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爱幻想的丽贝卡眼中,灯火璀璨的商场营造了一种幻觉式的购物氛围,令人不啻置身童话世界中,购物女人宛若公主,小小信用卡拥有兑现白日梦的魔力,塑料模特会循循善诱地劝其买下绿围巾,那些精致华美的奢侈品无一不在耳边发出温柔的絮语……
这是根据英国畅销书作家索菲·金塞拉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所塑造的一个感性可爱、令人啼笑皆非的购物狂形象。在女主人公丽贝卡看来,购物就像天堂,通向天堂只需要小小的信用卡片。
不可否认,商品在无形中使女性消费者神魂颠倒,并对其进行温柔的掠夺。只要有钱,有闲,心情适宜,无论何种时代,人们都乐意用购买来犒赏自己。我们和购物狂的差别,可能仅仅是个“度”的问题。
女性在消费时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心理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女性爱购物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女性爱购物就是一种拜金现象,新款名牌都当便宜货,价值上万也不眨一下眼,拣到篮里都是菜,统统都是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
实际上,女性购物是有一定的精神高度的,它不单单停留在对于物质的需要上,还在于通过购物消费,女性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愉悦身心,缓解压力,表达情绪。法国心理学家让·阿德和米歇尔·勒茹如瓦耶在名叫《购物热》的书中提到:人们会出于某种情绪而购物,如冲动、情绪性波动和强烈的焦虑。买东西会让他们觉得舒服、愉快和满意。女性消费者在购物时表现的情感性十分突出,正如丽贝卡每当情绪落寞之时,就会产生不可遏抑的购物冲动。诚如她的独白:“买东西让世界变得美好起来,很温暖,而现在它不美好了,我又要去购物了。”或许可以这么说,女人消费的不是金钱,而是寂寞。
由于女性天生感情细腻丰富,情绪变化大,再加上感性的内心使她们极富幻想,所以,常常容易因为一些事物而浮想联翩,也容易因为某种情绪的影响而瞬时产生购买的冲动。例如,商品的色彩、款式、寓意,甚至不起眼的小细节,所带来的美感都会在不经意间触动女性顾客敏感丰富的内心,于是引发她们的购买欲望。另外,消费场所的环境以及营造的整体氛围也会引起女性顾客的心理共鸣,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女性购物已经不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而是已成为了一种消遣放松的活动。这样一来,女性消费者的目的性就不是很强,她们通常都是抱着看一看、听一听、逛一逛的心态游走于消费场所中。也许一段音乐会莫名地勾起她们心中久违的情愫,一个瞬间的画面就会令女性想起心中潜藏的情感,一则广告会触动女性敏感的内心,就连一种氛围都会感染身在其中的女性。于是乎,女性的手不知不觉地拿起了令她有所思、有所想的商品,直奔收银台。
不过,由于女性的情感本来就十分复杂,时而理性睿智,时而感性冲动,所以,女人在购物时的行为常常是由非理性主导的。例如,当许多人在抢购一种商品时,不经意走过的女性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本来没有准备买东西的她却因此会花费不少,甚至常常会买回一大堆东西,却没有多少是真正需要的。
购物狂算不算精神病
不可否认,那些被消费魔力驱动的女性,常常痴迷购买,乐此不疲,在物化世界的浮花浪蕊中疯狂血拼着自己的悲喜人生。由此,我们会不会误以为“购物狂”就是精神病呢?
事实上,“购物狂”并非近年来新生的概念,它最早是用来描述那些因购物上瘾而不能自控的精神症候。早在1915年前后,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就在教科书上描述了这种病症,并取名为Onimomania(购物狂),这个词自诞生之后便很快传播开来。
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家劳林·克兰教授研究指出,美国有1000多万人经常昼伏夜出疯狂网购,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她们购物上瘾就像酗酒或赌博成瘾一样,经常无法控制地购买一些并不实用或价格不菲的物品,最终陷自己于困厄之境,更有甚者需要以抗抑郁药物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由此,专家们才考虑是否将它列为一种精神疾病。就像《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的丽贝卡,在商场促销活动中为了抢购一双璞琪靴子而和别人大打出手,这显然不是常人所为。
文学作品对购物成狂的拜金女郎不免含有几分批判成分,但某种程度上也渲染了物化世界声色犬马令人沉迷的一面。这种矛盾态度仿佛一个双面人,一面板起面孔斥责败家之害,一面却对奢华生活流露艳羡之意。
不可否认,将购物狂划入精神疾病会引起人们对此种症候的关注。但是,这是否存在“泛精神病”的倾向呢?这个时代,凡是人类行为中存在问题的部分,都逐渐被划入精神病领域,而这很可能会令人忽视造成种种问题的社会因素,比如媒体和广告的负面影响,比如信用卡乐此不疲地鼓励人们负债消费,以及商场打折、促销等名目繁多的营销策略。事实上,此种社会问题,同样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