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章 |

寻找长庆人

石油是野的,但青春不是野的,一个英雄部落的石油人用自己的青春战胜了石油。在人生的原野上,我已青春不再,但因为窥见了长庆石油人的一部青春档案,我的青春又焕发了生机。

50年了,长庆人终于争来一个中国第一。

在新中国石油行业马拉松式的竞争中,崛起于鄂尔多斯大盆地的长庆油田,如今已经接力跑在了最前面,连续7年稳产在5000万吨以上,成为目前油气并举的中国第一大油气田。

石油就是石头里的地火。如果石油大亨约翰坚持要说石油是“魔鬼的眼泪”,那么世界油市上跌宕起伏的石油价格肯定就是魔鬼的心情。但是,在从来没有什么上帝的东方,也不会有什么魔鬼。在中国,如果真的要把石油比作眼泪的话,那也是石油人的,是我们的;而且,如果我们今天读了这部报告,我们都流出了眼泪的话,那流的也不是眼泪而是石油。

其实,石油也不是眼泪,在长庆石油人眼里,石油是石油人的血液。在长庆油田,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要从他们的血管里抽出两滴血的话,那么一滴是血液,另一滴就是石油。”的确,石油人的血管里既流着热血也流着石油。如此,长庆人把油市上的石油价格比作石油人跳动的脉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世界第一能源石油正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石油时代,生活因为石油而丰富多彩,世界又因为石油而危机四伏。在国家石油能源的战略格局中,长庆油田连续7年5000万吨的油气产量,不但成为国家油气安全的一个重大砝码,而且使中国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舞台上具备了重要的发言权。朴素地说,中国石油人采集于大地深处的地火——石油、天然气,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保障着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而且关乎国家的安全。

说起来也巧得很,在现代汉语里,“石油”与“食油”两个词语的读音竟然一模一样,虽音同字不同,但核心字眼都是油,乍一听上去像是同一个事物,如果不看字,许多人都会混淆的。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崛起的深度报告。不过,这部石油长庆史,不只是写给长庆人乃至中国石油人的,更是写给每一个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人,比如,那些天天或经常要开车去加油加气的人,那些每天几次点燃煤气炉做饭的人,以及那些虽然不开车不做饭但每天需要吃饭的人……不仅仅如此,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与衣食住行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与这部报告没有关系。

与玉门石油人和大庆人一样,长庆石油人也有许多豪言壮语。“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修辞精妙优美,一语双关,豪情万丈。这是继玉门和大庆铁人们“我为祖国献石油”之后,中国石油人更为铿锵的一句格言。在长庆铁人看来,为祖国采油就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采气就是为民族争气。这一句誓言似的格言,是四代长庆人历时50年锤炼的一块思想的金砖。而油一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献了青春献子孙”,虽然只是一声自豪而悲壮的感慨,却是长庆人奉献初心和青春的真实写照;因为一种坚守,献石油献青春献子孙可能是石油人的一种宿命,退出时代舞台的第一代如此,正在时代舞台上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也会如此,甚至那些正在成长的石油娃,最终也可能走上石油之路。我们不难看到,在新中国70年的建设中,几代石油人挥洒着火热的青春,以饱满的石油之笔,谱写了一部宏阔壮丽的青春史诗。

“活着找油,死了生烃”八个字,是长庆人的座右铭,也是长庆人的墓志铭。其意思是,长庆人来自石油,又将回到石油中去。烃所在的油岩层叫生油岩或母岩,即“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或排出油气的岩石”。

这是我的一次初心写作。我企图用一支秃笔为青春的长庆石油人和长庆石油人的青春树碑立传。

每每行驶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路上看着路边那些中国石油的加油站和加气站,中国石油人红红火火的形象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眼前,而那些加油站似乎就是中国石油在为我们一路喊着“中国加油”。

当我真的在中石油和长庆油田的几位同志带领下,历时40余天踏遍甘陕宁蒙两省两区,走完两万多公里路程,访谈了300多名石油人,深入一个崛起的石油部落,穿越中国百余年的石油时光之后,心中对石油、油井和石油人的敬意甚至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

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的油,就是中国石油的油,自然而然,一片情不自禁的石油情。

我最早知道“加油”与“争气”两个词语,应该是上小学以后的事情。那时候,以至于后来的很长时间,在体育课上或者体育比赛中,老师和同学们给操场上竞赛的人喊得最多的话就是“加油,加油”;而那时候我尚不是太明白的“争气”,则是父母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长大要为自己争气”的唠叨。我心里明白,此加油,乃是在鼓劲;而此争气,乃是长志气也。从小到大,我给别人喊过加油,别人也给我喊过加油。至于争气,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没有辜负老师和父母。不过,除“争气”而外,对于“加油”一词的本意,我很久没有弄明白。我一直想,人们彼此鼓劲的时候,只是在口头上喊“加油”,始终没有见谁给谁真的加上一滴油哇。而且,人非机械,一个肉体能加什么油呢,除非自己直接去喝一口油。油气同源。也许,“加油”和“争气”的本意就与石油、天然气有关,值得刨根问底细究一番。

