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货紧缩的影响下,外出就餐费用缩减,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家吃饭。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倾向今后会持续下去。原因在于,“每个家庭的人数”。
平成十七年(2005年),日本全国平均统计数据显示,单身生活的家庭约占30%,加上两人生活的家庭,两者超过50%,再加上三人生活的家庭,比例才高于70%(每个家庭人数变少的倾向,随着家庭人员年龄增长而增强)。在东京等都市地区,一家一人、一家两人的家庭所占比例更高。
以下内容,包含了我的个人推测。
两人生活的典型家庭结构,是夫妻双方都工作的双职工家庭。双职工家庭的人,大多单独行动,一人加一人。他们的“饮食”行为,与单身生活的人基本相同。
三人生活的典型家庭结构,是夫妻加一个小孩的组合。这种情况下,大多是把孩子委托给幼儿园或保育机构等,夫妻双方都工作(双职工)。他们的“饮食”行为与单身生活的人基本相同。三人共同生活,可看作单身生活的集合体,“饮食”行为与一人生活相同。
也就是说,70%以上一到三人生活者,在总人数中占大多数的这些人,都可以被看作单独行动的人。若不以单独行动为基准来考量,也无法发现“家族式”行为模式。
曾是家庭餐馆代名词的“SKYLARK(因家庭餐馆而知名的餐饮企业)”渐渐退出市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SKYLARK餐馆全是六人座、八人座的大餐桌。在我看来,SKYLARK打造了一个以大家族为前提开店的时代。如今的家庭都是两个人或三个人生活。再沿用以前的开店方式和理念,店铺显然不可能开得起来。
很久以前理所当然的全家团圆、家庭聚餐等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家庭中已不再有专职主妇。让双职工家庭“每天买菜做饭”,基本不可能。就家庭结构而言,要么选择买些半成品,只在家里做最后一步处理,即所谓的“中食”,要么完全依赖外出就餐。
此外,在家吃饭并不见得一定便宜。虽说在通货紧缩形势下,需要缩减开支,但这种家庭结构并不适合在家吃饭。一人、两人生活,即使从超市买回来食材在家做饭,也很容易因食材用不完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在家做饭,乍一看比较经济实惠。但冷静分析一下数字,对很多家庭而言,更为经济的选择是外出就餐。而这些现状,全都是少子化和小家庭化带来的“单身化”造成的。
这里所说的“单身化”,指的是单身生活的家庭增多,同时两人、三人生活的家庭,也采取与单身生活的人同样的饮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