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本研究试图重新思考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前提。我们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学被西方严重误解,并且这种误解在中西方的学者和决策者当中造成了各种形式的困惑与冲突。因此,对一些概念进行彻底的重构,将有助于澄清对中国的看法和误解,从而促进我们对中国的认识和决策。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考察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概念化。虽然我们常常论及中国的历史经验,但主要关注的是当代中国。在方法论上,我们对问题的研究采取了实证的方法,即探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如何演变的,现在又是如何运作的。

在中国研究领域,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欧洲和北美,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用来解释西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漫长历程。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列强,中国学者逐渐接受了诸如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等“标准”的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增长。 [3] 然而,他们的解释始终存在问题和误导。我们认为,要解释中国,必须基于由中国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就像西方学者基于西方经验提出他们的概念和理论那样。

虽然中国历史悠久,但中国学者并没有像西方学者那样,提出一套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尽管如此,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践行着不同形式的政治经济体系,在这一点上,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政治经济理论家和政策分析家而言,将中国政治经济的实践经验概念化,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探索。而当代中国的转型历程已经超过30年,中国是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最大实验场。有鉴于此,这一努力将整体上为政治经济学的各个重要研究领域提供新视角,特别是为中国国家和经济的研究提供新视角,进而提高和深化我们对中国的理解。考虑到有关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这对于政策界而言尤其如此。

在这个时代,所有有关中国崛起的理论问题,都是激烈辩论的话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然而,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仍然是个谜。中国是市场经济体吗?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语境下意味着什么?中国是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例子吗?或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个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眼中长期效率低下的模式,却能够如此有效地应对经济危机?毋庸置疑,这些问题对理论发展和政策分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研究中国的学者们,因为他们发现,很难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主流理论应用于中国。由此,许多国家都不确定应该对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回答“中国是什么”的问题之前,制定有效的中国政策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写这本书有着双重动机:其一是求知的欲望,其二是政策考量。多年来,我们一直困惑于有关中国发展的两个相关的长期争论,即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之间的长期争论。我们认为,理解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奇迹及其可能的未来,关键在于从理论上分析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思想与结构。由于这项任务的紧迫性,我们的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当代演变为基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进行理论分析的尝试。 GbWGkW2R4LRyATMpXKSATRuxgupGEjLoDEkz8X3VBAIO+kr7mMUtIkgBbXt8T1V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