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1 道、理、道理

我们在分辨道理、道、理这些词的时候,免不了要参照这些词从前的用法,参照古人对这些词的解说。这些词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流变,则有中国文史专家做过研究。

钱穆在《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中讲了四题,第一题即为“道理”,开篇即称,“我们可以说,中国思想之主要论题,即在探讨道理……中华民族,乃一极端重视道理之民族” 〔1页〕 。题目虽然是连在一起的“道理”,不过,在这篇演讲里,他大半是分着讲道和理,对着讲道和理。首先他指出,以东汉以上魏晋以下分界,“大体言之,中国古代思想重视道,中国后代思想则重视理” 〔2页〕 。这一点,前人如戴震早经指出:“六经、孔、孟之言以及传记群籍,理字不多见。”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张君劢也说:“自从宋儒以后,‘理’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正如‘道’是孔子和老子的基本观念一样。” 杨国荣考证说,“道理”这个说法,先秦文献中就有,如《韩非子·解老》中有道“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又道“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倚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杨国荣说:“上述语境中的‘道理’实质上是指‘道’、‘理’,与作为复合词的‘道理’涵义有所不同。” 杨国荣接着说:“作为复合词的‘道理’一词究竟首先出现于何时,现已难以考定,但至迟在宋代,它已较普遍地被使用……其涵义也近于现代所说的‘道理’。”他举例说,二程曾批评王安石,认为“介甫不知事君道理”,又如,“悟则句句皆是这个道理”。

钱穆那篇讲演把道和理对着讲,自然侧重这两个概念的分殊。从内容上说,道是所然,教人该怎样,理是所以然,告诉人必这样;道行之而成,可以创造,理本然存在,绝对不变。道联系于实践,偏于多,几条道可以并行不悖,理则是唯一的。理规定一切,道完成一切。大致上,道近于宗教而理近于科学。钱穆所论多有启发,例如可以由“理规定一切,道完成一切”来思考理论与实践,并细致领会“明道”“穷理”这两种搭配。

不过,钱穆说到最后,又说,道即理,理即道。 〔17页〕 于是乎道与理贯通融会,胜于西方人要么走向宗教的极端,要么走向科学的极端。

杨国荣的文章又有发明。据他考察,“道”相对于“理”,往往更多地体现了普遍的法则,《老子》将道视为宇宙的本源,《庄子》肯定道通为一,侧重的都是道的普遍涵盖性。并引《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理”较多地涉及分殊;也引《韩非子·解老》:“凡理者,方圆、短长、麤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杨国荣的这种理解有大量文献根据。郑玄注《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曰:理,分也。许慎《说文解字·序》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戴震更详细说到这一点:“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大致言之,钱穆主要从知行着眼谈道与理的区别,杨国荣主要从普遍与特殊着眼。沿着自己的思路,杨国荣接着说,在“道理”中,“道”所体现的普遍法则与“理”隐含的具体规定彼此融合,展示了实践境域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杨国荣与钱穆的着眼点不同,似乎引向了不同的结论:钱穆说道是多、理是一,杨国荣说理是分疏、道是统一。两位学者都是中国思想史的专家,都有文献根据。我们该听信哪个?

道和理,本来是两个接近的词,当然,两者有区别,把两者对立起来说,例如,一者偏向实践一者偏向论理,一者偏向普遍一者偏向特殊,有助于我们把这些区别看得更清楚。把道和理对着说,若说得好,自会说出些什么,但对举是为了说明点儿什么,并不意味着道和理处处形成对照,可以把两个词的内容列出一份两两对照的表格,仿佛道这个词总是站在实践或普遍性一边,理这个词总是站在理论或分殊一边,或仿佛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思想重视道,中国后代思想则重视理”推出前古重视实践而中古重视科学。在某种意义上,道是一,在某种意义上,道是多。

至于“道理”这个双音词展示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我听来,就像钱穆所谓道与理贯通融会一样,说得轻易了,仿佛道当真成了普遍性的代词,理即是特殊性的代词,仿佛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词,就形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概念,仿佛“道理”在更高的层面上结合了 。道、理、道理,是几个意思接近的、意思互相联系的平行的词儿,谁也不是谁的上阶统一体。“分分合合”像分和合一样,各自有它们合适的语境,汉语里有“分分合合”这个词,并不表明分和合在中国思想里是个统一体。实际上,我恐怕“分和合在中国思想里是个统一体”这话是个什么意思,也说不大清楚。 tqghYo98vPS1cQBP6y78nzi3lvtnCifndur+6xBWyB6NsUYR+N0YUqD5seaJ62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