果然,“加油”是有故事的。一本书上说,晚清科举教育时期,有一个叫张瑛的教书先生,经常晚上外出巡游督学,每每看见挑灯夜战的学子,就会进屋去为其油灯加一勺油,以示激励。张先生的这种鼓励苦学的做法,后来被人们称作“加油”。天长日久又延伸出今天“加油”的意思。我读书的时候,没有遇上张瑛那样的老师,但父母为我的油灯加过无数次油。那时候,家家都有一盏或两盏煤油灯,到了晚上就属于学生们了,当一灯油快要耗尽的时候,总是父母不嫌煤油灯脏,及时为我们加上油又挑去灯花,使煤油灯继续发出光亮,继续照耀我们写作业。晚清的张先生之所以用勺子加油,点灯的油大概还是植物油吧,而父母给我们加的煤油则是石油的产物。煤油瓶是空酒瓶,煤油灯则是空墨水瓶或者空药瓶做的。当时,不知是煤油很紧缺还是家里缺钱的缘故,上街买一瓶煤油总是很困难,一家人经常为一瓶煤油发愁。直到电灯接替了煤油灯,才结束了照明的烛照历史。不过,电灯靠不住,一遇上停电,还得用煤油灯。而此时,煤油不但没有消失,还更加无处不在,躲在电灯背后为人们贡献着能量。其间,有了拖拉机,我还知道了柴油;有了小卧车,我又知道了汽油;我当然还知道了,“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两拨子人因为油谁也离不开谁。但是,我只知道煤油、柴油和汽油是石油炼出来的,却不知道石油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知道吗,石油给我的第一个礼物是一块“黑胶胶糖”。

我清楚地记得,在食物极度匮乏的时期,有那么一天,第一次在马路边捡到几块沥青,我们几个小伙伴竟然把它当成了“黑胶胶糖”含在嘴里吃呢,嚼得满嘴都是口水。当大人们说沥青是石油冶炼后的残渣而且有毒之后,我们几个便使劲地呸呸往出吐。真是庆幸得很,几个小馋猫直到现在还活着,当然吃得不是太多。过了好几年,我看见仍然有小孩偷着吃“黑胶胶糖”呢。

回想起来,“黑胶胶糖”不甜也不苦,嚼起来口感有点像今天的口香糖。后来,石油人说,沥青本身很黑,却不会把牙吃黑,不但吃不黑,还会把牙越吃越白,如果用来清洗牙齿,比白白的牙膏还顶用。

我没有进入长庆油田的记忆,长庆油田却进入了我的记忆。稍大一点后,我不但知道了石油是什么东西,还见到了和煤油瓶一样脏兮兮的采油人。改革开放之前,大概是1973年的样子,我的父亲,一个沉默寡言的农民,一个精致的手工业者,一个“政治历史不清白”的回乡改造者,农闲时腾出另一手,在我们闫家洼生产队牵头办起了当时全县第一个铁器加工厂。父亲带着几个年轻人,利用这个铁器加工厂去长庆油田打工挣钱——给油田卷油罐、焊大梁。父亲的这个铁器加工厂存在了近十年,给生产队挣回来不少外快。当时,他们把挣回来的钱全部交给生产队,然后和社员们一起领工分,使我们生产队成为当时全县最富的生产队。据一个和父亲一起打工的表哥回忆,那时其他生产队的一个工分才五六分钱,而我们生产队情况最好时一个工分要值两元钱。用当时别的队社员的话说,闫家洼队的人富得流油哩!

父亲办铁器加工厂的意义在于,从长庆油田给乡亲们分得了一份红利,在长庆油田最困难的初创时期支援了油田建设。不仅如此,我还在油田发过财呢——几次利用假期到庆阳县城去看父亲,在油田生产区的垃圾堆里捡拾了几裤兜废铜,然后在合水县城一个废品收购站变成了几张大面值的人民币。我的那些小人书就是用这些钱换来的呢。

后来,对于我这个有着近40年烟龄的烟民来说,石油人给我最大的贡献就是无数个煤油打火机、汽油打火机和气体打火机,以及被它们一次次点燃的烟雾缭绕的生命意识。

石油和天然气是能源,但能源又是什么,它们从哪里来,又是怎么来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石油和天然气绝对不是直接从加油站加气站来的。以上所涉问题,就是这个报告的内容。我的写作初心,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长庆油田,知道石油人,知道石油。

