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一种进步,然而,回溯过去,无论是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还是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整个古代社会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发展观念。在古希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衰退史观”,历史被看成是一个衰亡的过程。与古希腊的这种衰退论不同,在古代中国,循环论是古代社会历史观念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历史观中,历史被看成是一个没有进展的循环过程。由此可见,“发展”是一个更贴近现代社会的概念,而非传统社会的概念。西方直至17世纪晚期,“发展”这个词才逐渐形成它的现代含义,开始指一种历经一些可以识别的阶段的有序变迁过程。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在研究历史发展进程时使用“发展”这一概念。

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发展”这一概念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如在辩证法理论中,发展是一个基本范畴,是指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存在的普遍性质和发生的普遍现象,即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萌芽到成熟的趋势和过程。在哲学史上,对发展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如同列宁所说:“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展”概念与“运动”“变化”概念是不一样的。广义的“运动”和“变化”如同布朗运动一般,不具有方向性的要求。而发展概念不仅包含“与原来不同”的意义,而且具有变化“方向”的意义,是向着某种指定方向的变化,并且这种指定的未来前进方向被看成是发展的唯一的方向。同时,这个方向是具有价值含义的指向性,即是一个包含着某种“价值预设”和“价值标准”的概念。也就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讲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而把发展与经济学联系起来最为成功的是发展经济学。这是由于二战后,进入现代化国家的发达国家总结成功的经验,描述出从不发达到发达的所谓“发展路径”规律,然而,落后国家在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走向发达,反而出现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失业严重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历史条件与国情的不同,不能够按照发达国家原有的现代化道路发展了,由此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里,发展有着特定的含义,即从不发达到发达,从非工业化到工业化,从非现代化到现代化的过程。由于受到20世纪中后期石油危机爆发以及受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的冲击,一些欧美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及其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也开始探索和实施相应的经济发展计划方案,这时期的发展含义扩大到先进国家的导向变迁。 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从对象而言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从阶段而言主要是20世纪以后的发展,从重点而言主要是经济发展,从研究方法而言主要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所以,如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进步的代名词,是泛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包括科学技术领先、物质财富积累、精神财富创造、人的价值追求等等在内的所有的人类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其中包括制度创新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因素。在历史观的领域中,发展则特指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以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为基础的实践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自然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发展条件的变化和发展理念的改变,发展的重心是不同的,是一个发展本身也在发展的过程。

二战结束后,发展经济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论应运而生。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对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也就是“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我国也不例外。人们开始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来,不仅追求GDP的增长,而且追求包括国民经济素质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这是从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发展的思想转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但普通民众并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分配不公、失业率上升、社会腐败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社会政治动荡。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福利的改善,与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社会发展,发展是一个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过程,由此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发展的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提出发展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普遍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是全体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从追求经济发展到追求社会发展的思想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带来了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特别是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更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能够不断持续的发展观。进入90年代后,联合国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变成了行动。“既满足当代,又不贻害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是从追求眼前发展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转变。而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和2008年世界银行分别提出和明确的“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因其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寻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被我国各界热切关注。

古人对发展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幸福”“快乐”“美德”等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进行探索的。近代以来学者将发展的研究转向经济发展,转为更为实际的问题上,如经济增长、贸易、竞争等,而发展在现代的含义也就被等同于资本积累、GDP增长、技术变迁、经济结构转型等等。当然,从一开始提到发展,我们就离不开经济这个方面,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前提。人类在追求发展的内在要求驱使下,就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只有人才可以充分享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发展的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高境界。人的发展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权利的普遍发展,保证人的价值和自由,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程度,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又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与追求。我们所要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不是物质或精神的单方面发展,也不限于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类型国家的发展,不仅指某一个发展阶段,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趋势和永恒主题。它包容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其成为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特例。与辩证法的“发展”相比,它具有更为专门的含义,是人类社会的自身发展,是辩证发展在社会领域的体现和证明,同时又有着人类社会发展特有的性质和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发展,即是人类推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活动过程和结果。当然,本书中的发展作为一个基本范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从中可以分解和派生出许多与发展相关的概念,更为突出经济发展。 JivGYPcPilntvxmPbmon6WgB/CzRTEOLqWdso5/2+/YeV1nsBpjaokUgXU0DhyJ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