医生,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像白求恩一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县革委会莫衷一是。县委让曹谷溪代表县委去考察,拿出意见。谷溪带了几个通讯员,另外配了一位在延川县医院下放的外科大夫,对孙立哲的行医和手术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曹谷溪撰写了大型通讯《一个活跃在延安山区的赤脚医生》。此文在《人民日报》几乎用一个整版刊出,孙立哲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名人。孙立哲出名后,引来全国多位著名作家采访。当时,在陕西省文艺创作室工作的作家李小巴就是其中的一位。曹谷溪把年轻的路遥介绍给李小巴。李小巴回忆,路遥那时一连几天晚上主动找他闲谈,谈自己的家庭、人生与创作。他甚至在一天傍晚陪着李小巴闲逛时,笑着告诉李小巴说:“北京知青来了不久,我心里就有种预感:我未来的女朋友就在她们中间。”李小巴当时听了十分惊异,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是一个不自量力的陕北后生在口吐狂言

李小巴采访完孙立哲后,又到延川县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新胜古大队采访。这次,是谷溪安排路遥陪同。许多年后,李小巴清楚地记得,“头天晚上,脱衣睡觉时,我发现路遥先把被子盖在身上,然后再把裤子脱掉拉出来。我有点奇怪,后来才知道,他没有内裤,没有短裤头。他当时的确是个陕北贫困农民的儿子。我当时从内心同情和喜欢这位青年。但我不能说。我已经感觉到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装着没看见。”

李小巴眼中的路遥,“内心深处却蕴藏着饱满的激情”。他们步行去延水关看黄河时,路遥虽然沉默着不说话,但内心都在翻腾。当坐上小木船过黄河时,路遥兴奋了,他用低沉的嗓子哼着《黄河船夫曲》。这一天,路遥恢复了年轻人该有的开朗。

此时,开始恢复工作的陕西省文艺创作室准备筹办《陕西文艺》。负责《陕西文艺》稿件的女作家贺抒玉和问彬到延川县搜寻作品。谷溪又一次把路遥刚在《山花》上发表的短篇《优胜红旗》介绍给这两位女作家。她们看了小说后十分惊奇,觉得这篇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洋溢着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受,有限的篇幅里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仿佛一缕清新之风。她们充分肯定了这篇小说的价值,认为作者有培养前途。后来,《优胜红旗》发表在《陕西文艺》1973年创刊号上,这是路遥作品第一次正式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

路遥在文学创作开始进入门道的时候,也开始收获了爱情。距离产生美,与路遥拉开距离的林达更加清晰地看准路遥的优缺点后,她决心抓住这次爱情,不让它从身边再溜走。这样,他们拉开距离的时期结束了,难分难舍的时间到来了。1973年春节,林达没有探望下放到福建的父母,而是随路遥到郭家沟的养父母那里过年。在陕北,女孩子能到男青年家里过年,意味着一门亲事的确立,女孩子要成为这家的媳妇。路遥领了一个北京女知青回家过年,这自然是大爹、大妈所满心欢喜的。儿子这回是真有出息了,能把北京的女孩领回家,自然是件大事。当时,延川农村人过年寒碜,但大妈还是拿出最好吃的年茶饭招待未过门的儿媳妇。

路遥和林达一过完年,就骑车去曹谷溪在城关公社刘家沟大队的家看望谷溪去了。谷溪既是林达的领导,也是路遥的“师傅”,到了谷溪家,他们十分自由与自在。谷溪找大队收拾了两孔知识青年住过的窑洞,分别安顿他们住下,就给这对恋人好吃好喝的招待。饭饱之后,就让他们俩回窑里卿卿我我。这样的好光景一直到正月初八春节收假,谷溪又陪着路遥和林达一同回县城上班……

就在路遥和林达热恋之时,风凉话又传到路遥耳朵里。一些人笑话他,癞蛤蟆总想吃个天鹅肉。上次跟那个北京女子恋爱,把招工名额也让给她,结果是鸡飞蛋打。这次又和一个北京女知青好,弄不好还是上次的下场。人家长嘴就让人家说,自己全当没有听见。路遥是位对自己很“狠”的人,一旦认准了目标,就有九牛拉也不回的劲儿。海波回忆路遥当年的情景:“有一次,他谈到自己的婚姻,说还得找一个北京知青。我说:‘还是找一个本地人比较稳妥,知根知底,有挑有捡。’他一听生气了,反问我说:‘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见我尴尬,他又说:‘一个人要做成点事,就得设计自己,先得确定目标。目标一设定,就要集中精力去努力,与此无关的都得牺牲。想样样都如意,结果一样也不能如意。”

由此看来,路遥是一位相当理智并有着超常自控能力的人,他在恋爱与婚姻中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

事实上,当林达成为路遥的未婚妻后,她给路遥付出了很多。她每月挣三十八元工资,除了自己的伙食和必不可少的零花钱外,其余的都让路遥花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林达也是一个十分了得的“笔杆子”,无论在领导还是群众中间都有很好的口碑。以她的才气和表现,上大学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为了支持路遥,她放弃了这个选择。 jVDkTABk1u3v2lapHYWRWdLwi/HuNW+oy6LEhqdcHWcnPamellXHf+YXqMWOS5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