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恺撒部将们的战绩
(公元前57年至前56年)

公元前57到前56年冬季,恺撒启程前往意大利的时候,派遣塞维尔·盖尔巴率领第12军团和若干骑兵去讨伐日内瓦湖以南的部落—南都阿得斯人(Nantuates)、维拉格里人(Veragri)和塞邓尼人(Seduni)—以便在山南和山北高卢之间开辟一条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最便捷道路。这条路从米兰(Milan)经辛普朗(Simplon)或大圣伯纳德山口,抵达罗讷河河谷。途经这条山谷的商人和移民往往体会过许多土著部落制造的麻烦,如果他们没有遭到洗劫,就要缴纳高额的买路钱。这条路的畅通无阻对于军事安全至关重要。如果盖尔巴认为有必要的话,他就会获准在阿尔卑斯山过冬。盖尔巴这样做了,在几次战斗中击败蛮族之后,他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和人质,继而在罗讷河河谷扎营,那里有一座名叫奥克多杜勒斯(Octodorus) 的城镇,他派遣2个大队继续顺流而下,占领南都阿得斯人的土地。

罗讷河将河谷一分为二。罗马人扎营于一侧,高卢人在彼岸。高卢人制定了切断这个孤立军团的退路的计划,由于罗马军队人数不多,他们认为可以轻易得手。他们对于罗马人扣押他们的许多孩子当人质的行为感到恼火,他们害怕遭到所有高卢部落都要面临的命运—被罗马吞并。

按照计划,这些地方部落占领了周围的所有制高点和山口,以便截断盖尔巴的粮草和援兵。此举完全出乎盖尔巴的预料,使他陷入了最艰难的境地。在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之后,盖尔巴决定坚守营地并等候蛮族势在必行的进攻。这是眼下唯一办法,但由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冬令营的防御工事尚未完工—即使是罗马的规章和条例,也并非总能得到遵守。

◎奥克多杜勒斯河谷

高卢人的袭击恰逢其时,突然而猛烈。罗马军团顽强抵抗,将士们从一处跑到另一处,抵御敌人对壁垒的持续不断的进攻。守军数量不多,而敌人数目可观,能够不断派遣生力军接替疲惫的战友。战斗相当激烈,即使负伤的罗马人也无法撤离战壕。在6个小时内,蛮族向壁垒持续发动了多次攻势,直到罗马人射光了所有箭矢标枪,盖尔巴意识到,他们的唯一希望在于用剑杀出一条血路。这次出击是由首席百人队长部百流·塞克斯提乌斯·巴古勒斯(PubliusSextius Baculus)和军团指挥官盖乌斯·沃卢森纳斯(Caius Volusenus)提议的,前者在萨比斯河战役中表现出色。为了实现这个想法,盖尔巴下令尽可能地收集落入营中的敌人的武器,然后立即同时从所有营门突围。这次绝望的冒险行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罗马人的突然出现以及他们的勇猛攻击令蛮族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一度以为罗马人会投降,蛮族猝不及防,抱头鼠窜。那天高卢人的表现,是他们缺乏韧性的一个范例。尽管高卢人骁勇剽悍,但当惊惶或战败时就会气馁沮丧,无法自拔。罗马军团进行的大部分战斗,远没有到让高卢人筋疲力尽的程度。

军团实施了追杀,屠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敌人,敌人不会少于3万人。这场胜利之后,为了惩戒敌人的背叛,盖尔巴蹂躏了河谷,由于不愿意信赖糟糕的路况和更难以信赖的为他提供粮秣的当地人,盖尔巴穿过南都阿得斯,与此前派出的两个大队会师,然后返回普罗旺斯过冬,在阿罗布洛及斯人的地区扎下冬令营。他的行动勇敢而且明智。

