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乱时代:周幽王开启了《朝代歌》里乱悠悠的五百年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有名的《朝代歌》,把春秋战国时代定性为“乱悠悠”时代。中华五千年历史,第一个“大乱”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随后还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也是有名的大乱时代之一。

春秋战国时代,礼乐崩坏,各国征战不已,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后由秦朝一扫六合,统一华夏。那个时期,周天子没了公信力,君不像君;各诸侯国之间征战相残、诸侯内部兄弟反目、臣子杀君等现象比比皆是,而诸子百家则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

周幽王开启春秋战国时代

在春秋战国之前,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西周末期,周朝王权逐渐式微,之后进入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要了解这个时代,首先离不开介绍一个人物,他就是周幽王。

周幽王名叫姬宫湦。在周幽王之前,虽然国内并不太平,但天下尊周天子为君,总算有统一秩序。周幽王是个典型的昏君,众所周知的“烽火戏诸侯”,就是周幽王的杰作,他为了哄褒姒一笑,对诸侯们导演了一幕“狼来了”的闹剧。褒姒倒是笑了,但诸侯们从此对周幽王失去了敬畏之心,他下达的命令成了戏言。并且,周幽王为了哄褒姒开心,立褒姒为后,立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废了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他这种倒行逆施的国策破坏了传统的废立规矩,导致了国丈申侯的反抗,致使申侯“引狼入室”,联合犬戎进攻周朝首都镐京,而诸侯因为周幽王失去公信力不来救,最终导致西周王朝灭亡。

周幽王死后,诸侯们拥立前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为避犬戎之难,迁都洛邑。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两位周天子各有拥立的诸侯。后来周携王被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杀害,周王朝才再度重新统一。天下诸侯轻视周天子的时代开启,有许多诸侯不来朝贡,春秋战国时代到来了。

分封制的“分无可分”是兼并战争的“总祸根”

春秋战国时代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兼并战争。东周开始的时候,天下有几百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大有小,明面上尊奉周天子为君,实际上各自为政,分化成一个个小王国,除了朝贡以外,财政、军事、税收等几乎都是独立的。为什么一个大国,下面会有这么多小国呢?究其原因,这种“国中国”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周王朝制度决定的。

周朝灭了商朝,大封诸侯。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周王朝姬姓王室以及开国勋贵。分封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据记载,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其中姬王室子弟有五十三国,占了绝大多数。其余为外姓王国,比如姜子牙封在了齐国。还有前朝君王的后代,如尧舜禹的后代,商王的后代,都被封了诸侯。所谓“封建”,即封邦建国。是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自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

分封的诸侯,都有自己的封地,起初还太平,各安其地。这些王公贵族们,会生育很多子女,往往一个诸侯王,会生育很多儿子。这些儿子也有被分封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争端。诸侯王的子孙越来越多,但被封的国土有限,最终会造成“分无可分”的尴尬局面,而这种矛盾随时可能引发内乱。都是王孙贵族,谁也不愿喝西北风,他们又没有普通老百姓安贫乐道的心态,总有一天会因为“分赃不均”打起来。比方鲁国,老贵族、新贵族、当朝公子、三桓支庶矛盾重重,最后内乱一起,三桓取胜,鲁昭公竟然被逼逃往齐国。连国王都跑了,怎一个乱字了得!

大乱时代的“百家争鸣”,都在寻求救世之道

在文化上,春秋战国时代也“乱”了起来,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英雄并不单纯指军事战场上的英雄,在文化战场、思想战场上,照样是群雄并出。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群星璀璨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思想家。百家争鸣,其实不是百家,是多的意思,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墨家、名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方技家等。他们的代表人物则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列子、庄子、韩非子、李斯、申不害、孙武、孙膑、吴起、许行、惠孙、墨子、吕不韦、鬼谷子、苏秦、张仪等。

正如孔子周游列国、墨子游说列国、苏秦佩六国相印一样,各家纷纷提出各种政治和思想主张,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提出救世之道,而这些救世之道,要想得到执行,必须得到诸侯国的响应。那个时期,“叛国”现象比比皆是。不管是哪国人,能得到重用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客卿,也看到许多贵族养了许多门客,著名的孟尝君等四公子就养门客多达几千人。人才们各抒己见,就连鲁班还与墨子发生过争执呢,一攻一守,最后墨子胜出。其实本意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寻求救世之道。

