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9 穷理与常理

所谓哲学家,喜欢刨根问底,追索理后之理。随着穷理的进展,他们会问出古怪的问题来,得出古怪的结论来。但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平常讨论的那些事情:张三幸福还是李四幸福?金钱是否能让人幸福?母爱和情爱那么不同,为什么都叫作爱?怀孕三个月做人工流产是谋杀吗?对平民进行自杀式袭击是献身正义还是恐怖活动?所谓“哲学问题”,不是哲学家的问题,而是人人的问题,或至少,来自人人的问题。如杜威所说:“哲学若要恢复元气,它就不能再是专门讨论哲学家的问题的一套办法,而必须成为讨论人人的问题的方法——由哲学家悉心照料的方法。” 日常思考是穷理的源头活水。

穷理有时达乎异于常理乃至悖乎常理的结论——万物皆静,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皆备于我,知即行,地球绕太阳旋转,只有解释没有事实,将来不晚于现在……有些穷理者偏好用悖谬方式提出自己的思想。这部分是由于悖谬之言往往有警醒之功。这些悖谬命题形形色色,宜在不同上下文分别讨论,这里要说的是,它们都是作为反思或穷理的结论提出来的,就此而言,并不像句子表面看来那样直接与常理冲突。“万物皆备于我”似乎是个奇怪的主张,但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一整句读下来,已经比只读那半句更贴近常情。“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背后跟着一整套道理,“地球绕太阳旋转”背后有一整个理论支撑。结论古怪,所依的道理并不古怪,异常之理连在常理之上,连系于我们原来知道的道理。你要把我引向我还不明白的道理,但你用以说服我的道理,你所依据的道理,则是我已经接受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常理的延伸,理解在何种意义上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何种意义上知即是行。 03K8uCLrmHJetUlLkEbtoPVU84pWeMmsC4+QAmUWL0xPgZvd32Rp+NlIvZZtrJ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