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问”鸿门宴

我们目击的事实,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凌,冰山下面的巨大事实,更排山倒海穿透视听。

我们直面的人生舞台,也许只是化蝶幻影,层层垂帘般幕后的故事,更震撼世道人心。

——题记

饕餮鸿门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的时候如同平静的大海,动的时候乱成一窝粥。然而沧海横流、斗转星移、时事变迁,在波涛凶涌和风雨隐晦之中,里面却隐藏有太多的疑问待解,留了太多的悬念让人遐想,这无疑也更让鸿门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里不妨精选几个来一探究竟。

问题一: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酒无好酒,宴无好宴。中国人请客吃饭有时当不得真,历史上的鸿门宴就是这样的饭局,请吃饭的想杀死被请吃的,可见吃饭有风险,入座需谨慎。不过鸿门宴上项羽并没有杀掉刘邦,多少叫人有些匪夷所思。当时项羽虎视眈眈,陈兵新丰鸿门,几欲置刘邦于死地。不过刘邦很有办法,结果逃脱掉了。那么项羽为什么没有杀掉刘邦,这得从项羽的心理谈起。

首先,项羽是守义的谦谦君子。

中国人讲究一个“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项氏望族,他秉承了上层贵族文化的诚信守义、知恩图报、光明磊落等品质。鸿门宴中,项伯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诺之。项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说得项羽一时没了底气,缺少了攻打刘邦的把柄。所谓杀之无名,因此,既然项羽已同意了项伯的意见,就不能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讨伐刘邦,那么,他更不会以小人行径,在宴会之上置刘邦于死地了。因为对一个已经来谢罪的人还要杀害,更是杀之不武。因此,他对范增的多次暗示才“默然不应”,故作不闻不知,并宽容了樊哙的不敬,甚至产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这些问题的关键,都是“义”字在起作用。在当时,项羽的这种信义之举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直到今天,坚信守义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项羽有高度自信的心理。

项羽不杀刘邦也是建立在他对自身勇气和实力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鸿门宴发生时,项羽不仅携巨鹿之战胜利之威势,而且与刘邦实力悬殊(“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

最后,项羽有仁而爱人的性情。

一般人认为,项羽性格残暴、动辄杀人。但是,项羽还有至情至性的另一面。作为一名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武将,项羽本是性情中人,他不是政客,不像刘邦那样惺惺作态。项羽仁而爱人,敢爱敢恨,因此才会有分食推饮的举动,才会见伤病者而落泪,才会流传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楚汉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虽这想法幼稚,但爱民之心天地可鉴。也许,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还有政治上的考虑。在项羽看来,至少在当时刘邦还算不上是他的对手,如果随意杀了有功的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瓦解。而从“勇武”的角度来看,“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对于刘邦的到来,项羽定然高兴。最重要的是,刘邦没有让项羽在将士面前食言。项羽也是懂得兵法的,刘邦已经亲自上门请罪来了,他怎能再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他何乐而不受?这可是战争的最高艺术啊!

总之,鸿门宴上,项羽迟迟没有下手,确实有上面说的个性因素、心理因素,也有双方军事力量强弱、人心向背等外界因素。但不争的现实是,项羽没有把刘邦杀掉,以致留下后患,最终成为千古之恨。

问题二:汉王刘邦为何要赴史上第一饭局?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大丈夫要想做成大事,必须经历一些风浪、磨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称病不朝”、“愿乞骸骨”、“装疯卖傻”的人,其实并非表面的临危而惧、临阵脱逃,而是因为他们在做准备,准备增强自身挑战困难的实力。

“鸿门宴”本就是一场生死较量,如果其中的细节稍有变更,也许,今天的历史就要改写。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天下注定是被刘邦所得。当时,刘邦的实力和项羽根本无法相比,项羽若要杀刘邦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所以,刘邦知道,自己不赴宴就是暴露了自己争天下之心,必死无疑,赴宴,至少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在赴宴前一天的晚上,他先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与他攀亲,认作儿女亲家,趁机表露自己无东进之心,请项伯在项羽面前美言几句。果然,项羽听了项伯之言答应明日刘邦来时“善待”刘邦,这一计划收效甚好,算是帮助刘邦削减了潜在的危机。

第二天见面后,刘邦尽量表现得卑躬屈膝,一再地夸赞项羽是当世英才,无人能及,尽说好听的话。并再三解释自己先入关中是始料未及的事,请项王不要听小人挑拨。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刘邦已是五十多岁了,项羽才二十多岁,刘邦可以算是项羽的长辈了。一个长辈在小辈面前如此“卑躬屈膝”,让骄傲自大的项羽如何不动心呢?

所以,“鸿门宴”看似是刘邦的屈辱之宴,项羽获得胜利,但是,从后续故事的发展来看,“鸿门宴”是刘邦胜利了。项羽此次放了刘邦,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最后被刘邦夺得了天下。从这个角度上是说,刘邦还应该为自己的“韬晦”之术而自豪呢!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击报复,不是君子所为,能隐忍不争也是明智之举。

问题三:为什么张良要找樊哙破解鸿门宴危局?

