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曾允元
一 夜 (仄) 东 (平) 风 (平) , 枕 边 (平) 吹 散 (仄) 愁 (平) 多 (平) 少 (△) 。数 (仄) 声 (平) 啼 (平) 鸟 (△) , 梦 转 (平) 纱 (平) 窗 (平) 晓 (△) 。
来 是 (仄) 春 (平) 初 (平) , 去 是 (仄) 春 (平) 将 (平) 老 (△) 。长 (平) 亭 道 (△) 〔1〕 ,一 (仄) 般 (平) 芳 (平) 草 (△) , 只 有 (仄) 归 (平) 时 (平) 好 (△) 。
〔1〕长亭:古人在路边置亭,供旅人休息停留。《释名》:“亭,停也。”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评析】古代交通不便,游子出外谋生,千里奔波,备极艰辛,常对故乡与亲人,魂牵梦萦。这一点思念之情,只有到归时才能去怀。这首词是游子在行将告别客地、踏上归程时的作品。因为他就要回去与亲人团聚了,所以几个月来的离愁别恨已全部化为乌有,愁眉锁眼的神情一扫而空。对此词人却说,这是被一夜东风吹散的。我们可以想象,他在临走的前夕,是怎样地激动难眠啊。在夜色将尽时,大概他才刚刚入梦,但一觉醒来,已是“处处闻啼鸟”的世界了。词的上片洋溢出作者欢天喜地的神情。他想到自己离家时正是柳吐金芽的初春,而如今已是暮春时节。这美丽的春天,他是在客中度过的。这里用了“初”字、“老”字,说明时间的转换,也容易使人引出人生易老的联想。如今长亭道上,又是芳草萋萋,与离家时别无二致,但心情已迥然不同。景物随人哀乐,移情及物,别有会心。
【说明】《点绛唇》,又名《南浦月》、《沙头雨》、《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共七仄韵。上片第八字,有暗增一韵者。第二句(七字句)的第一字,第三句(四字句)的第一字一般多用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