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识与学艺

如果有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题记

时下拥有高学历、多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去凤毛麟角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也常行走于左右,时刻提醒着人们对自己是否还拥有所谓知识产生质疑。文化知识层次统计曲线火箭式拔高,能顺利转化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却难以接受社会的考量。

当今网络文化蓬勃发展。方便快捷的一键式服务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老祖宗的魏碑柳体、《风雅颂》,如今只能在书法比赛、文化交流中觅得芳踪。昔日文人墨客的一脸穷酸早已被刷屏、游戏、网聊、博客所替代。当真是以往的文化文明已落伍,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就拿签名来说,网络中不乏各种流体的设计方案,存留在公文批注和个人署名中那令人难以辨认的潦草字迹,着实让拥有先贤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的国民汗颜。

应试教育已无暇顾及仓颉方块字的唯美和渊源,键盘的敲击声早已湮没了书写顺序和笔画布局。速度的强化,电子技术的发达,忽略了研墨和宣纸的从容,孩子们能做的业已是抛弃了个性,规划为一种模式的精英。青少年电视上网络间高学历低生存能力的现象日趋严重,学生们的眼镜片越来越厚,书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可生存技能、自理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乃至独立的个性和创造力已渐行渐远。自私、狭隘、不信任日趋严重,包容、担当、领袖气质越来越弱化。

刘震云说:“知识分子的目光应该像探照灯一样,他照射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应该是未来。”知识分子是点亮时代发展的灯塔,毋庸置疑,这个知识分子不会是简单的学识和知道。从知道到见识乃至成为能力到底还要走多远?生活的阅历严肃地告诉我们无论学历的光环多么闪耀,最终还得为生存所左右。现实一次次严酷地告诫世人:“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得躬行!”如何育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闲话完毕,下面我们来看刘邦和项羽的学识大比拼。

首先,来看刘邦。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刘邦的学问就是:少而精。

少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刘邦读书少,精就是他善于抓住既得的机会,把目标瞄准一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这门做大做强。他的求学经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而精便藏匿于其中。

第一阶段:正儿八经的学生时代。

刘邦家里穷,而且兄弟姐妹又多,按理说,他这个刘老三是很难读到书的,但是刘邦也是幸运的,这是拜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所赐。卢绾的老爹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刘邦和卢绾同一天出生,在这个时候,显然是刘邦沾了卢老地主的光。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卢老地主出钱让刘邦上学,但从刘邦和卢绾在浪迹江湖时如影相随、不离不弃的铁伙伴关系,不妨大胆推测,两人很有可能一起“同过窗”。要知道刘邦的家里穷得叮当响,显然供不起他上学,因此,卢老地主在其中可能对刘邦施过援手,资助过他。当然,考虑到当时的私塾都是自己办的,做为中阳里的第一富,卢老地主请了教书先生来,花这么一点学费还是没问题的。而教书先生教一个人也是教,教十个人也是教,因此,这里不排除刘邦是被“顺便”请进去读书的。

第二阶段:刀口舔血的社会大学时代。

刘邦丢下书包,踏入社会后,家里人都感到丢脸,因为他很快跟着当地黑老大王陵当起了混混。其实,刘邦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家里穷,没有学上了,又谋不到生路,只好过这样刀口舔血的日子。但是,看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刘邦尽管孤单,但并不孤独,因为还有卢绾一直跟随着他。卢绾为什么会跟着他,因为他们是好伙伴。但问题马上来了,卢绾是典型的“富二代”,为什么沦落为“草二代”?笔者推断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卢绾和刘邦的九年义教育圆满完成了,顺利毕业,昂首阔步地走向了社会;二是卢绾和刘邦上课实在是调皮,私塾老师没法教了,选择了辞职不干,所以卢绾和刘邦失学了;三是卢绾和刘邦主动炒鱿鱼——罢学,卢老地主也拿他们没办法,从此他们开始了流浪的新生活;四是卢家突遭变故,如遇金融危机、政治风暴等,从中阳里村的第一富翁变成了第一负翁,家里一落千丈,供不起孩子上学,所以卢绾和刘邦失学了。当然,不管怎样,刘邦在踏入社会后,和卢绾“有衣同穿、有饭同享”却是不争的事实。总之,刘邦应该是过了一段比较长的混混生活,这段时间应当在8年到10年之间。