我是在麦田里长大的,而油田就在麦田之中。如今,长庆忽然超过了大庆,长庆成为中国第一大油气田了,成为一个硬邦邦的中国第一。

长庆超过大庆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长庆的时代使命。2009年6月7日,在我的故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长庆油田陇东指挥部作出“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的指示。4年之后,2013年岁末,长庆油田一路奔跑着,在中国油田环境最差的鄂尔多斯盆地,在中国石油最难开发的油气层里,凭借“长庆精神”和“长庆速度”实现了最后的冲刺,以5000万吨的油气年产量超过共和国石油长子大庆油田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田;6年之后,2019年8月,国内最大的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又宣布在长庆油田建成,当年累计生产石油突破百万吨,使长庆油田成为中国陆上最大的致密性油田和最大的致密性气田。

夺得这个“中国第一”之后,长庆人表现得十分低调,甚至一度秘而不宣,紧紧捂了很长时间才对外放出了一点儿风声。

已知的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在此起彼伏的超越中不断地进步的。新中国70年的发展就是一部超越史。在中国油田,今天虽然是长庆超越了大庆,这却是“大庆精神”的一次接力传承,如果说是超越,也是长庆超越了长庆,是大庆超越了大庆。

中国在崛起,在中国的崛起里,也有着长庆的崛起,其道理是,不是中国的崛起在支撑长庆,而是长庆的崛起在支撑中国。当然,在实业界,支撑中国崛起的不只是长庆一家,长庆只是其中一个能源大户。

20世纪70年代初,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中国铁人,玉门油田、江汉油田、青海油田和四川油田,以原兰州军区为主力,组成一支石油铁军,在古城咸阳集结之后“跑步上陇东”,拉开了长庆油田建设的序幕。在50年铿锵的钢铁时光里,长庆油田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经过无数次大会战,实现了四次大转折,演绎了一部波澜壮阔“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新石油创业史。

长庆油田是中国第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目前的世界石油格局中则排名第四,前面依次是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局、伊朗国家石油局和美国国家石油局。如斯,崛起于鄂尔多斯大盆地的长庆油田,不仅书写了一部中国石油的长庆史,无疑也成为世界石油史上辉煌的一页。

长庆油田的崛起,是大庆油田的崛起,当然也是玉门油田的崛起。在中国,石油人都知道,石油人都来自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用玉门石油人的话说就是“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玉门,因汉代运输昆仑山美玉而得名。玉门关成就了汉武大帝的玉器之梦。今天,一个土堆似的关隘,向人们述说着玉门曾经的繁荣。玉门在哪里,玉门关又在哪里?按理说,玉门就在玉门关之内,玉门关就在玉门之外。

玉门和玉门关都在边塞诗里。在历史中,玉门关一带是中国古代边塞诗的重要诞生地,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流传于世。这些佳作,虽然与石油无关,却记录了玉门的历史烟云。

“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家喻户晓的诗说的就是玉门。

在王之涣眼里,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是不去玉门。河西走廊的春风长驱直入之后,遇见肃杀的玉门关突然望而却步不绿了,似乎放弃了玉门的一片黑山白水,为春天留下了一片空旷而又坦荡的飞白。春风虽然不去玉门,诗人们却是一个接一个地跨过了玉门关。

时代的变迁没有移动山川形胜。边塞诗中的玉门关,与今天玉门关的地理位置一样,距离今天的玉门市还有400多公里的路程。过去,玉门关是玉门的西大门,而今天的玉门关属于县级市敦煌而非玉门市。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与敦煌市一样同属于地级市酒泉的玉门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玉门关没有挡住边塞诗人的脚步,更挡不住中国石油人的步伐。所以,玉门不仅是边塞诗的诞生地,也是当代石油诗的出产地。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诗歌与石油终于在玉门结缘。玉门的石油河哺育了许多后来的石油诗人。20世纪50年代,蜚声中国诗坛的“浪漫派”诗人李季就是从玉门而来。1952年春,李季从武汉千里迢迢来到玉门油矿,担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石油工人报社社长,从而成为一个石油诗的拓荒者。后来,李季又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主编。

诗人已逝,但他写于玉门的《杨高传》《石油大哥》《玉门诗抄》等作品流传于世,成为诗化的玉门石油史诗。这是中国石油人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中国油田都成就于玉门油田,那么成就于玉门油田的“石油诗人”李季就应该是中国石油文学的鼻祖。当然,不是“石油诗人”李季发现了玉门油田,而是玉门油田发现了“石油诗人”李季。

从李季的石油诗看,当时的玉门油田石油储量十分富集。《玉门诗抄》中就有这样一些关于石油的诗句:

“遍山都有油,遍地油如泉”;

