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
行政与农业制度

中国人强烈的 营利欲 (Erwerbstrieb)自古以来即有高度的发展,这是毫无问的。对氏族以外的人的这种不顾情义的竞争,其强烈程度,没有其他民族可与之相比。惟一可能的例外,是批发商人以及(特别是)海外贸易商所属的独占性行会。他们的营利欲强烈地受到(商业)伦理上在商言商的态度所调节。

中国人的勤勉与工作能力一向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商人行会,如前文所述,比起其他国家都要来得强而有力,其自主权(Autonomie)实际上也是毫无限制的。在欧洲人看来,中国人口自十八世纪以来的高度增长,以及贵重金属的不断增加,照理说应该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好机会。再一次,我们又回到起初的问题上来。虽然我们已经讨论过资本主义之所以未能兴起的几个原因,但至此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

中国在发展上的以下几个特征,恰与西方形成尖锐的对比:以十八世纪为起点的这一个时期,乡村农民人口的大量 增加 是其特色,而 不是 像英国那样发生农村人口(相对) 减少 的情形。我们发现(诸如德国东部)农村的典型样式,是愈来愈多农民的零星地经营,而不是大规模的农业经营。最后,连带的是牛只数量的不足。牛很少被宰杀(特别只是为了供奉牺牲的目的);也没有饮用牛奶的现象;“食肉”就等于是高等身份的同义语,因为它所指的是官员享有分食祭祀牺牲的特权。所有这些到底因何而起? Ph++/8RDFRfPWffR+Icloyb/G9ZimokfgeQsWpdvHqpAQBZ+Y/6fPVfIKbEKPq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