第三阶段:敏而好学的拜师学艺时代。

在社会大学“浪费”了近十年的光阴后,刘邦毅然选择了拜师学艺的求学深造之举。师从何来?信陵君!信陵君是当时学者心中的“神”,可惜这个时候已然仙逝了,刘邦不可能再找到他了,但信陵君的弟子张耳还在,因此,刘邦不远千里,跑去拜张耳为师,向他求教。刘邦之所以会在经历社会大学后,来个浪子大回头,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刘邦厌倦了黑白两道打打杀杀、刀口舔血的生活;二是刘邦在闯社会期间突然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三是刘邦经过高人的指点后茅塞大开,决定拜师学艺。不管哪种原因,刘邦在张耳门下学了三年,这三年,我们无法知道刘邦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刘邦增长的见识却是无以伦比的,政治、眼界、思维能力等等,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刘邦日后能在楚汉争霸中游刃有余,能把项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刘邦没有一直学下去,因为张耳因政治原因被秦政府通缉,只能选择隐姓埋名、小隐隐于野去了,而提前结业的刘邦只能又回归故里。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刘邦的这段“适可而止”的经历是颇有成效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历练了他的处世方法,这无疑为他“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来看项羽。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项羽的学问就是:广而散。

项羽的求学条件显然比刘邦要好得多,刘邦是属于一穷二白之人,但项羽却属于身在福中之人。且不说在“超级叔叔”项梁的庇护下,项羽衣食无忧,而且项梁遗传下来了项家的“英雄”血统,他本人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能文能武,足智多谋,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核心所在。对于项羽来说,他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果然,项梁为了能让项羽早点成才,先是教他读书,但是项羽只学了一段时间便不学了,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只要学会简单的写名字识字就行了。于是,项梁又教他学剑术,但项羽仍然只学了一段时间就不学了,说什么行军打仗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而是要靠众人之力,现在只要学到了一些防身之术,能在一般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就行了。项梁最后没辙了,只好拿出看家本领教项羽学兵法,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次,项羽依然只是浅尝辄止,说是只要懂得排兵布阵、行军打仗的最基本方法和策略就行了,没有必要学那些深奥的东西,真正的兵法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实战之中。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项羽每学一个东西都是半途而废,适可而止,说的再直白点就是半桶水。然而,项羽虽然离精益求精相差甚远,但因为博采众长,他的修为也是颇为丰厚的,这为日后在革命中,能独挑大梁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行军打仗有自己相当独立的思路和方式,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光芒是在楚军中被无限放大的,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包括他的智囊军师范增,我们翻史书可以看到,范增真正出彩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在仅有的几次露脸的机会中,扮演的都是“小丑”的角色,在鸿门宴上使出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连环计,但结果都是功亏一篑,特别是在荥阳围困刘邦时,使出的是猛攻计,但结果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当然,范增这两次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实不是范增的计谋不行,也不是范增的策略不对,而是项羽不支持不配合。离开了项羽这个主心骨,谁也办不成事。这就是项羽的魅力,这同时也说明了项羽对自己主见的认可,及在处理政务上的果敢和一意孤行。

点评:刘邦和项羽求学历程的截然不同,知识涵养的迥然不同,是因为出身的环境不同造成的。刘邦学本领时,是坚持不懈。他是个调皮的青年,要么不学,要学时就百倍努力,不远千里投奔张耳门下拜师可以看见他对知识的渴望,可以看出他不甘落后的思想。而长达三年的求学生涯也可以看出刘邦的毅力和耐力。如果不是张耳因为“触犯”了大秦法律,被迫逃离,刘邦的求涯生涯应该还要更长些。回到沛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在泗水亭长这个职位上,他坐得游刃有余,便是学以致用的最好证明。

项羽学本领时,是适可而止,每一项都是半道而回。他年少时,曾念书,也曾学习剑术,但都没有取得好成绩。后来,他转而钻研兵法,下决心学成可敌万人之术。这在武学界,堪称练习“葵花宝典”。这是他的性格展示,虽然向上、好进、果敢,但缺乏持久力、耐力、恒心,结果刚猛有余,却柔韧不足。这一点在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中可见一斑,特别是在和刘邦对峙于鸿沟时,漫长的僵持,消磨了项羽的锐气和信心,于是乎,刘邦一提出议和,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并且马上搬师回朝,结果阵角一乱,刘邦乘机反攻,兵败垓下,最后空有满腹才华也无济于世,空有一腔热血也付诸东流,最终喋血乌江。 UMq+Yg2Js0pAlKddT+yEvEAM3knR1uTHW0uYYd0tl4/lGDCOFFPlGXXK2AaIiG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