“你需要多少,我们送去多少,祖国的油矿永远也取用不尽”;

“像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我昼夜站立在祁连山顶。我站在那雄伟的井架下面,深情地照料着我的油井”。

而被玉门石油人引以为自豪的名句“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其实就是出自李季的《玉门颂》一诗,全诗共四句:“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不难看出,诗人李季在玉门面对的是一条堪与当时苏联巴库油田比肩的石油河。

在玉门油田,李季与王进喜亲如兄弟,而这都缘于对石油的共同梦想。李季对做一个石油工人十分自豪,他有一首题为《最高的奖赏》的诗这样直抒胸臆:

多少人爱恋着,

明媚秀丽的水乡;

多少颗年轻的心,

长起翅膀飞向南方。

可是我呀,

我却爱着无边的戈壁,

我把玉门油矿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广阔的生活道路,

培养着万千种美妙的理想,

那崇高的令人羡慕的荣誉,

又曾使多少颗心为之激荡。

可是我呀,

我只愿当一名石油工人,

一顶铝盔就是我的最高奖赏!

诗歌的最后两句竟然成了诗人的遗嘱。1980年3月8日李季在北京病逝。在八宝山灵堂,其夫人李小为按照他的这一诗歌意愿,为他穿戴上了一身老衣——石油人的工服和一顶铝盔。1999年11月26日,以王进喜的称号“铁人”命名的“中华铁人文学奖”在北京举行首届颁奖仪式,李季、魏巍等已故作家被授予“中华铁人文学贡献奖”,李小为应邀代李季领奖。2018年8月28日,已经91岁高龄的李小为将李季生前在玉门油田用过的遗物捐赠给中国石油档案馆。

玉门油田的老君庙油矿,唱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曲。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玉门石油历史久矣。早在秦汉时期玉门就已经发现了石油,大规模开采则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一开始,人们只认识玉门的黄金子,而不认识玉门的黑金子。1863年,一帮外来的淘金者为了祈福,在今天玉门市南端的石油河峡谷东侧的一个平台上修建了一个老君庙。1939年8月11日,民国政府在老君庙北边15米处,钻出了一口日产10吨的油井,从而拉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这口开采于烽火岁月的油井,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玉门油田所存资料显示,玉门油田的开采,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基础,而且打破了战前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局面。战前中国没有现代意义的工业,抗战期间,因为玉门油田浴火而生,中国的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才有了飞跃式发展,从而填补了中国能源工业的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自然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被列为“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从20世纪60年代起,玉门油田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向全国各个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各类设备4000多台。开发长庆油田时,玉门油田不但抽出了三分之二的职工,主要领导还赴陇东坐镇指挥。可以说,没有玉门油田,就没有后来的吐哈油田、四川油田、大庆油田,以及本文的主角——长庆油田。用今天的话说,作为一个经历抗日战火洗礼的民族实业,玉门油田就是一个孵化器,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输送了能源,还孕育和承载了一种民族精神。

历史不会都变成尘埃。我们必须记住的是,当初给玉门油田第一口油矿定位并把油矿命名为“老君庙油田”的人,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石油之父”的孙健初先生。2018年8月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由穆伟、袁冰洁等所著的《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如此记述这位先生:“孙健初是中国近代石油地质学家,玉门油田的发现者,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1897年8月18日出生于濮阳县白罡乡后密诚村,山西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并最终成为一名地质学家。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全面封锁中国石油进口道路,在战时‘一滴油一滴血’的大背景下,国民政府计划开采玉门油田。孙健初临危受命,勘探开发了中国第一口工业化油井,此后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玉门油田。玉门油田为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孙健初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彭德怀亲自接见他,贺龙亲自接见他并写信慰问和感谢,毛泽东亲自聆听他的汇报。”1952年,孙健初在北京因煤气中毒去世,年仅55岁。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的序言是由石油地质学家,时任玉门油田总经理、党委书记陈建军所作。令人痛惜的是,就在今年长庆人准备带着我前去玉门油田寻根之际,陈建军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5月28日在玉门油田与世长辞,享年也只有56岁。从陈建军去世的时间和《中国石油之父》的出版时间上来看,这个序言应该是陈建军病重期间就写成了,只是他没有见到书的出版。在6月1日陈建军的追悼会上,有这样一副挽联令人动容:想玉门为玉门一片丹心照玉门,学石油干石油一生忠诚献石油。

孙健初与陈建军的生与死,虽然相隔了大半个世纪,却都是知天命的石油人哪!