鸿门宴,刘邦所带部将被司马迁点出姓名的有樊哙、夏侯婴、靳强和纪信等四人,为什么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危急关头,司马迁却交代“张良至军门,见樊哙”?这其中隐含着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樊哙智勇双全,这从“樊哙闯帐”本身即可看出;第二,樊哙和刘邦的亲密关系,樊哙娶刘邦妻子吕雉之妹吕须为妻,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第三,樊哙和张良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如下记载: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有人觉得樊哙只是一介武夫而已,他的口才也很一般,“樊哙闯帐”应该不是他临时发挥的一场戏,而是在张良的导演下精心排练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就《鸿门宴》而论“樊哙闯帐”,这种说法似乎不无道理;但把它和《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尤其是《樊郦滕灌列传》等连贯起来阅读,却可发现问题所在:劝沛公还军霸上,虽然是樊哙和张良联袂谏诤的结果,但谏诤话语的原创权,在张良看来,却是属于樊哙的——樊哙并不是一个任由张良导演的演员!也因为此,在“如厕密谋”中,刘邦提出“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之时,起谋士作用的倒是樊哙而不是张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就《鸿门宴》而论“樊哙闯帐”,体现的是“忠、勇、威、壮和智”,单从这一点来看,樊哙无疑是一个布衣英雄。

问题四:项伯在鸿门宴中起了什么作用?

鸿门宴向来被认为充满杀机和变数,为什么?因为刘邦的背后站着项羽的叔父项伯。鸿门宴前,项伯为什么会向刘邦通风报信?鸿门宴中,项伯为什么又会挺身而出保护刘邦?项伯为什么要保护自己侄子项羽的政治对手?他这样做到底出于何种原因?

“鸿门宴”依然是一个暗含惊心动魄、暗藏刀光剑影的名词,同时,“鸿门宴”也是一个充满了精神分裂气息的名词,它包含了一种鲜明的张力,它将杀机和宴会、微笑和刀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成为汉语里一个特殊的自身相互否定的词汇的代表。如果抛开这些病态的抽象认识,提及“鸿门宴”,大多数人会莫名其妙地长吁短叹,他们会为“死亦为鬼雄”的项羽再三惋惜:那么好的机会居然错过了!然而,更多时候,很多人知道历史由不得假设的道理,但心里又无法接受曾经有过这么一场不堪回首的宴会。

其实,“鸿门”之所以有“宴”,一个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项伯。当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刘邦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项伯私下跑去会见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项伯为什么这样做,表面的原因是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和张良特殊的关系,成了项伯通风报信的原因。

项伯虽是个缺乏远见、才智驽钝的平庸之辈,却也是个信守封建伦理道德并身体力行者。由于他和张良都有“知恩必报”之心,使得刘邦于偶然之中得以与他结识。刘邦看出他为人笃信不疑这点,对他百般笼络,并请他向项羽传达“臣之不敢倍德也”的虚情假意。这一招果然奏效,项伯即回营安排鸿门宴。项伯也确实看不到项刘之间的生死存亡的利害关系,他想的是既要保全张良,还要使张良的恩主刘邦安然无恙,这样才算是“救人救到底”了。于是在此之前,他对项羽晓之以仁义,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而项羽为了改变留在世人心中“多行不义”的形象,也便出口千金一诺。这就为宴上未杀刘邦埋下了一重大伏笔。

项羽既然向叔父作了“善遇之”的应诺,即使刘邦反复多变,说话不算,但在叔父面前还得表示“信用”。再者他身为三军统帅,若再言而无信,不仅威信大失,而且人心大失,后果严重。所以宴上任凭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他只好“默然不应”。这样,项伯不仅对人信而不疑,还促使项羽信守诺言,从而使刘邦最终逃过了这一劫。

秦汉之际,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已经确立。项羽项伯侄叔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反秦的历史风暴使项氏家族卷入了这场斗争。项羽在军营中至高无上,可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在家族中他也只能认定自己的位置。项伯虽是项羽的部下,在家族中他却是项羽的叔父,其间的宗法等级关系是不可松动和逾越的。再者,项伯昔日为楚左令尹,是仅次于令尹的国家军政长官,今日虽官位不在,但身份还在,项羽是不能不买账的。项伯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名为劝说,实为正告,是不可不听的,否则大逆不道,当然项羽也不会这样做。席间,项伯眼看项庄舞剑意在击杀刘邦时,即离座拔剑起舞,以身蔽护,项羽对此亦无可奈何。倘若此时不是项伯而是别人,则将是另一番情景了。道理很简单,项伯者,季父也,其意不可违抗。

总的来说,鸿门宴上项羽未杀刘邦,项伯起了很大作用。是他提出了对刘邦“善遇之”的主张,是他使项羽对此作了承诺,是他以叔父的身份使项羽许下的诺言必须信守,又是他以叔父身份在刘邦危急之时亲自出来保护,才使刘邦在鸿门宴上免于一死。而仁义、伦常、报恩等道德意识成了制约项羽行为的一根绳索,绳索的另一端却是操纵在项伯这个不起眼的人物手中。

问题五:鸿门宴究竟吃的是什么美食?