恺撒还在高卢的时候,认为自己可以安全前往以利哩古(Illyricum) ,因为比尔吉人已经被制服了,日耳曼人也被击退,阿尔卑斯山最重要的道路上的沿途部落也被打败了,高卢人也偃旗息鼓了。和平并不持久。克拉苏率领恺撒的一个军团已经在安得斯人中修筑了冬令营,安得斯人是生活在大西洋附近、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以北的一个部落。在周边部落之中,文内几人(Veneti)最为强大。他们拥有海岸上的所有重要港口,推动了与西班牙和不列颠进行的商贸活动的繁荣,还拥有大量船只和可观的财富。这一年冬季,克拉苏缺少粮食,派出若干主管官员和军团指挥官前往各部落协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提多·德拉西第乌斯(Titus Terrasidius)到文内里人(Unelli)处,马可·德来彪斯(Marcus Trebius)去找古里阿沙立太人(Curiosolitae),奎因都斯·维朗纽斯(Quintus Velanius)和提多·悉留斯(Titus Silius)前往文内几人那里。在文内几人的牵头下,这些部落决定保卫自己的领土,并且签署了休戚与共的同盟条约,他们逮捕了这些罗马军官,希望能迫使罗马人遣返他们的人质。事实上,他们企图以释放这些使节为代价要求克拉苏投降。

虽然得到克拉苏送来的消息,但恺撒无法在冬季采取行动,于是他发回命令让克拉苏在里杰尔河组建一支舰队,从普罗旺斯行省的地中海沿岸招募桨手、水手和领航员,并下令筹备海上远征需要的一切。

公元前56年一开春恺撒就赶往高卢。反叛的各部落知道,他们逮捕使节的罪行是最不可饶恕的,因此早就为最坏的局面做了相应准备。他们加强了城镇防御,搜集所有能到手的粮秣,并将舰队调集到他们的主要海港文内几亚(Venetia),它可能位于注入基伯龙湾(Bay of Quiberon)的欧赖河(AurayRiver)河口上。他们知道,罗马人对潮汐、水湾和港口一无所知,会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据恺撒的说法,敌人的某些盟友甚至来自不列颠岛。从卢瓦尔河到斯海尔德河之间的海岸上各个部族都向敌人提供了物质或精神援助。

恺撒坚定地认为必须平定这场“叛乱”。这里使用“叛乱”一词,是因为这些部落曾臣服于克拉苏,现在又起来捍卫他们的自由。但是,对于这些勇敢的民族而言,“叛乱”似乎是个难听的字眼,因为他们是在抵御侵略者的进犯,这个侵略者除了支持他发动侵略的力量,并不具备其他权利。绝不能低估恺撒遇到的困难,但是与惩戒文内几人相比,其他困难统统微不足道。鉴于献出人质就标志着臣服,这是各国普遍承认的规则,即使最边远的野蛮人也会遵守,如果有部落违反规则却未迅速遭受惩戒,那么他对高卢的征服必将成为空中楼阁。这就是恺撒让我们相信他采取行动的动机,就其本身而言,这是合法的行动。

◎文内几人的国度

但是,恺撒决心征服文内几人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个民族实际上掌控着与不列颠的所有商贸联系。他们不愿意让恺撒抢走它,正如他们所担心的,恺撒确实想这样做。斯特拉波(Strabo) 告诉我们恺撒已经筹划入侵不列颠了,荡平文内几人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为文内几人控制了海洋。尽管恺撒可以在文内几人的舰队之间穿过,但当他离开的时候,文内几人可能会严重威胁他的后方。

站在恺撒的立场上必须承认,如果罗马要在这个方向扩张统治权,意大利真的要谋求安全,那么征服整个高卢就势在必行;如果说亚历山大报复波斯(Persia)对希腊(Greece)的进攻是正当行为,那么恺撒报复高卢人对罗马的入侵也是正当的。很难批评古人普遍主张的单纯的征服权利,一旦我们认可了这种权利,那么除了征服过程中不必要的暴行之外,就没什么可以指责的东西了。从恺撒的立场看来,他是理所应当的。

