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比分析项羽和刘邦的军事才华

“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扬子法言·重黎》

一个将领的军事才能有哪几方面组成的?大致可分为:

治军能力(可细分为:带兵、治将,具体为训练、安抚士兵;选拔、任用、笼络将领);

战略头脑(战略情报的收集、战略形势的分析、战略计划的制定);

战术能力(也就是战场指挥的能力,首先是判断力,涉及天文地理、敌情我情的判断等很多因素;其次是作战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能力,也就是作战能力。在冷兵器时代,将领个人的勇武、临战激励士兵的能力,都是执行力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个普通的武将来说,只需要有作战计划的执行力就够了(大部分以武勇著称的将领,不需要作太多的思考,只要统帅一声令下,拼命冲杀就是了)。但是要作为一个大军的统帅,则必须兼有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否则,则必然会被对手抓住弱点,导致败亡。以下,我们试从三方面分析对比项羽和刘邦的军事才能。

一是双方在治军方面的比较。

在治军方面,项羽对士兵关爱有加,能得效死力,但是对于将领,项羽不能选贤用人。项羽手下很多有能力的部下,因为得不到重用,而离心离德。结果是,其真正信任的部下,大多是和他差不多类型的头脑简单的猛将。

在治军方面,刘邦的才能主要体现在选将有道。分封大会后,刘邦被分到了独处一隅的汉中,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听从萧何的建议,封治军能力出众的韩信为大将军,结果在韩信的从严治军下,很快打造出一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彭城大败后,刘邦重用韩信、英布和彭越三员大将,这三员大将既能运筹帷幄又能冲锋陷阵。刘邦充分授权,让他们独立带兵在项羽的后方和侧后活动,剪除项羽的羽翼,动摇其后方,与刘邦的正面对峙相互呼应,使项羽疲于奔命,最终兵败。刘邦手下的良将众多与项羽的独自一人带兵征战形成明显的对照。

二是双方在战略方面的比较。

刘邦的战略主要体现在:重庙算,运筹于帷幄之中。我国古代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非常注意战前的分析,他们强调每次大规模的战役前,一定要召开高层军事会议,分析、比较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士气、人的能动性等关系战争诸要素的优劣条件,判断双方胜负的可能性,预知己方有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么胜算有几成,再据以定下作战的决心,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始计第一》)与张良相识后,刘邦开始重视庙算的作用。在很多时候,重庙算表现为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在楚汉战争和汉帝国消灭叛乱的战斗中,刘邦均重视庙算,每次大战前,都召集将领和谋士开会,对比双方的势力和优劣,计算成功的把握,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暗度陈仓前,刘邦多次和手下将领商讨还定三秦的可行性。韩信将刘邦与章邯等关中三王做了详细的对比,指出刘邦在用人、封赏、军队战斗力、人心向背等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东出陈仓可一举而定三秦,使刘邦对还定三秦充满了信心。刘邦果断地将军队的指挥权授给韩信,由他全权负责训练和具体作战计划的制订。后来事情的发展确实像韩信分析的那样,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仅用了一个月稍多的时间就平定了三秦。

刘邦有明确的战略部署,即刘邦在正面坚守,派韩信功取魏、赵、燕、齐,派彭越在项羽后方骚扰,在项羽的腹地策反英布、周殷,使项羽前后不能相顾。

刘邦有战后措施,《汉书》中数次提到刘邦要求给复员的军人分田地,并免6到12年赋税。项羽有没有安置复员军人的办法史书中没有提到,不过项羽一方的人逃散甚至跑到刘邦一方是很多的。有名的如陈平、英布等,那个追杀项羽于垓下的吕马童也是项羽旧部。

刘邦因为自身原因,在对敌上都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很多时候甚至处于劣势;但刘邦最终能够弱中求存,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的项羽。关键在于,他会审时度势,正确地分析天下形势,随时而起,顺势而动,抓住了庙算和谋略这些在战争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制定了正确的攻防战略,抢占战略要地,派出奇兵,分化敌军阵营,争取盟友,最大程度地削弱敌方,加强自己的力量,从而很快地扭转了双方的优劣对比,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以强凌弱、以多胜少,才是兵家正道。如果实力不济,就应该避战。兵法有云:“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所以,刘邦的总战略就是:项羽军勇悍绝伦,但是我可以用全天下的人力物力耗死你。就算打99次败仗也没关系,只要我能打赢最后一次战役就够了!在正面战场上打不过项羽也没关系,用彭越骚扰你的南方,用韩信去打掉你全部的盟友、占领北方的全部地盘,最后你项羽成为被四面包围的孤岛,无粮饷无兵源无援兵无盟友,这场战争你还不是输定了?而项羽对此根本拿不出应对之策,只是被动地四处救火。所以,将军决胜未必要在战场,可以说,在垓下决战之前,项羽已经大势去矣。

前面已经说了,项羽虽然勇猛刚强,但战略眼光缺乏。他的眼光,能敏锐地察觉一个战场中稍纵即逝的战机,但却看不穿整个天下的局势。因为这些原因,项羽打些胜仗,却越找越弱。刘邦常打败仗,却只是局部战斗上不利,全局战略上胜利,所以越打地盘越大,军队越多,实力越强。所以可以说项羽是个将才,而刘邦是个统览全局的战略家。如果下棋的话,刘邦看的是全局,项羽盯的是局部。刘邦是个全国一局棋的棋手,项羽是一只横冲猛打的车。军事是一件综合性的事,需要大眼光,所以刘邦和项羽谁懂军事,一看便知了。刘邦以五千老弱从南线进攻秦国,也是以少胜多,而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按兵法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因为即使是百战百胜也会有人员死伤,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要取得胜利,何必血流成河!

