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媒介的场景化使用

媒介消费不再受到时空的束缚,而媒介产品的功能日渐多元,场景之于传播的意义被大大强化。本次调查特别对媒介的场景化使用予以关注,考察了基于不同诉求和不同时空的场景化媒介接触,对人们在特定场景下的媒介使用倾向和行为进行了探索。其中包括当某种具体需求被激活的诉求场景,包括发生重大新闻时、需要浏览信息时、需要娱乐时、需要社交时和需要回避现实时,也包括时空维度上的场景,例如排队时、通勤时、工作时、休息时等。

调查采用半结构化问答的方式,受访者首先在我们所提供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选项中进行选择,再给出他们所偏好的具体媒介产品,例如某一频道、某一栏目、某一APP等,以便做进一步分析。

1.3.1 全场景媒介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了出现在各个场景中的几种高频媒介。首先,智能手机是移动传播时代的全场景媒介。作为用户与各项互联网服务的交互界面,无论在何种诉求场景或时空场景中,手机的使用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媒介。其次,在新媒体产品层面,微信是移动传播时代的“元APP”。微信作为不折不扣的全场景APP,不仅体现在当人们产生社交、信息、娱乐等需求时首选使用,还体现在人们在信任度、便捷度、有用度、对个体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等层面上的评价都是最高的。微信业已成为维系人们日常生活的秩序感与安全感的重要基础设施。与之相关的是社交媒体对生活的全面渗透。无论是在公交上、排队时,还是在独处时、与他人共处时,抑或是休闲时、工作时,使用社交媒体几乎在每个场景中都是最多人选择的媒介活动,无社交,不生活。如同前文所述,在智能手机全民化、个人化使用与便利性的大背景下,智能手机本身是一种全场景媒介,在多数场景下都成为第一选择。

1.3.2 基于不同诉求的场景式媒介

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在发生重大新闻时,电视显现了其重要的渠道意义,电视的倚重份额超越任何一款单一手机APP,达到了25.3%,在手机APP产品中,腾讯新闻、微信、今日头条和微博等也是重大新闻发生时手机端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电视的受访者中,有近72%的人直接给出了《新闻联播》这个更为具体的答案。作为远远小于电视媒体、小于中央电视台、仅作为一档节目而存在的渠道,《新闻联播》单一节目的影响力超过了手机百度、腾讯新闻和微信,足见其作为一档国民级别的电视节目的分量。

在想要浏览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与他人互动甚至回避现实的心理场景下,智能手机都成为首选,分别占到首要选择率的82.6%~94.5%:想要浏览信息时,人们首选手机百度、微信和腾讯新闻;想要学习知识时,人们首选手机百度、微信;想要休闲娱乐时,人们首选微信、抖音和各类手游;想要与他人互动时,大多数人选择打开微信或QQ ;想要回避现实时,人们的选择相对分散,但是微信和抖音仍然是选择人数较多的媒介渠道。

从APP层面上的分析,微信仍然是不会缺席的存在,在各种心理需求下,人们都会打开微信。而另一个显著存在的是手机百度,在产生主动的信息需求和知识需求时,从手机进入百度搜索成为全民性的习惯。

从媒介类别上分析,只有在“学习知识”与“回避现实”的心理场景下,手机之外的媒体才有了更多的被选择机会,某种层面上说,移动互联网用户仍然没有将手机确定为学习的首选平台,也有一部分用户以切断手机使用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图 1-9 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

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所有频率不足0.1%的媒介项目频率之和),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从表1-4中可知,与他人互动场景下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微信;休闲娱乐与学习知识场景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也相对较高,分别以微信和手机百度为代表;相比之下,浏览信息、发生重大新闻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较低,而回避现实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最低,说明在这些场景下,不同个体的媒介选择异质性较高。

表 1-4 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

续表 6Djvz1pTV342534G78IJCw/i0D3j8/2u3hGI53f5Myl8FEJj1wEUSdWhas/C9e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