历史上“鸿门宴”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宴,也被称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然而,司马迁的春秋之笔,却很少着墨这次宴会上的美食,这让许多人抱憾不已。其实,《史记》虽然对《鸿门宴》的珍馐美味着墨不多,但是,人们还是可以看到“鸿门宴”这次千古饭局上美食的传奇和楚汉相争那个时代的舌尖上的文化。

首先,是美酒。

鸿门宴是当时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举行的宴会,从饮食的内容来看,宴会上有酒有肉,具备了当时最好的食材特征。酒是人际交往间的调节剂,因而酒是“鸿门宴”中的饮食主角。在这场充满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的饭局上,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调节和缓冲作用。刘邦向项伯示好时用的是奉卮酒为寿的方式;项羽听了项伯和刘邦的辩护之言后,也用“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的方式来增加宴会的气氛;当面对高大勇猛的樊哙时,项羽则以赐酒的作法来传达钦佩之情;宴会上刘邦想溜走避祸,张良亦是以“沛公不胜杯杓”为托辞,给刘邦找到了逃跑的借口。总之,在鸿门宴上酒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连接起各个事件,展现出两千多年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饭局上的生动而真实的场景。

其次,是佳肴。

司马迁的笔下有这样一段记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由此可见,这场被称为“鸿门宴”的宴会上,不仅有美酒,而且还有美食。

文中所说的“卮酒”指的是器皿中盛的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杯酒。《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中说:“于是太子丹复引卮酒,跪进于(荆)轲。轲一吸而尽,牵舞阳之臂,腾跃上车,催鞭疾驰,竟不反顾。”这其中的“卮酒”指的就是杯酒。而文中所说项羽赐给樊哙的“彘肩”在当时也是一种美食。“彘肩”指的是猪肘子,就是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边部分。

在中国秦汉时期,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猪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用来比喻宰割者。所以《鸿门宴》中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可以想像,“鸿门宴”应该是以烤肉为主的宴会,是军营野餐性质的一次领导人的政治饭局。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两句诗。读起来真是让人荡气回肠。金戈铁马、弦歌声声的战场上,猎猎旌旗飞扬之处是一片袅袅的烤肉香,此时此地,应该是没有比烤肉更能衬托肃杀军帐间的宴会气氛了吧?“鸿门宴”正是在肃杀军帐内的一片袅袅的烤肉香的气氛之中,当时楚汉这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举行的最高级别的宴会。

不难想见,在当年战火连天的岁月里,酒可谓是沙场征战相互残杀的春药,杀人者和被杀者都要借酒来增添豪情和胆气。在“鸿门宴”这样牵一发就会动全身的生死饭局上,酒的力量尤其强大。因此,在“鸿门宴”上,虽说双方暗地里各怀鬼胎,但酒是决不能少喝,也没有理由不喝好的。于是,司马迁的《鸿门宴》为后人留下了“斗酒彘肩”的历史典故。

一千四百多年之后,南宋的词人刘过挥笔写下了《沁园春·斗酒彘肩》的词,其中第一句就是“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由此可见,“斗酒彘肩”,不仅是古代酒席宴会上的最佳美食,而且已经成为了热血男儿一展豪情的壮丽诗句。

点评:古人云:“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这“韬光养晦”其实就是藏锋露拙,与之相对的就是锋芒毕露。“露”也并非是不可取的,但也要懂得适时而露。如果是以卵击石、招惹是非之露,那就相当于是自取灭亡;若是藏于逆境、伺机而动,却能后发制人,如惊天轰雷。所以说,藏露之道是要讲求具体实战的,当显则显,当收则收,处在逆境或是劣势之时,更要懂得如何收敛自己的锋芒,隐藏大计,保全自身,然后等到自己的羽翼丰满之时,再“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因此,越是能藏身者,越能胸怀大计,成就大业。

在自己的羽翼没有足够丰满之前就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心思就等于是告诉敌人自己的弱点,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明朝的徐阶不愧为韬晦专家,通过掩藏、迷惑、麻痹等手段与严嵩周旋,藏而不露,伺机而动,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一击,让一向把权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严嵩也翻不得身,最终除去了天下之大害。人活着就要有志气、有尊严,但在历史上的生存法则就是,谁能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逞一时之勇而搭上性命,不是聪明人的选择。胜败之事时有变数,一时的忍让若能换来将来的成大事,那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这一点上,刘邦就做得很到位。 rU90h1jwC6xVNwxZrSsnNGBQovDOTKm6sn4P7x19Mfo7jHERqLIKTFI8hj36/A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