总之,从战略上看,刘邦明显棋高一着:一方面以自己和主力部队做诱饵,牢牢牵制住项羽及其主力;一方面派韩信转战外围,收复西魏,征伐燕、赵、齐,占据了中原以东大片领地;同时,又派出强盗出身的彭越深入楚军后方,大搞游击战,袭扰后方,断其粮草,有时甚至攻城略地,令项羽不胜其烦,打则不但疲于奔命,而且如大炮打蚊子,于事无补;不打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称之为嗡嗡飞舞的苍蝇,实在恰如其分。其结果,彭越也逐渐壮大,对最后一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是双方在作战能力方面的比较。

项羽的战术能力(战场指挥能力)是非常高的,他不但行事决绝、言行一致,作战勇猛,作战方案巧妙,出奇制胜。如破釜沉舟的钜鹿决战、长途奔袭的彭城之战,作战计划本身,就体现了他惊人的胆略;而其计划的执行力,更是惊人,使得这些非常冒险的计划,均能达到120%的战果。项羽的战绩有巨鹿之战、攻齐之战、彭城之战、反击彭越之战、固陵之战,也多次以少胜多,他的战术是快速用兵,迅速击破敌军的指挥系统,然后追击敌军,但是围歼战不多,击杀敌军主要将领次数也不多,这和项羽的战术方式是分不开的。巨鹿之战,主要是击破了章邯,而包围王离,但是没有围歼章邯,而是靠赵高逼反了章邯,不算完胜。攻齐之战,击败了田荣,但是没有击杀他和田横,虽然田荣被平原民杀了,但是田横继续反楚,项羽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彭城之战,虽然击破诸侯联军,但是没有追击到刘邦,又被刘邦韩信在荥阳和附近的京、索击败,没能扩大战果。反击彭越,也只是击败彭越,也不能彻底消灭彭越,固陵击破刘邦,也对刘邦军伤害不大,项羽主要是以击破敌军为主,消灭敌军在次。所以他能多次打败敌人,却不能彻底消灭敌人,多次给了敌人可趁之机,实在是项羽战术的不足之处。

而刘邦的战术能力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兵不厌诈,以计谋取胜。古人认为用兵时,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计谋,迷惑敌军,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趁机取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典型的例子,结果刘邦打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最终拿下了三秦之地。二是巧使反间计,使敌军自乱阵脚。反间计是古今中外战史常用的计谋,即利用一定的方法离间敌对方将领之间的关系,引导敌军内部相互猜疑、疏远,削弱敌军的力量。刘邦利用陈平离间项羽与其主要将领钟离昧、主要谋士范增的关系,是古今用间史上的杰出案例。结果刘邦用反间计除去了项羽最重要的谋士和助手,为楚汉之争胜利之路扫清最大的拦路虎。三是粮草优先,确保后勤保障。刘邦在多年的征战中充分认识到了粮草供应的重要性。楚汉战争中,刘邦占领的巴蜀和关中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他所转战的河洛一带也是产粮地区。于是他一面把当地改为河内郡和河南郡,设官置守,就地筹措粮食,一面通过萧何不断把关中、巴蜀的粮食草料输送到前线来。为了确保粮草的供应,刘邦曾指示韩信修复了秦王朝在关东的最大粮草囤积地——敖仓。关中的粮草可以顺黄河而下,直接到达敖仓,先后派周勃等大将守卫敖仓,并在敖仓和荥阳、成皋间修筑了复道,专门用于从敖仓向成皋、荥阳两个军事要地输送粮草,保证了整个战争期间汉军的充足供应。同时,刘邦派彭越、刘贾、卢绾等人进入项羽的后方,截断项羽的粮草供应线,截获楚军的粮草,或烧毁楚军的仓库,使楚军疲于应付,经常因军中粮草供应不及时而不得不放弃已定的战斗计划。

点评:同样是天才也有高下之分,这高的当然非项羽莫属。对秦作战取得全胜的刘邦,在项羽面前几乎全处下风,百战百败。项羽最经典的战例是彭城之战。刘邦几十万大军乘项羽在齐作战时,攻下彭城,而项羽绕开了刘邦在面对齐国方向的正面拦截,绕到彭城的南面发起进攻,一举击溃刘邦的几十万人,仅泗水一战就屠杀汉军十几万。所谓棋差一着,缚手缚脚。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能人们没注意到,刘邦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似乎从项羽了偷学了几招。比如秦军抵挡不住时来找项羽洽谈投降之事,但项羽假装答应,然后发起攻击。刘邦在入关后也有类似的行动,秦将约降,刘邦也是详应后,听张良之说发起进攻,这个战斗在项羽之后,但当时可能刘邦不知道项羽这样干过。最后这一招又用到项羽身上,楚汉划鸿沟为界罢兵休战,但刘邦发起了攻击,最后灭楚。所以这一招项羽是始作俑者,被人还治其身,也是报应,自作自受。项羽这个兵不厌诈的高手,最终还是死在兵不厌诈上。

现在很多人为项羽抱屈,但讲到点子上的不多。尤其是项羽的军事天才就很少有人提及。多少人为韩信、白起天才谁大谁小吵得面红耳赤,实在是一叶障目,不识泰山。还有更大的天才项羽没看出来呢。殊为可叹。须知,项羽死时才三十一岁,已是百战百胜之身。这是他的前辈白起、赵奢、李牧、项燕等无法望其项背之处。 pae8jzjm2nqs0fsPjkffR+5SHDYOvFHfWPeC7MccErlglwaPkDxFJ91vmFWPDL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