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芦中人与渔丈人

皇甫讷被押解到昭关守将武趵面前。武趵对照画像说:“‘伍子胥’,总算抓住你了。”

“我是龙山人,名叫皇甫讷,与友人东皋公有约,今天一同出关东游,在关前等候老友,被守兵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将军如果不信,可传里正到场查对便是。”

武趵近前察看,初看极像伍子胥,细看貌似神离,叹道:“我早年见过伍子胥,其人双目如电,声若洪钟。此人声音细小,貌似神不似。”

武趵正自狐疑,兵士前来报告,说东皋公求见。

武趵一惊,刚才此人说与东皋公相约东游,难道是真的?对于东皋公,武趵并不陌生,前不久,还请他给自己看过病。于是手一挥:“请他进来。”

东皋公拄着拐杖进来,人尚未入门,声先到:“老夫正欲出关东游,听说守关士兵抓到伍子胥,特地前来向将军道贺。”

武趵揖礼道:“多谢先生致贺,但此人却说自己是龙山人皇甫讷,不是伍子胥,我正在为难呢!”

“皇甫讷?”东皋公一步跨进来,“他在哪里?”

“东皋兄!”皇甫讷听到东皋公的声音,大叫,“为何这时才来呀!”

东皋公哈哈大笑:“皇甫贤弟,我在关上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你的人影,原来你跑到这里来了呀?”

“你说我愿意吗?”皇甫讷说,“我在关前等你,被他们莫名其妙地抓来,硬逼我承认是什么‘乌子须’,我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将军抓错人了,这是老夫的朋友皇甫讷,我们相约今天出关游玩,他怎么会是伍子胥呢?”东皋公随手掏出过关文牒递给武趵,“这是过关文牒,你看看便知真假。”

武趵接过文牒一看,果然是历阳邑宰出具的东皋公、皇甫讷二人出关东游的关券。武趵将关券归还给东皋公,拱手道:“先生贵友貌似伍子胥,士兵们一时弄错了,请二位海涵!”

武趵亲自给皇甫讷松绑,揖礼道:“武某不识皇甫先生,多有冒犯,恳请不要见怪。”

皇甫讷咧咧嘴,揖礼道:“撞到鬼了啊!几根老骨头快要被捆断了。”

武趵感怀东皋公曾治好自己的疾病,对皇甫讷遭受误拿拷打过意不去,命士兵取来金帛,助二人游资。东皋公、皇甫讷笑纳谢过,告辞出关。

武趵见守关小头目一旁发愣,怒问道:“还有人守关吗?”

“刚才以为抓到了伍子胥,关门已开放多时了。”

“关门不禁,伍子胥早已逃出关外了。”武趵突觉一阵晕眩,心中热血沸腾,喉咙一热,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小头目连忙上前扶住武趵。

“天灭武趵啊!”武趵仰面长号,说道,“我杀伍氏一门数百余口,伍子胥能饶我吗?楚王有令,纵伍子胥出逃者,灭族。大王得知伍子胥逃出昭关,能饶我吗?我不死于疾病,日后也要死于楚王或伍子胥之手啊!”说罢,口喷鲜血,倒地身亡。

伍子胥过了昭关,同要离轮流背着公子熊胜,一路向西北逃亡,太阳偏西之时,一条大江挡住去路。伍子胥陷入了绝望,前有大江阻道,后有追兵将至,难道天要灭我伍子胥吗?

要离指着江面说:“二爷,有船!”

伍子胥放眼江面,果然看见江中有一渔翁坐在船上逆流而上,于是冲着江面大呼:“渔翁,渡我过江!渔翁,渡我过江!”

渔翁闻声将渔船摇了过来,正要渡他们过江,突然看见不远的大道上车尘滚滚,伍子胥面露惊慌之色,于是唱道:

天太亮,

日落后,

和你相约芦苇岸。

伍子胥会意,立即与要离、公子熊胜躲进岸边的芦苇丛中。太阳下山后,追兵已去,渔翁唱着歌来了,这次唱道:

心中悲,

我已见,

要过江你出来见。

伍子胥应声从芦苇中钻出来,问道:“呼我过江吗?”

渔翁道:“然也,请上船。”

“还有二人,要一同过江。”伍子胥随之唤出要离和熊胜,对渔翁说,“请渡我们三人过江,我会多给酬金的。”

“金钱虽好,无奈船太小。”渔翁指着要离与公子熊胜说,“这二人身材矮小,可同乘一船。渡他们二人,就不能渡你,渡你,就容不下他们二人。”

伍子胥道:“请丈人先渡他们二人过江吧!”

“官兵沿岸搜捕私渡之人,渡他们二人,你留下来,不怕死吗?”

“拜托丈人,先将他们二人送过江,我死而无憾。”伍子胥说罢,命要离背公子熊胜上船。

要离推辞,让伍子胥先上船。伍子胥拉过要离,附耳嘱咐:“你带小主人先渡,过江之后不要等我,直奔吴国,我随后到吴国找你们。”

要离背上公子熊胜,洒泪登船。伍子胥见小船离岸数丈,奋力将装有金帛和马肉的皮囊掷到船中。要离接住皮囊,哭着说:“二爷,你一点不留,如何活命?”