关于这场战役采取的方略,恺撒决定通过分路出击,从军事意义上占领这个国度,以便震慑其他可能被煽动起来,企图效仿文内几人的部落。恺撒派遣拉频弩斯率领部分骑兵前往莱茵河附近的德来维里人的地盘,目的是支持雷米人,并维护比尔吉人中的安定局面,同时阻止日耳曼人可能发动的渡河入侵,因为他们曾应比尔吉人的邀请,发动过入侵。克拉苏率领12个大队和一支强力骑兵部队前往阿奎丹尼亚,保证那里的安宁,并且阻止阿奎丹人支持文内几人的叛乱。出于同样目的,提多留斯·萨宾努斯驻扎在文内里人和其他生活在今天诺曼底海岸的部落中。德基穆斯·布鲁图斯(Decimus Brutus)受命指挥舰队,从地中海带来一些舰船,还从庇克东内斯人(Pictones)、桑东尼人等部落手中借来若干船只。

这一年的战役开打之前,恺撒的8个军团是这样分布的:里杰尔河以北,3个军团;阿基坦尼亚,1个军团加2个大队;1个军团在舰船上待命;2个军团和8个大队由恺撒亲自统率。无疑,盖尔巴离开他设在阿罗布洛及斯人中建立的冬令营与他会师了。恺撒大概在距离卢瓦尔河河口不远的南特(Nantes)附近与之会师,继而渡过了维莱讷河(Vilaine)。

文内几人的城镇特别难以靠近,它们往往建在陆地的顶端,只能在涨潮时乘船抵达;退潮虽然给了地面部队靠近的机会,却也往往令船只搁浅,无法自保。再者,每当经过艰辛的努力,一个城镇被切断与海路的联系或陷入绝境时,蛮族只要将他们的物资装上数量众多的船只,就能轻易逃离罗马人不熟悉的溪流和海湾。公元前56年的整个夏天,他们将船只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他们的船只是平底的,以便在内河中更快捷地航行,但是船头和船尾很高,用于抵御海浪和礁石的撞击;木料是多年生的橡木,坐板用2.5厘米 粗的铁钉钉住;船锚上挂着铁索;船艏比罗马战舰更高,更坚固,更难遭受攻击和钩锁;船帆是柔软而轻薄的兽皮。这些船只在所有方面都适合航行,而且相比罗马人按照惯常模式建造的舰船,它们更能适应浅滩水战。罗马战舰仅仅在划桨速度方面超过文内几人—文内几人的船只只靠风帆推进

◎公元前56年军团分布图

◎文内几人的一个城镇

罗马人攻占文内几城镇的方法是在大陆上建筑两条平行的堤道,有时堤道甚至与城墙等高,堤道完工后潮水就被阻挡在堤道外侧,为士兵和攻城器械的推进提供了极佳的通道,事实上它也是武装工事。这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由于蛮族会像上文说的那样乘船逃跑,这些行动在多数情况下都徒劳无功。

这个季节的大部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却没能取得什么战绩。恺撒意识到,没有舰队他将一事无成,尽管几个月前他就已经下达了组建舰队的命令,舰队却迟迟未能在里杰尔河口集结起来。对罗马人来说潮汐是未知因素,他们也缺乏港口,罗马水手在这片水域缺乏经验,还有诸多其他因素推迟了准备工作。但是在《高卢战记》中还有一些别的东西没有得到解释—罗马的战舰建造得很快,例如非洲征服者西庇阿在45天内建造了20艘五列桨战舰和10艘四列桨战舰,并率领它们起航出发;恺撒已经干了9个月,舰队却没有齐装满员。这样的延误并不合理,我们所知道的不完全是真相。

夺取了几个文内几人的城镇之后,恺撒深刻意识到,他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因此,他决定拿海战的结果碰碰运气。他在基伯龙湾东面的圣日尔达(St. Gildas)高地上安营扎寨,等待他的舰队。这是舰队组建后不久发生的事情。一旦准备就绪,罗马舰队就向文内几人推进,进入了海湾。当罗马舰队出现在视野中时,大约220艘文内几战舰就拔锚起航,信心满满地准备开战。在今天的圣雅克角(Point St. Jaques)附近,罗马舰队展开战线,它的右翼距离海岸不远。

