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四

有关东北历史、禀赋与人员要素的“创意”

我给很多书写过序,但为一本不是我所在专业领域的书写序,这还是第一次。由我这样一个非法律专业的人士作一篇序,说明这本书的读者群不局限于法律专业领域的读者,也不止于对破产重整关心的人,应该说每一个与东北有关系,或者说关心东北发展的人,都值得看看这本书。当然,志斌请我为他的书作序,也源于我跟东北的感情、我对东北的理解。

世人对东北的了解,可能莫过于那首老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这首歌让我们知道了东北的富饶资源,辽阔的黑土地,茂密的大森林。其实近代以来,东北的工业在中国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企业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发达往往意味着观念先进,但是,不知从哪天起,东北地区被认为是观念陈旧的地区,我并不认同这样的简单判断。如果对东北有所了解的话,所谓当前东北地区的观念陈旧,其实与东北辉煌的工业历史有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企业作为共和国的脊梁,在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命脉,久而久之,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东北人民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当市场经济大潮来临的时候,小商小贩的逐利思维与格调,与东北大工业环境养成的家国情怀,往往会形成一种冲突。所以,我认为,在当下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不要简单地给东北人戴上一顶观念陈旧的帽子,而应该把他们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好好挖掘一下。

书中对 5 个大型企业破产重整案例的介绍,结合了东北人所具有的这种家国情怀,并在市场化道路上进行了创新探索。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志斌与张婷在破产重整领域的专业素养,也能看到他们对东北的熟悉与热爱,更能看到他们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未来发展的思考。只有了解东北的历史和禀赋,理解东北人民的家国情怀,才能做好东北大型国企集团的破产重整工作。

东北的历史

书中的 5 个案例,都是东北地区赫赫有名的大型国有企业。透过这些企业,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东北的辉煌过去,其中 3 家可以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奠基者与见证者。大连机床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沈阳机床集团则聚集了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 4 家企业,沈阳北方重工的前身也曾属“中国八大重机”之列。“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 156 个国家重点项目中,有 56 个安排在东北。当时国家对东北的实际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 44.3%。

我在许多场合说过,在东北会发生一些影响中国的事情,也不排除会发生一些影响世界的事情。历史上的确如此。过去 400 年来,东北似乎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地区”。很多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事件发生在东北。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大的主题报告中,专门提到作为产业中心和屯兵要地的东北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后来的国共对决中,东北走出的四野,从黑龙江一直打到海南岛,纵横中国。而抗日战争的开端,也始自 1931 年沈阳的“九一八”事变。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通过铁路输送到全国各地,如同血管输送营养;性格坚毅的东北人也成了钢铁丛林中的枝叶,为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几乎用自己的充裕资源和工业体系支撑起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使中国从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逐步实现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梦想。

新中国的许多第一在东北产生。鞍钢当时作为全国第一大的钢铁基地,创造性地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鞍钢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庆作为全国最大的油田,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中共中央曾对全国工业战线发出号召,要“工业学大庆”,“大庆”成了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如果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反映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以及超脱个人的共同集体意识,那么,奋斗在东北这片区域的人和企业,成为当时中国的精神文明标志,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最先步入计划经济,并形成了一整套与之匹配的体制机制,以及企业、社会、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长期计划经济下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对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制度因素和文化积淀,在后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性阵痛中,使得历史的智慧,变成了历史的包袱和枷锁。

但是,我想说,“振兴东北”,依然需要从历史中找寻答案。正如黑格尔所言,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你能看到东北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东北多远的未来。我们看到,东北不仅最先步入计划经济,也最先以大胆而智慧的破产制度创新。东北的大型国企之所以有过多的“企业办社会”职能,也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东北大型企业集团的“成长中的烦恼”,恰恰需要从成长的历史中加以解析。

时间带来的整体问题,也需要时间来改变,这个过程比之前形成的过程往往更困难,更漫长,需要壮士断臂般的勇气,也需要破解难题的智慧,还需要抽丝剥茧般的耐心,更需要一种历史的态度。对东北的困局与症结的理解,尤其需要历史的梳理,才能行远且稳。书中的 5 个案例,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东北企业发展的复杂与严峻,透过这些案例的剖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案例背后隐藏的规律,更可以看到东北发展历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轨迹。