渔翁一边摇楫,一边说:“他是将死之人,要财物何用?”

要离大怒,拔剑要杀渔翁。伍子胥惊呼:“要离不可乱来,不要伤恩人!”

渔翁见要离还剑入鞘,一阵大笑,冲着伍子胥大声说:“你在芦丛中等候,我再过来渡你。”

渔翁载着要离、公子熊胜,划船破浪而去,小船吃不住重压,浪涛拍打着船帮。伍子胥心想,老渔翁没有诓他,小船确实不能承载三人过江。

伍子胥在芦苇丛中坐下来,耐心等待渔翁返回来。江宽水急,小船往返再快也要两个时辰。伍子胥等着等着便觉得饥饿难忍。原来,自早上在东皋公家吃过早饭之后,已经整整一天没有进食了。伸手一摸,想掏一点马肉充饥,这才想起刚才将皮囊扔给要离了。伍子胥苦笑一声,左右察看,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充饥的东西,随手拔起几根芦根,洗净之后大嚼起来,这才觉得有了点力气。他直起身来,突然觉得一阵晕眩,一头栽倒在地,晕厥过去了。

芦中人,

快出来,

我划船渡你过江。

伍子胥被渔翁的叫声惊醒,艰难地爬起来,拄着剑,朝江边踉跄奔去。也不知是怎么上船的,躺在船中,只听到船橹上的皮索咬叫声和浪涛拍击船帮的声音,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渔翁将船摇到南岸,寻一处僻静的芦苇滩边停泊。他见伍子胥昏睡不醒,料他是饥肠劳累所致,轻声叫道:“芦中人,你醒醒,在船中不要动,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来。”

伍子胥似乎听到了渔翁的话,没有回话,睁开眼睛,头略微动了动。渔翁知道这是虚脱的迹象,黑暗中寻到陶壶,上岸去了。伍子胥感觉到船轻微的摇荡。渔翁上岸后,把陶壶放在地上,将小船系在岸边的树上。

伍子胥心里清醒,只是四肢绵软,不听使唤,脑颅昏晕,口干舌燥,心里像火一样烧,他明白自己病了,等待渔翁给他送来吃的、喝的。大约等了一个时辰,还不见渔翁回来,心中起疑,竟然从船中跳下来,拄剑登岸,躲进芦苇丛中。

渔翁摸黑来到村头,正好碰到甲兵挨家挨户搜查。

原来,守境将军得到侦探报告,说伍子胥逃出昭关,命令士兵沿江缉捕。渔翁躲在村口柴垛里,等士兵走后才进村,取来一盎米饭,一壶白开水,几条咸鱼干来到船上,却不见伍子胥,转身朝岸边芦苇丛低声呼唤:

芦中人,

快出来,

走投无路别饿坏。

像这样唱了两遍,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走出来。渔翁说:“我见你面露饥色,所以才去为你拿吃的,为何要猜疑我?”

伍子胥见渔翁说得至诚,心有惭愧,从芦苇丛中走出来,揖礼道:“我是楚王缉捕的罪臣伍子胥,虽说命由天定,但我今天的性命全在你老人家的手里,哪敢有什么猜疑呢?”

渔翁道:“我早就认出你了,二爷请上船,吃完了再说。”

伍子胥谢过渔翁,登船进食,吃完之后,拱手问道:“敢问老人家,如何认识我伍子胥?”

渔翁笑道:“二爷的画像到处都有张贴,楚国妇孺皆知。”

伍子胥听罢,垂头叹气。

“楚人敬重伍氏三代忠良,不齿费无忌谗言惑君。我知道二爷他日必图灭楚复仇,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人家请讲!”

“楚国百姓与二爷无仇。”

“抚我则恩,虐我则仇,楚国百姓有恩于我,仇我者,昏君与佞臣。”伍子胥说罢,递上随身宝剑说,“老丈救命之恩,伍子胥没齿不忘,无以为报,此剑价值百金,今奉呈老丈,聊表寸心,请你收下。”

渔翁回答说:“楚王的五百石粮和大夫的爵位,我都不稀罕,我会贪图你这价值百金的宝剑?”

“请问老人家尊姓大名?”

“放走楚国罪犯的是我,想要向楚国报仇的是你。我们两人都是不仁之人,何必问姓名呢?我呼你‘芦中人’,你唤我‘渔丈人’。以后发达了,记得我就行。”

“那是当然。”

伍子胥临走的时候,告诫渔翁:“渔丈人,把茶饭碗筷收拾好,别泄露了痕迹。”

“芦中人,放心吧!”渔翁说罢,想了想,站起来,跨开双腿,蹬在两边船帮上,用力摇晃,掀翻了小船,用匕首自刎,死在江水中。

伍子胥回头再看,渔船底朝天翻在江中,渔丈人不知所踪。他心里明白,渔翁以此来证明这件事绝不会泄露,后悔不该再次叮嘱,怀着愧疚的心情,面向江面跪下,恭恭敬敬地拜了四拜,然后站起身,继续朝东南方向逃亡。 BEmFT35rP0MjoBT/o3ovp5ptZEjma97EGuDouYcKTNyKP0yGnuh7vqs8xum//t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