说到新中国的石油史,还有必要记住另外一个重量级人物——“庆字号”油田的发现者李四光。他的陆相成油理论,先后成就了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四光也是新中国“石油教父”级人物。

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李四光像英雄一样走进了我的心中,于是我写出了一首诗《李四光》:

一下又一下

一声连一声

你挥着一把铁锤

从南到北

从西到东

使自己与祖国怀里

每一块远古的石头

都产生共鸣

你经常与你的那些

亲密的石头

同床共枕

共同做一个富强的梦

你对一块块石头的深情

令你的妻子 也经常

不由自主地产生妒心

你真叫人羡慕哇

你的那双握铁锤的手

领袖们每一次握住

都不想松开 我们的领袖

都想通过紧紧地握你的手

揣一揣那些珍贵的石油

…………

李四光用铁锤敲打的那些石头就叫岩芯,地下地上都有,来自远古时代。李四光之所以与它们能“产生共鸣”,甚至经常与之“同床共枕”,就是在为祖国梦石油。

言归正传,还是让我们回到玉门油田吧。说玉门油田,不能不说王进喜。在新中国的石油史上,玉门油田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铁人王进喜,石油人亲切地称他“王铁人”。国家开发大庆油田时,王进喜又去了大庆油田。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受此鼓舞,王进喜更加拼命,和他的大庆油田一样,成了全国工业战线一面不倒的旗帜。

知道王进喜后,我就知道了石油工人的厉害,如他说给自己也说给别人的一些狠话: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第一句让人震撼,第二句让人敬佩,第三句让人振奋,第四句令人感到悲壮。王进喜的这些豪言壮语,成了中国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初心的行动口号,响彻中国大地。这些鼓舞人心的金句,不仅仅出现在教科书里,有的还被写在宣传画上,到处张贴,有的则被谱成了歌曲,人人传唱。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最后一句“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竟然一语成谶。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玉门的王进喜,1970年11月15日因患肺癌晚期医治无效不幸病逝,年仅47岁。如此,按照已逾耄耋之年还活着的玉门油田同龄人的年龄计算,王进喜至少比别人少活了40年。看来,铁人王进喜真正是一个为了石油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玩命硬汉。

上中学时,王进喜在一部新闻纪录片里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天寒地冻,穿着棉衣的王进喜,跳入深及胸脯的泥水之中,怒吼着,抗争着……他究竟具体在干什么,因为不了解油田,我一点也不知道,只知道他在油井上抢险。但是,我由此看到了刺骨的寒冷、污浊的泥浆和夺命的险情,而王进喜就是一个临危不惧、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后来我才了解到,那是一次危险的井喷,是在大庆,当时跟着王进喜“赴汤蹈火”跳入泥水中的还有七个玉门籍工人。什么是铁人,这就是铁人。让中国甩掉“贫油国”帽子的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英雄气概。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王进喜自然成了我心中不倒的偶像。因为崇敬,我给李四光写诗的同时,还写过一首题为《王进喜》的诗,对王进喜这个时代英雄做了形象的概括。现分享如下:

旗帜上那把铁锤

将你敲打了一遍又一遍

风雨里几番淬火

使你这个硬骨头

浑身上下

铁骨铮然

石油工人一声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人们都听见 是你

领着一群石油工人在吼

在吼深处沉睡的石油

为了使祖国不再落后

你恨不得用一根钻杆

把地球钻透

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说玉门不进春风

当一株株采油树

拔地而起

油田啊 处处都是春风

谁说中国没有石油

在玉门 你唰地一下闪开身

让地球那边的洋人

睁大了眼睛

在中国 一个铁人

就是一座钻塔啊

从玉门到大庆 中国人

一望到你钢铁铸就的身影

心中就忍不住钻机轰鸣

油浪滚滚

那时,我曾经试图用这首诗给王进喜立传,但后来发现它实在太浅薄,尺度和内涵都不足以仰望一位钢铁般的石油巨人。不仅仅是在中国油田,王进喜是一个让许多中国人坚持了最初信仰的时代楷模。王进喜虽然英年早逝,但他至今都是一个油田的守望者。哪怕只是一尊铜像,他的灵魂仍然守在中国的油田。

英雄虽逝,但石油血脉还在。王进喜和“贤内助”王兰英育有五个儿女,分别是大女儿王瑛、大儿子王月平、二儿子王月璞、二女儿王月珍和小女儿王月琴。其中,除身患残疾的王月琴已经离世,其他四人都还健在。活着的四人之中,王瑛已经退休,其他三人都还是大庆石油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长庆的根在石油城玉门。玉门老君庙的那棵“采油树”肯定就是中国石油人的“大槐树”。玉门油田是长庆人魂牵梦萦的故乡。