东北的禀赋

除了对东北历史的理解,书中的 5 个案例还有一点让我深思,那就是东北的禀赋。有句老话说,“东北遍地都是宝”。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优势,丰富多元的特产资源,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是东北难以被复制、难以被替代的优势。但是我更想聚焦到一点,那就是东北振兴的重工业基础。东北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处在各自重工业领域的领先位置。本书中的 5 个案例,也曾如此。吉林昊融集团的地理优势与稀缺的有色金属原料,首钢通钢的采矿与后续的钢铁加工,北方重工、大连机床、沈阳机床也都与矿山机械、重型设备的生产密切相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一些传统的制造业,比如东北最具代表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部门等,往往被认为是传统工业。尤其相较于当下蓬勃发展、光彩夺目的各种新经济形态,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与生产资料的重工业,好像显得更加黯淡失色。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传统制造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期间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意义不可估量。时至今日,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依然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2015 年 5 月 19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 4.0》,日本在《2014 制造业白皮书》中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英国发布《英国制造 2050》等。制造业的兴衰验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制造业是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

在 2016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振兴东北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对东北地区而言,全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即是最重要的一个“长”。习近平总书记 2019 年 8 月 26 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讲话时提出,“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东北的特长就是重工业,体现在装备制造业、国防产业、船舶产业等各个领域。书中的 5 个案例企业,都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条,也在地理上有着丰富的原材料,更有着成熟且完整的专业技术工人队伍,重工业的基础就是东北最大的家底。这 5 个案例企业的困境,主要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如业务结构大而全,运营效率不高,主营业务不够聚焦,优势业务不够明显,技术进步相对滞后等,它们通过破产重整得以浴火重生,对东北振兴而言是一个极好的创新探索。东北如何在原有的重工业基础上提升技术与效率,把主营业务做强、做精、做尖,比肩甚至引领国际水平,这一命题对企业、对东北、对中国制造业、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而言,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东北的人民

书中的 5 个案例,还有一点让我感触颇多,那就是东北的人民。在昊融集团重整时,投资人最看重的是其成熟且完整的技术工人队伍,首钢通钢的 36天重整速度的纪录背后是广大职工对通过司法重整方式实施债务优化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大连机床设立新公司整体承接的目的也是要保留技术及人员,北方重工重整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解决“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的顽疾,沈阳机床重整价值之一也是其上万名成熟完备的人才队伍。

人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要素。振兴东北,更应该振兴“人”。人的振兴,观念、思维、精神的振兴是东北发展的关键动能。东北发展需要输入的不仅是财力,更需要智力。东北曾经的繁荣,也与当时的人有着密切关系,东北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曾经铸造了中国的工业精神。

一个地区的落后,首先是这个地区人的思维落后。对市场灵活性的认知,以及对市场敏感度的感知,在东北地区的确存在着差距。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人的认知与行动。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技术快速升级与变革的时代,新型专业人才积累匮乏、培养跟不上,已成为掣肘东北地区企业成长的最大痛点。新思维、新人才、新观念成为培育东北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说,营销有“惯例化的模式”,但驱动它的力量,是人的智慧,是“创造性的灵感”。大数据技术需要落实到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上,人工智能的水平也取决于开发者的水平,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人所具备的创造力,是让企业在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这 5 个企业破产重整背后更多的“人”的变化。

政府服务与效率在变化。大型企业集团的重整,优化了地区的营商环境,在案例的剖析中,我们没有看到以往“官本位”“等靠要”等做法,“有为政府”提供了“市场失灵”时的有效救治需要,多层级的府院联动成为大型企业集团重整的重要经验之一,地方政府和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也是企业重整实践的重要外部动因,而营商环境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投资人、债权人对东北复兴的信心。

企业意识在重整中变化。由于历史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全国是相对滞后的,书中 5 个大型企业的重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市场化是基本的原则框架。企业在重整的过程中,也在从市场价值链出发,尝试形成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强化市场意识,增强市场活力,提高市场化程度。建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机制体系,并且落实在每一个员工心里,是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

总而言之,东北的历史是东北在国家发展中责任担当的历史,东北的禀赋转化为了不可或缺但又相对低调的重工业体系,东北的人民正在努力将家国情怀与市场意识融合为一,这些要素一一汇集在本书 5 个东北大型企业的重整案例中。对这些因素的深刻把握,是破产法实施的“东北经验”“东北模式”“东北创新”的基础所在。我相信,志斌和张婷律师在实践、体会与思考中,不仅将自己的专业智慧用到了极致,也对东北这片土地投入了极多的感情。期待他们更多的成果。

丁俊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
中国高教学会广告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5JA6qdS3lG+QeWdZ/sZD18nM/oijaLhwzF+r7PD1RAQF+1ijP32gH3l7EYHiUi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