◎基伯龙湾

罗马舰船较为低矮,甚至塔楼也没有蛮族战舰的船艉高,所以舰上的舰载步兵不能有效射箭投石,反而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远程打击之下。这是一个采取有利战术的问题。罗马人只在勇气、纪律和船只的速度上比对手强,但这被他们对大洋的不习惯和惶恐抵消,他们归咎于大西洋与他们故乡的地中海不同的品性。幸运的是,甲板上有大量挠钩(falces),它们颇像攻城战中使用的将砖石从城墙上拖下来的钩子,或者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将镰刀绑在长杆的末端。凭借天才头脑的灵光一闪,布鲁图斯想到了如何使用它们。罗马人将镰刀绑在桅杆上,然后划桨抵近敌人船边,用镰刀钩挂文内几战舰上连接帆桁与船帆的主缆绳;钩挂上之后,罗马桨手奋力划桨将自己的战舰划走,镰刀就会割断敌舰上的主缆绳,于是帆桁和船帆都会掉下来。由于没有桨,敌舰就此失去动力而随波逐流,只能静候战力更佳的罗马士兵登船,所有被罗马人登上的敌舰都投降了。

恺撒和整个罗马军队在山上目睹了这场海战,此战也是我们所知的大西洋上第一场有文字记录的海战,必定是个壮观的场面。尽管蛮族、罗马的舰只数量比例高达2∶1乃至更高,但许多敌舰失灵或被靠帮登船之后,罗马人的英勇就占了上风;很快,那些尚未被俘的敌舰企图逃跑。但是,突然之间海面上风平浪静,敌舰统统动弹不得,恺撒的好运气总会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出手帮忙。这天这个海湾里的风,在这个季节会向东或东北吹到中午,之后几乎完全风平浪静。这次逃跑的尝试就很倒霉,海风先吹散了文内几战舰,风平浪静的时候,罗马战舰又能一艘接一艘地攻击它们,而敌人却无法互相援救。从大约10时到日落,海战打得十分激烈,罗马人的战术和纪律极为高效,因此靠岸登陆的文内几战舰寥寥无几,这还是在夜幕掩护下做到的。

所有英勇、年轻和健壮的文内几人都集中在这支舰队中。在舰队被彻底歼灭之后,他们没有任何防御手段,人船皆无。他们非常乐意乞求恺撒的怜悯。正如恺撒在《高卢战记》中所言,他认为自己不能原谅文内几人冒犯使节身上的神圣权利的行为,他决心用这个部落杀鸡儆猴,处决了所有文内几元老,将其他人卖为奴隶。很难判断这个不可原谅的暴行是出于其错误的政策导向,还是冷酷残暴,恺撒从不考虑后者,在政策方面他也很少犯错,但他采取的一些屠杀举措似乎是严重的错误。尽管在亚历山大身上,人们不会为其类似的政策做辩解,但是由于此后几个世纪的文明和国际法的发展,恺撒的暴行似乎更加可怖。不仅那些经常限制亚历山大采取行动的军事上的必要性很少出现在恺撒的事例中,而且,恺撒对人命的诛戮远远超过了亚历山大所犯过的任何罪行。包括拿破仑在内的几乎所有批评家,都特别严厉地批评恺撒对文内几人施加的不必要的暴行。相比他的前辈们,恺撒的借口更少。奇怪的是,亚历山大和汉尼拔不断因为所谓的残暴受到谴责,而这种品质却很少会归于恺撒。

