栃木县小山市旧4号线沿线,有一家“土建拉面屋”。店主龟田浩以前是土木建筑师。最初想给店铺取名“どけん屋”(土建屋),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说“好歹要有点气势”,于是把店名改为了“どげん屋”(土建屋)(将第二个假名改为浊音,以突出气势)。
因公共事业持续收紧,工作量骤减,龟田对事业失去了信心,所以决定开一家自己最喜欢的拉面店。
他委托工作期间熟识的不动产公司,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看了几十间商铺,终于找到了这个前身为泰国料理店的转让型商铺。
由于开业预算有限,他充分利用这个14坪的转让型商铺,把以低成本完成施工的筹划工作委托给了Pasio。施工则拜托工作时期打过交道的装修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完成了。
店内风格为施工现场风格,店外的照明设施,也采用施工现场常用的吊灯。这一“施工现场再现”的店铺设计理念,是压低施工费用的秘诀。即使用的是施工现场常用的廉价材料和器具,也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入口一侧的预制间内,龟田在亲自制作自己引以为傲的超粗拉面。
外面的招牌上,用大字写着“自家制面第一”,而不是安全第一。
制服是日式带襟短上衣,配江户时期人们常穿的半长灯笼裤,将“犹如置身于施工现场一般,充满男子气概的超大份粗拉面店”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借助当地从事餐饮业的朋友的关系,开业之前,龟田得以在一家有名的拉面店进行短期学习,接受了特别培训。位于邻站的“面屋穗华”的老板野泽,向他传授了制作汤汁和酱料的方法;小山市“虹面”的老板,向他传授了自己制面的方法。以上两家店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拉面店。
比这些老师年长得多的龟田,凭借豪爽仗义的性格,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因此吸引了很多帮忙者。
所售大份拉面,中份有360克,煮熟之后足有500克,分量是普通拉面店的2倍。最初听说这个分量大吃一惊的人,实际上也一不小心将拉面吃得干干净净。顺滑的口感,是自制面独有的特色。
如今这家店全年无休,每天从上午十一点开始,营业到晚上十点。龟田开心地对我说:“最近,白天时段也终于能看到五六个人同时进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