铁人王进喜让我知道了玉门油田,而长庆人把我领到了玉门油田。

初秋,2019年的玉门。天蓝云白,地空人稀。传说中“人去楼空”的玉门油田生产区显得格外安静。

玉门石油人的石油河,其实就是倒淌的疏勒河,涌出祁连山之后,义无反顾地倒流而去,出玉门,过瓜州,抵达敦煌,最后汇入罗布泊。疏勒河虽然在倒淌,但像大地上的河流一样,她也是一条母亲河。不过,今天流经老君庙峡谷里的一段疏勒河几近断流,站在峡谷上面看去细若游丝。

那条石油河峡谷,让人怀疑它就是成语“虚怀若谷”的诞生地。峡谷上下,除了几台磕头机在有气无力地磕头而外,井区鲜有人影。老君庙里陈列的历史更是清静冷落,每一幅老照片述说的都是一段旧时光。此番境地,恐怕是大画家张大千当初题写“老君庙”牌匾时没有想到的。

不过,我们可能看走了眼,只看见表象,没有看见内在。的确如此,到了生活区,我们看见的是一番意想不到的景象。午饭时间,在生活区一个很大的职工餐厅,我看到了一个很是壮观的就餐场面:近50张餐桌前已经坐满了用餐的人,而两边过道上还排了等待打饭的长长的队伍,人人都穿着一身中国红工装,聚集在一起,真有一派“满堂红”的气象。

重新审视之后,矗立在老君庙大门口的一块巨大的“油花石”里飞溅的“油花”让人欢欣鼓舞,而在接下来的王进喜纪念馆,一尊王进喜青铜雕像,看上去还是执着的、静默的铁人仍然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

王进喜从小捞油的那条石油河虽然不在了,但另外一条河还在流淌。每一个沐浴着石油河长大的石油人都是一条河流,比如王进喜,他的生命之河还在奔腾不息,从玉门油田流向了远方。

到玉门油田之前,在长庆采油四厂,我知道了一个四代石油之家。82岁的老石油李凤娥,上有舅舅马骥祥,下有先后成家的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家家都是石油人。在这一条石油河上,舅舅马骥祥在上游,李凤娥与已故的丈夫在中上游,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女在下游。那么,让我们借助李凤娥一家四代人的家庭石油史,了解一下玉门油田和长庆油田之间的骨肉关系。

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决定加快开采玉门油田的步伐,紧急输送战争血液——石油。第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被命名为“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简称“石油师”),奉命解甲归田,集体转业,奔赴玉门油田开采石油。当时,二团代政委是后来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宋振明,政治部主任是后来担任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的马骥祥。

这两位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各自可都有着不凡的身世呢。宋振明的父母宋绮云和徐林侠,都是中共地下党员,曾经在杨虎城身边工作,西安事变时担任主要联络员。而宋振明的弟弟就是《红岩》里“小萝卜头”的原型,大名叫宋振中,小名叫森森。宋振中是新中国最年幼的烈士,牺牲时只有9岁。

这里要说的是第二位马骥祥,而他的戎马生涯也不说了,只说他的后来。马骥祥从玉门油田离开后,历任江汉石油指挥部指挥长、中共江汉石油勘探会战工作委员会代书记、江汉石油管理局局长,直至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996年1月25日,马骥祥在天津逝世,终年75岁。马骥祥在任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石油职工所爱戴;去世后,其家人将仅有的一点存款和一处房产都交给了单位。

马骥祥不是别人,正是李凤娥爱人王恒智的舅舅。马骥祥和妻子虽然终生未育没有子嗣,但是对两个外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既疼爱又严厉。成为采油人之后,马骥祥在中国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都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马骥祥没有在后来的长庆油田工作过,只是退休后来过一次。那一天,在长庆油田几位领导的陪同下,马骥祥在几个单位参观考察后,欢喜地来到外甥的家里。让李凤娥一家遗憾的是,团聚之后,一家四代石油人忘记留下一张全家福。