在与文内几人的战役早期,提多留斯·萨宾努斯已经卷入文内里人的事务,这是一个生活在今天诺曼底瑟堡(Cherbourg)以南的部族,他们的国王是维里度维克斯(Viridovix)。这位酋长从所有邻近部落,主要是勒克索维人(Lexovii)和奥来尔契-厄布洛维契人(Aulerci-Eburovices)中招募了一支大军,此外还有来自高卢各地的强盗和雇佣兵。萨宾努斯从卢瓦尔河畔的昂热附近出发,向北进军,在文内里人中间扎营。今天阿夫朗什(Avranches)以东约6千米有一处被称为沙特利耶军营(Camp du Chastellier)的营盘遗址,揭示了他可能扎营的地点;尽管这处遗址可能属于更晚近的营盘,但在前人的营盘旧址上建造新营盘并不是稀罕事。这座营盘显示了一个与常规形状不同,由地形决定的有趣变化。

◎萨宾努斯的征战舞台

萨宾努斯是一位拥有自己的战略意图的谨慎军官。他守在建造的营盘里面,以保证粮食补给线不被切断。维里度维克斯在距离他约3千米,今天称作塞河(Sée)的小河彼岸,每天都摆开战斗阵型,嘲笑罗马人怯懦胆小不敢出战。甚至萨宾努斯的部下也感到不满和羞耻,但是萨宾努斯有自己的目的,他想通过诱导敌人低估自己,从而让敌人养成麻痹大意的习惯。为了实现计谋,萨宾努斯挑选了一个狡猾的高卢人,通过许诺给他一大笔财物说服他逃到敌人那里诈降,在敌人面前,他的精湛演出让维里度维克斯相信罗马人确实被形势吓破了胆。这个间谍依计对蛮族酋长说,罗马人将在次日夜间被迫拔营出发,向恺撒靠拢,传言恺撒对文内几人的战役陷入了困境,间谍又设法说服酋长,罗马军队在撤退之前很容易遭到攻击和歼灭。这个间谍的确是个聪明伶俐的家伙,维里度维克斯相信了他的鬼话,决心刻不容缓地进攻罗马营盘。

◎沙特利耶军营

这个营盘坐落在一座山岗上,它的西侧岩石嶙峋、陡峭险峻,其他方向要好一些。营盘的北坡平缓下降了1500米之后就是塞河河畔。为了实现他们的计划,高卢人不仅全副武装,还携带了大量木材和灌木,用于填平罗马人的堑壕,他们急于在罗马人逃走之前抵达营盘。这些携带了大量物资的武士们爬上缓坡、抵达罗马军营前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筋疲力尽了。萨宾努斯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战斗信号发出之后,精力充沛、以逸待劳的罗马人立即从两个角门冲了出去,扑向文内里人。文内里人大吃一惊,随即被打垮,没有进行值得一提的抵抗,转头逃命。罗马军团和骑兵紧随敌军追杀,屠戮了大部分蛮族。恺撒与萨宾努斯几乎同时获悉对方的胜利,因此这场胜仗加上不久后传来的恺撒战胜文内几人的捷报,彻底瓦解了这些民族结成的联盟。现在,各部落争先恐后地向恺撒称臣,并保证接受罗马统治。

这场战役是一个不错的范例,体现了高卢人草率、浮躁,却又意志薄弱的性格。他们豪爽、英勇、爱国,在战争初期是危险的对手,但他们会变得很容易气馁,从来没有耐性,他们缔结的互助条约一贯昙花一现,无法承受灾难。波力比阿(Polybius) 和恺撒对高卢人的评价一致。

◎萨宾努斯的作战示意图

与此同时,部百流·克拉苏在阿奎丹尼亚承担着艰巨任务,阿奎丹尼亚位于卢瓦尔河与比利牛斯山之间,几年前由瓦勒里乌斯(Valerius)和孟尼留斯(Manlius)率领的罗马人在此地两次惨遭失败 。克拉苏向南进军,搜集了大量粮食,从位于普罗旺斯行省西南部的托洛萨人、卡加索人(Carcaso)和奈波人中召集了最精锐的勇士,又从罗马统治下的各部族最好的兵员中招募了步兵、骑兵辅助部队。克拉苏渡过加隆纳河(加龙河),进入位于河左岸的索几亚德斯人(Sotiates)的境内。