幸运的是,经历了那个大乱时代,中国诞生了许多哲学大家,孔子、老子、孙子、墨子这些世界级的大家脱颖而出,直到现在他们的思想还在影响着世人。

蛮夷戎狄对中原各国虎视眈眈,趁机动手

周天子失去了公信力,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个时代中原地区的边境也不消停,蛮夷戎狄趁机动手,侵略中原。所以我们看到的秦汉时代的匈奴之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之害、隋唐时期的突厥之害以及宋辽夏金蒙古(元)之间的纷争,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埋下了争斗的种子。春秋战国时期的蛮夷戎狄对中原的侵略,一点也不逊色于后世的大规模战争,只不过是消逝于历史洪流中,不被人们注意罢了。

西周本来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凭一个诸侯的力量是不可能被灭掉的,因为一个诸侯攻击周王朝,会遭到其他诸侯的联合攻击。灭掉周朝的最主要的一股力量,便是被称为犬戎的西北游牧民族。犬戎又称畎夷、犬夷、昆夷、绲夷等,殷周时,生活在今天的陕、甘一带。“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可见,犬戎从“五帝”时就存在了,可谓历史悠久。在周天子复仇的心态鼓励下,中原诸侯最终击败了犬戎,占领了原来犬戎拥有的大片土地。

燕山一带生活的戎人部落主要是山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除了与中原民族争霸外,最大的外敌就是山戎。山戎在公元前7世纪实力渐强,时常入侵郑、齐、燕等国,曾经侵占燕国大片土地,燕桓侯为躲避山戎的攻击,被迫迁都到了临易。齐桓公称霸时,燕国的燕庄公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率领多国部队攻击山戎,灭掉了山戎的孤竹部、令支部,才保全了燕国。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天的河北、陕北、山西一带,齐国、郑国还有一个外敌北戎,当时的小霸主郑庄公正面迎敌处于下风,但郑庄公强在谋略出众,设计将北戎引入埋伏圈重创之;齐国联合郑国组成“两强联盟”,又一次击败北戎,俘虏其首领;第三次攻击北戎是齐国联合许国,给其造成巨大杀伤。需要两大强国组成联军对付,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北戎的厉害。

正北方有一个部族名叫北狄,也是一个超级强的存在,北狄先后灭亡了邢国和卫国两个中等国家,即便是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率领多国部队击败北狄,也只能帮助邢国和卫国异地复国,因为原来的国土已被北狄部落迁居了。齐国、晋国这样的中原大国,单凭一己之力,也很难轻易战胜北狄,而是双方互有胜负,可见北狄之强大。不过,北狄最终还是亡在晋国手里,晋国在春秋称霸之时,最辉煌的战绩之一就是灭亡北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赵武灵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王,除了与秦国争霸以外,赵国最大的功绩就是在抗击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部落中取得胜利,学习人家的长处转而击败之。赵武灵王灭掉的中山国,实际上是春秋时由白狄建立的国家,号称九千乘,是当时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大国。赵国名将李牧,曾大败匈奴、东胡,十万匈奴大军被李牧歼灭,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对匈奴最大的一次战役。秦国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从未停歇,那个灭亡西周的犬戎,就是秦国击败的,之后秦国辟地千里,实力大增。西戎部落的另一支—义渠,与秦国较量了四百年,最终还是不敌秦国,被秦所灭。

由“尊王攘夷”到“独霸天下”,秦始皇最后胜出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西周灭亡而迁都开始的。最开始的小霸王,是郑庄公,因为郑国帮助周天子复了国。周平王最感恩的人,便是郑庄公。但郑国的实力,最后被齐国远远地超越了。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制定了“尊王攘夷”的国策,其实这是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齐桓公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征伐不听话的国家,这一招屡试不爽。

有了齐桓公成功的例子,春秋其他争霸的霸主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人,大多走的就是这个路子。这个路子走得正确,充分说明当时周天子虽然失去了公信力,但在精神上还是一面旗帜,没有人愿意直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周天子靠这个威信,虽然仅有一小片自己的国土,但小日子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诸侯之间互相征伐,还没有征伐到周天子的国土上。

但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国七雄不再“尊王攘夷”,改成赤裸裸地争霸天下了。楚国与秦国、齐国这些大的国家,敢于直接挑战周天子权威,或称王,或称帝,敢问鼎。九鼎是周天子掌握国家的象征,问鼎意味着直接挑战周天子的国家权威。称王或称帝,意味着可以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在诸侯国这样的威胁下,周天子也无可奈何,因为诸侯国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不是仅仅靠正统权威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后秦始皇时代,六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何况一个傀儡天子。其实早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周朝就已经到了末日夕阳,秦“迁九鼎,占王畿”,灭了东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时,东周已灭亡三十多年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时,是没有周天子见证的。 3qiKy5M8h4CK5+3XySkF5tCJcGLoNZTHrAEH3+BE+Y5e+wsV7dPrXzTx7Jqw+o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