耄耋之年的李凤娥头清脑亮,说起自己60多年前的过往,一点也不含糊。1958年,她从玉门石油技校毕业后,在玉门邂逅了后来成为自己丈夫的老乡王恒智;她1961年参加工作,1964年就成了家属。一开始,李凤娥就是这样介绍自己。这个看似简单的经历,却是一部辛酸史。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进入一个困难时期,为了渡过难关,政府开始减少城市人口。这样,已经有三个孩子的李凤娥被迫“申请解除公职”,成了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家属工,一家人都靠开汽车的丈夫一个人养活。不久,陇东油田开发了,一场石油大会战打响,玉门油田必须火速支援,一批玉门石油人开始了“跑步上陇东”。因为采取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策略,丈夫的车队必须先行出发。而此时,也就是丈夫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两个孩子躺在同一个病房的同一张病床上,都吊着瓶子在输液;大女儿害着麻疹,儿子不仅被麻疹传染,还诱发了肺炎,生命垂危。而在病床边,只有她和两岁多的二女儿守着。在这一女一儿之前,因为营养不良,她曾经夭折了一个一岁半的儿子,这个儿子必须保住。还好,孩子命大,闯过了这个鬼门关。那天出门的丈夫,到了陇东后就投入会战之中,半年后才回了一次玉门。李凤娥一个人苦苦支撑了两年半,终于等来了一个家属工“跑步上陇东”与丈夫团聚的机会。她清楚地记得,出发的那天,天下着很大的雨,她怀里抱着一个刚刚服了一颗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的孩子,手里拉着两个大一点的女孩子,而两个女孩子手里还拖着箱子。从玉门坐火车,他们一路磕磕绊绊赶到咸阳,然后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才搭顺风车抵达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峰镇。当时的庆阳,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家子在一孔破窑洞里勉强挤下,就撑起了一个家。吃的穿的就不用提了,吃的大都是高粱、玉米,白面、大米很少见;至于穿的,除了穿工服的,一家人常年个个都是“老虎下山一张皮”,和当地的农民没啥两样。那时候,除了照顾几个孩子,李凤娥还要到油田的农场劳动。当地的卫生医疗条件更差,方圆100公里没有一个医疗所。所以,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当地没有药品,少服用了一颗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的儿子王学军失去了平衡,不能像一个健康的孩子那样走路。对于这个终身残疾的孩子,夫妻二人痛心疾首,以泪洗面,差点哭瞎了眼睛。在第一颗糖丸到第二颗糖丸之间,居然耽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害怕这个孩子不能存活,后来他们又生了一个孩子。

不过,对于当上石油工人,李凤娥还是很满足的。

李凤娥和大儿子王学军三世同堂的家庭经济状况就是一个证明。在西安的李凤娥家,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民之家:清静,寡淡,俭朴。

李凤娥的丈夫王恒智已经去世两年半了。在大儿子王学军心目中,父亲王恒智是一个石油英雄,他几乎记着父亲所有的故事,那些从母亲和父亲口里听来的故事,那些自己和姐姐弟弟亲身经历的事,都让他感动不已,难以忘怀。他记得,1969年年底的那一天,父亲丢下病床上的他和姐姐,带着一个徒弟轮流开着一辆苏制马斯大卡,拉着整整一车钻井设备,日夜兼程在1970年元旦凌晨顺利抵达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所在地——甘肃省宁县长庆桥镇,完成了单位交给他的运输任务。父亲回家已经是半年之后,那时他和姐姐已经痊愈。见到突然回家的父亲,他和两个姐姐差点认不出父亲了。在家待了两三天,父亲又去了长庆油田。在王学军的记忆里,父亲总是这样,回家就像一个住客栈的客人。

王学军讲的许多故事都是从父亲王恒智那里听来的。父亲是一个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一直从玉门油田讲到长庆油田,像一个故事篓子。王学军小时候,以及父亲的几个孙子孙女和外孙子外孙女都听过偶然回家的父亲讲故事。

父亲最爱讲狼的故事。

玉门油田会战初期,生活区和作业区不在荒凉的大峡谷就在峡谷上面的荒野之中,因为堆积了一些生活垃圾,每一个人居住的窑洞或帐篷周围都会经常引来觅食的狼群。在人多的地方遇见狼群还不可怕,外出的人如果夜里车坏在野外,一打开手电筒就会看见一片闪着寒光的蓝莹莹的狼眼睛,而那些饿极了的狼还会爬到车窗子上,伸着尖利的爪子,张着血盆大口,喷着一口热气,用长长的舌头舔着窗玻璃,死死地盯着车里的人……

那时候,由于石油工人实行24小时连续巡井制度,当地群众说起石油人就是“狼不吃的采油工”。其实不然,石油人被群狼撕伤乃至被狼群咬死的事情时有发生。听了狼的故事,王学军就会问父亲,爸爸你害怕狼吗?爸爸如果哄他说害怕,他就不睡觉;爸爸如果说不害怕,他才会睡着。

王学军知道,父亲生前最崇拜的人就是舅爷马骥祥,而舅爷马骥祥是王学军心目中英雄的英雄。父亲第一次见舅爷的情景对于王学军来说,似乎比父亲还要记得清楚。那是1954年,为了混饱肚子,刚刚初中毕业的父亲和姑姑兄妹两人,从陕西省富平县千里迢迢投奔在玉门油田担任石油师二团政治部主任的舅爷。到了玉门的当天,舅爷就在一孔窑洞里见了兄妹二人。玉门油田当时急需工人,舅爷很快就答应把父亲和姑姑留下来。舅爷让炊事员用几个馒头、一碟咸菜和一碗开水招待了他们之后,就叫人带着他俩去分配工作。于是,父亲选择了汽车驾驶员,姑姑则当了采油工。多少年之后,父亲还清楚地记得舅爷住的那个窑洞:里面正中的墙上贴着毛主席画像,靠窗子的一张办公桌上摆着一部摇把式电话机,床上放着一把带皮套的驳壳枪。哦,对了,门口还站着一个警卫员呢,父亲和姑姑进门出门时,还向他们点头微笑了一下。

父亲还记得,那天走时,舅爷还把他和姑姑叫住,严肃地叮咛了一句:平时不要给别人透露和舅舅的关系!