◎部百流·克拉苏的作战地区

这些蛮族纠集了一支大军和不少骑兵,企图袭击行军中的罗马人。他们以骑兵的佯攻拉开了战斗序幕,同时将步兵埋伏下来。蛮族骑兵迅速被击溃,而罗马步兵在战斗中有些混乱,继续行军和穿过一条狭窄路径的时候突然遭到敌军的伏击,蛮族异常勇猛地从藏身之处现身,战斗立即进入白热化。蛮族为捍卫家园而战;在没有统帅在场和年轻将领的指挥下,罗马军团向世人展现了他们能做什么,毫无疑问,每个罗马人都清楚地意识到在战斗中找到逃跑的机会是很渺茫的。又一次,罗马人的军纪占据了上风,索几亚德斯人被击败,惨遭屠戮。

随后,罗马人围攻他们的首都和行军途中的主要索几亚德斯城市,关于蛮族首都是位于今天的莱克图尔(Lectoure)还是索(Sos)的说法各异。蛮族的抵抗相当顽强,克拉苏被迫建造盾车和塔楼。索几亚德斯人中有许多铜矿工人,他们在抵抗各种攻城器械,挖开罗马壁垒和自己建造盾车方面充分展现了技巧,但都未能奏效。罗马人相当勇猛顽强,迫使他们开门投降。进行投降谈判期间,蛮族酋长阿狄亚都安纳斯(Adcantuannus)与他的600名精选的“共命”勇士 试图突围出城,但还是被赶回城内。尽管如此,考虑到他的英勇无畏,他没有被剥夺平等的投降待遇。之后,克拉苏向同在加隆纳河左岸的获卡德斯人(Vocates)和生活在阿图利斯河(Aturis) 的塔鲁萨得斯人(Tarusates)进军。

这几个民族相当精明,派遣使节前往常年与罗马人交战的近西班牙(HitherSpain) 招揽辅助部队,他们不仅从这里得到了士兵,还招揽到了熟悉罗马作战方式的军官,其中许多人曾在伟大的游击战英雄塞多留斯麾下效力。这些最训练有素的军官们开始加强适当位置的工事,并且占领可利用的小径骚扰克拉苏,以至于克拉苏发现,除非他尽快展开会战,否则就会断粮并被迫撤到安全地带。因此,他按照惯例组建了一个军事委员会。这些罗马委员们推翻了委员会从不参战的说法,罗马人开会并保持战斗性,现在他们决定开战。

次日,克拉苏摆开两条战线的阵型,辅助部队位于中央,准备战斗。尽管在数量上优势巨大,敌人却宁愿采用费边战术 ,打算暂时不进攻罗马人,等到罗马人为了筹集粮草而被迫撤军,从而处于不利地位,受行李辎重拖累,步履维艰时再动手。克拉苏看出,尽管进攻设防坚固的壁垒是违反常规的,但除了自己进攻之外别无他法。他这样做,很大程度上缘于他的部队的求战心切,将士们大喊着要求一战,还认为蛮族已经怕了。

敌人以罗马人的方式占领并构筑了一个坚不可摧的营盘。这场大胆的进攻是在敌人的前方和两翼进行的。罗马人以炽盛的远程火力试图将守军赶出工事,这样如果发动进攻的话就能取得成功。辅助部队为军团和轻装部队提供石块和武器,运送用于填平战壕的草木和建材。当战斗达到白热化时,克拉苏获悉敌营的后门(Decuman)防御空虚。一般来说,所有军营的后方都不如前方和侧翼坚固。克拉苏挑选了若干骑兵和原先留在后方守卫营盘的步兵大队主力,在给了这支部队如果获胜就能获得巨额赏赐的承诺之后,克拉苏派遣他们出征。他们通过远在敌人视野之外的漫长迂回路线,绕到敌营后方。这招出乎蛮族的意料,罗马士兵们破坏了后门的防御工事,在大多数敌人意识到兵临营下之前杀入敌营之中。这个机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罗马人在大喊大叫和刺耳的号角声中杀向敌人的背后,在迂回部队的鼓励下,正面进攻的罗马军团勇气倍增。看来不必再发动更多的进攻了。蛮族无法承受腹背夹击,纷纷逃到军营外的平原上。总计5万名的敌人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逃脱了罗马短剑和骑兵的杀戮。这场发生于公元前56年秋季的战役,导致几乎整个阿奎丹尼亚向罗马臣服。

