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tic)一词是从法语Tique演变而来,原意为扁虱,是指扁虱叮咬牛马时出现的急促的皮肌收缩的现象,用于形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所伴随的面肌痉挛。抽动与抽动障碍不同,它是一个形象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有许多神经和精神病学者如Meige和Feindel(1903年)等,很早就开始研究“抽动”,但迄今仍很难完善、肯定和清楚地阐明“抽动”这一现象的本质。“抽动”这一现象在西欧等国家十分多见,并被重视。国内在20世纪70年代后也开始日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发现抽动病人并不少。Boncour(1910年)估计儿童抽动的发病率为23.6%。Lapouse等(1964年)报道纽约的Buffalo区内,6~12岁的儿童有12%患过抽动。Pringle等(1966年)报道在7岁以前的儿童中,有抽动史者约5%。近年来,我国儿童患有抽动的比例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发病率为10%~20%,儿童抽动不容忽视。
抽动被认为是固定或游走性的身体任何部位肌肉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背景下发生的且非持久地存在。抽动可以发生于身体某一部位的某一组肌肉,也可同时或先后出现在多个部位的多组肌肉;可以是连续性地天天出现,也可以是间断性发作。每一次抽动动作均急速完成,可重复出现,其表现十分类似。抽动有时可带有阵挛性,但无强直。其累及范围和频率因人而异,可以有急速挤眉、瞬目、噘嘴、转颈、耸肩等,也可以有躯干的急速抖动或扭转,喉部的抽动出现如清喉时发出“哼”音、其他怪声或秽语。在一定时间内,如注意力集中、意志控制时,抽动可减少或短时间消失。这种意志控制的时间并不长,一旦意志忽视,抽动可重复出现。有些病人可假扮抽动动作为“自然”动作,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
抽动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表现在解剖部位的改变,即抽动并不固定在一个部位,如运动性抽动的分布通常起始于头面部肌肉,可出现眨眼、摇头、扮鬼脸等动作。随着病情的进展,抽动逐渐累及身体各部位,分布的模式不同,也无一定规律性。抽动的多变性还表现在情绪变化方面,当情绪紧张、焦虑时,可使抽动频率增加,强度增大。抽动变化与时间也有关系,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或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都可影响抽动的频率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