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原来战术很简单

在我们的印象里,一提到战争,总是在脑海里浮现出这些画面:一边是飞机、坦克、大炮;另一边也是飞机、坦克、大炮,然后我轰你来你轰我。或者这边是战车密布、铁甲如云,那边是刀枪剑戟、戈矛盾牌齐上阵,然后发声喊,两边一拥而上,开始群殴。呃,这个其实不能说就是战争,这只是战争最后阶段的一个场面而已。打仗,可不是个体力活,而是个脑力活,玩的可是脑子。名将,那可都是脑力劳动者。

目前写战争和名将的书籍、相关论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本人看了一些后感觉都没把作战给讲清楚,你无法知道为什么赢了,是怎么赢的。史书中有关战争的记叙也同样数不胜数,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作战中战术手段的运用总是描写较略,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本书尝试通过对各战例中战术运用的解读来讲清楚这些问题,以揭开战争神秘的面纱。

所谓战术,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方法手段,或者说是作战行动的方法和手段。必须说明的是,现在一般区分为战术学、战役学和战略学,实质上这只是人类军事思想在不同层次上的一个划分,实际思想上是一回事。

战术这个东西,其实是很枯燥的。但是一些基本的东西不说清楚,后面的内容你就只能当故事来看了。所以先苦后甜,苦尽甘来,之后大家会发现原来战术是个艺术活,有时也是个搞笑活。

其实战术很简单,我保证,我只用很少的几段话就能把其基本原理说明白。

先说最简单的描述,请大家跟我一起做:拿个西瓜,拿把刀,一二三切下去,这叫突破;切成数块,这叫分割;拿起一块,这叫包围;吃掉,这叫歼灭。简单不?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战术:一曰破、二曰分、三曰围、四曰歼。

孙子曰:不动如山。如山者,就是指敌人的防御体系。移山,很难;整个拔除敌人的防御体系一样很难。可是要找出山间的通路却是可行的,哪怕敌不动如山,亦能在防御体系中找出一个攻击点。

所谓破,就是突破,即在敌防御体系中找出一个点,加以攻击而形成突破。其中之重点就在两个字:虚实。虚实可分两种:一是识虚实,就是能分辨何谓敌之薄弱环节。这是作为军队指挥官的一项基本素质,算不上高明。二是造虚实。高明的将领善于制造敌人虚实,也就是说善于调动敌人。敌人被调动,原来不动如山的防御体系才会露出破绽和弱点,这样才能找到薄弱环节加以攻击。

所谓分,就是分割,即形成突破后将敌防御体系分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块,可分为实分和虚分两种。实分就是真实地分割敌军,虚分就是假装要分割敌军迫使敌人撤退。无论是真是假,其要点都在于制造态势,也就是在形成突破后制造出一个插入防御体系内部的箭头。

所谓围,就是包围,即在分割敌军后选择其中一块形成包围。其要点在于孤立被分割后的一部分敌军或全部敌军。

所谓歼,就是歼灭,即歼灭所包围的敌军。

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突破是在为分割创造条件,分割是在为包围创造条件,包围是在为歼灭创造条件。

接下来几章就一个个来讲述。 j5yrHzN2Y6zKlUAVeMZkO/n+c18J9Wnf+lNX9akX3AHiUAJ33vO4g8X9Y27bvZRv



第一章

突破

突破可分为破点、破线和破面。下文仅通过破面来具体阐述突破的运用,而关于突破的具体实施放在第七章“战斗”里讲述。

面防御中,最被广泛采用的是三角防御。在现代军事作战行动中无论进攻还是防御,三角阵形都是最常见的。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牢固的。三角防御阵形以其防御的坚固性,各点间互相呼应的配合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uivBmmP2zP3gvhq06Fi2BKUTM/2BW9wTyqsexlxbl+Ag9gazDcPg1d3/Oo7suLm8



第一节

三角防御及进攻的基本方法

三角防御是防御作战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防御方式,其优点就在于攻其一点,其余两点都能给予有效支援。而三角防御中使用最普遍的又数倒三角防御,即两点在前,一点在后,在后面的那一点通常为指挥所或支撑点。下面我就小规模作战中进攻倒三角防御体系来讲一讲几种主要的进攻手段。

首先明确,甲方150人,A、B、C三点,A、B两点在前,C点在后为指挥所。乙方亦150人。注意:所有人数的叙述只是为了表达战术方案的方便,不代表实战运用中兵力的使用。

1.两点平推法(见图1)。乙方将其150人分为三部分,A点攻击队65人,B点攻击队65人,预备队20人。分别攻击A、B两点,在A、B两点同时形成兵力优势,在击破两点后合击C点,预备队视情况使用。

缺点:甲方可能以C点兵力集中支援一点,反过来形成兵力优势。

图1

2.一点突破法(前点)(见图2)。乙方,A点攻击队130人,预备队20人。集中全部兵力攻击A点,形成绝对优势,击破A点后逐个扫荡C点和B点。

缺点:如果不能迅速解决A点,则将遭到甲方B、C点同时反击而陷入危险境地。

图2

3.重点攻击法(见图3)。乙方,A点攻击队100人,B点攻击队30人,预备队20人。主攻方向A点攻击队以优势兵力拿下A点,次攻方向B点攻击队以佯攻吸引甲方,预备队跟随A点攻击队,在A点投入战斗后攻击C点。

缺点:佯攻失败或被识破都将影响战局。

图3

4.中央突破法(见图4)。乙方,A点攻击队20人,B点攻击队20人,C点攻击队90人,预备队20人。A、B点攻击队分别对甲方A、B点实施佯攻,C点攻击队直取甲方C点,端掉指挥所,一战定胜负。

缺点:极易遭甲方A、B、C三点合击而全军覆灭。

图4

5.一点突破法(穿插战法)(见图5)。乙方,A点攻击队70人,穿插分队30人,B点攻击队30人,预备队20人。A点攻击队以优势兵力攻击甲A点,穿插分队在A、B两点之间插入,向后运动切断A、C两点之间的联系。B点攻击队佯攻B点,切断A、B两点之间的联系。待A点得手后,预备队在A点投入战斗,协同A点攻击队向C点攻击,拿下C点。穿插分队向A、C两点之间运动,切断A、C两点之间联系。

缺点:各队之间协同要求高,不易达成有效配合,尤其是对穿插分队要求更高。

图5 uivBmmP2zP3gvhq06Fi2BKUTM/2BW9wTyqsexlxbl+Ag9gazDcPg1d3/Oo7suLm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