◎部百流·克拉苏的作战区域

现在,除了莫里尼人和门奈比人,整个高卢都已经沦陷,这两个民族分布在从莱茵河口向南延伸到今天的布洛涅(Boulogne)的土地上,后来荷兰人(Dutch)费尽辛苦地将这片土地从海洋手中拯救出来。这些民族从未向恺撒派遣使节,当恺撒逼近他们的领土时,他们汲取了其他高卢人被击败的教训,退入森林和海岸滩涂之中挑战他的权威。他们没有城镇,居住在帐篷和洞穴里,这对他们而言并不困难。恺撒要亲手将他们赶出巢穴。恺撒抵达与沿海低地毗邻的森林边缘—今天的圣奥梅尔(St. Omer)附近地区—的时候,生活在此地的部落早已带走了全部财产,并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敌对行动—蛮族在罗马人准备扎营的时候发动了袭击。在森林中行军有遭到伏击的危险,恺撒开始在行军路线上伐木,开辟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他出人意料的砍伐速度令敌人大吃一惊—蛮族自己的工具很粗劣,所以伐木速度很慢。恺撒将砍下的树木堆在道路两侧,充当防御壁垒。他有特别出色的工程师(praefectifabrum)队伍,尤其是路求·哥尼流·巴尔布斯(Lucius Cornelius Balbus)和骑士马穆拉(Mamurra),他们以在工程和围城领域中的机智而闻名。这项看似艰巨的任务证明了这些军官的能力。

按照《高卢战记》的说法,罗马军队追上了撤退中的蛮族军队的后卫,从他们的辎重车辆上搬下许多牲口,但由于严冬将至和暴风雨的来临,恺撒不得不推迟针对莫里尼人和门奈比人的行动,入驻冬令营。蹂躏了这个国度,烧毁当地的房屋之后,罗马军队在奥来尔契人和勒克索维人中间,塞广纳河与里杰尔河之间的海岸上(诺曼底)安营扎寨。与其他战役一样,恺撒开创了最好的局面,但他从未完全征服高卢的西北部。莫里尼人和门奈比人只是无法扩大其危害而已,他们依然保持着独立。

◎莫里尼人和门奈比人

恺撒的成绩归功于他精明地削减了这场战役的工作量,但是萨宾努斯和克拉苏的胜利必须归功于他们自己。他们对恺撒的计划的执行完全达到了预期,随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声望。恺撒的第四次文内几战役的成果很大程度上缘于布鲁图斯的指挥,还要加上一点好运气。任何批评都不能贬低恺撒的辉煌成就,但也不能高估它们。恺撒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卓越、纪律最严明的军队,由在战争中受过所有细节的训练的军官们指挥,他要对付的民族都是野蛮人,不善于常规战争,高层意见不一,投入战场的兵力也不比罗马人多太多,所有方面都远远逊色于罗马人。

◎轻装士兵

第五场战役是针对莫里尼人的,此役完全出于他的野心,对于征服高卢的事业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但这点并未迅速体现出来。莱茵河、大西洋和比利牛斯山是恺撒征服高卢的唯一边界,如果他想征服的话,在不讨论恺撒是否有权征服这个国度的一寸土地的前提下,这些疆界之内发生的一切都必须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责任。

公元前56到前55年冬季,恺撒一如既往地返回山南高卢。 h8wRl7aoqZkr/CEZ9CkJogW4M74KRe9qxBI0z5Rb6EWr7cCGflgoR3GPqC9dnU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