王学军记得,当父亲第一次说到这个细节时,他还曾经好奇地问为什么,父亲回答说,你这娃傻呀,好好想去!

王学军想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舅爷为什么要对父亲和姑姑说那句话——舅爷是不让他们享受特殊待遇。

父亲当然认识王进喜,英雄王进喜当然也是父亲心中的偶像。铁人王进喜在玉门油田时,一直是贝乌5钻井队队长,父亲的车组常年配属贝乌5队,所以父亲与王进喜私人关系很好。王进喜是玉门赤金人,一口浓重的当地口音,外地人与他说话根本听不懂他的话,以至于他向毛主席等领导人汇报工作时都需要翻译。因为崇拜王进喜,父亲经常模仿王进喜的神态和口音说话,父亲惟妙惟肖模仿王进喜的样子,如果不去看面孔,贝乌5队的工人谁也分不清说话的人是驾驶员王恒智还是他们的队长王进喜。

父亲王恒智因为患帕金森综合征而卧床20多年,最后殁于养老院。为了工作,无法照顾父亲,使父亲死于养老院,是王学军兄弟和两个姐姐这半辈子心里最大的痛。

第四代石油人王馨一直没有忘记前辈的故事。王馨是王学军唯一的女儿,是王恒智和李凤娥的孙女,而马骥祥是王馨的舅太爷。

今年只有25岁的王馨是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王南作业区04井区17号结转站的一名新职工,而她还有一个身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在长庆油田,像她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在家里大都是油三代,是舅太爷使她成为油四代,虽然是一个小字辈,但她的生命却因此而有了深度。

那些根植于大地上的“石油树”总是根深苗壮。

对于父亲王学军和母亲王改娥,王馨没有太多的故事,在油田工作的采油技能专家父亲和地质高级工程师母亲一样,经常不回家,她从小到大都是奶奶或者姑姑带着,像油田所有的留守儿童“小候鸟”一样,在空寂的石油大院里自己成长。尽管如此,王馨对父亲和母亲充满了敬意,尤其是残疾的父亲,她敬佩他通过刻苦的自学成为一名优秀的石油专家。

对于爷爷王恒智和奶奶李凤娥,王馨的心里充满了怜惜。从爷爷奶奶口里,她知道了第一代石油人“三块石头支口锅,三顶帐篷搭个窝”艰难困苦的激情岁月。

最让王馨引以为豪的还是舅太爷马骥祥。

王馨虽然是一个工龄还不到一年的石油人,但她的身上无疑流淌着石油人的血液,怀抱着一颗石油人的初心。毕业于海外名校的王馨认为,见识过最好的也能接受最差的是一种能力。她满怀激情地说,去年年底上班前,在长庆桥培训中心,她代表600余名全体新学员做表态发言时,石油人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她的心中油然而生。

王馨的这句“油然而生”,是我在石油人口里听到的第一句“油然而生”,甚是为之喜悦。但愿她的油然而生的油也是中国石油的油。

一个人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长庆人的基因有着黑金子一样的品质。在第五采气厂,有一个名叫白王畹力的女孩,以她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生和统计学专业的资质,在特大城市当一个白领都不是问题,但她就是被油一代父母硬堵在了长庆油田,至今只是一个劳务工。女孩很优秀,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技能竞赛选手、公司劳模、创新标兵和优秀团员样样都有她的一份。采气五厂党委宣传科科长刘建盛说:“我个人觉得,这个孩子告诉我们,优秀的人在哪里都能优秀;这个孩子,她的骨子里有石油基因,能耐得住寂寞,舍得付出,而且她想证明自己的优秀,即使在这样一个荒蛮的环境中。”

看上去,王馨似乎很柔弱,根本不适合长庆油田艰苦的环境,但她毅然去了最艰苦的地方,用石油人的话说就是——她上前线了。

所以,我想在心里给年轻的王馨们说一声:加油哇!

李凤娥一家的口述石油史,从玉门油田到长庆油田,从大西北到东部沿海,筚路蓝缕,艰难困苦,而且充满了惊涛骇浪,像一部缩写版的中国石油史诗,正可谓:“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 RNWDfAA8xSTT1AwqTyacEVBph/vTP5Pwan1N2+SlEone1wwQ+s610I+xLOfEZY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