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0 拈花一笑

单只把事情讲出来,道理就已经显豁了,这,当然可以说,因为事情本身就含有道理。但事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一只胖胖的小动物,跑到河边喝水,喝啊喝啊,喝得肚子满满的。这件事情含有何种道理?事情这样叙说,看不出其中有什么道理,那样叙说,道理便显豁了。固然,尽器则道在其中矣,但怎么才算尽器?

单单叙事,道理就可能已经显豁。有时,连叙事都不必,拈花一笑,道理就显现了。

对于已经准备好懂道理的人,给出恰当的环境,这的确可能,否则,我拈一朵花,对你笑笑,这提示什么道理呢?我跑到你面前,把嘴张开来。这提示所有道理,或什么道理都不提示。

我把嘴张开来,你甚至不知道你看见了什么。你说,我看见牙已经掉了,舌头还在,这时你已经在朝一个特定的方向看了。但这离开硬的先折、软的长存还有一段距离。禅宗的偈子、公案,多半是悟者自悟,糊涂的永远糊涂。

拈花一笑,明白人就明白了道理。也许,对于最明白的人,连拈花都不必,连把嘴张开来让你看牙齿和舌头都不必。

所谓默会,并不是一上来就用自己的沉默面对世界的沉默,多半说的是从行事中、从叙事中、从器物中默会。道理首先在亲近的人的、前人的行为举止中,在周遭的器物之中,在叙事之中。但更要紧的是,只有对能够叙事的生物、能够制造器物的生物、有传统的生物,世界才能显现其道理。默会,因为你能够言说。你固然可能面对斗转星移,面对苍茫宇宙,默默了悟穷通之理,但你已经把它叫作斗,叫作宙,叫作移转。没有语言的生物,也能应对世界,甚至比我们应对得更成功,比如蟑螂,但它不能明理。 aoo1zR0tPiaEsXtytAdvVHlKbEfw7ZxCXjxdlOOJOLqF/Crp38VT/ZEz0V+ADM/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