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风大PK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易经》

关于作风,以下三则与鸡蛋有关的故事能够令人深思反省。

第一则来自《资治通鉴》。孔子的孙子子思向卫侯推荐将才苟变,卫侯说他也知道苟变可用,但苟变在做税官时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子思说,用人就像工匠选用木材,应该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卫侯最终被说服了。

选人用人,政治之大事。不同的时期、形势、条件之下,原则各有不同。在生死存亡、竞争决胜之时,人才难得,往往强调唯才是举、不拘小节。而在天下安定、长期执政之后,选拔干部就应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其中的原因也是清楚的。动荡时期,百姓的信任更多源于其能力和水平,因此会给予更多宽容;而承平日久,社会心理发生转化,不分彼此的热情逐渐减退,不可随便的要求成为自然。干部的小节,就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最为直观。不负责、不检点的行为,对干部队伍形象的损害、对民心的挫伤就是最为直接的。由此可以理解,苟变白吃两个鸡蛋可以既往不咎,而今天的干部却必须因公款购买两盒月饼被问责。

第二则故事说的是清宫鸡蛋价格昂贵。光绪年间,一个鸡蛋市价不过几个铜钱,可在御膳房,四个鸡蛋开价至三十四两银子。有一次,光绪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举着一只鸡蛋问他的老师翁同龢:“这种贵物,师傅也曾吃过吗?”答道:“我家里遇上祭祀大典,才偶尔吃一次,否则不敢吃。”

从上到下都在蒙蔽光绪皇帝,这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连他的老师都不敢拆穿。恶劣风气背后往往牵扯复杂的利益,盘根错节,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服从其中,推波助澜,以致潜规则盛行。由此可知积弊清除之艰难,与正风肃纪之必要。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建设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的基本要求。如今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民情表达渠道通畅,监督之网越织越密,干部自当身体力行求实务实,那些还想搞瞒天过海的人,应该从天价鸡蛋中反思教训。

第三则是关于小平同志的。1975年重新“出山”不久,邓小平便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像我们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

“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一句朴素的话,生动地诠释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其中体现的自知、自律、自省,今天读来也令人十分感佩。物质水平提高了,公务接待标准适当提高一些,也无可厚非。但违反规定竞相奢华,挥霍公款,腐败势必产生。制度不落实,往往是从小处不执行开始的,“破窗效应”形成,再严格的规章条文都难免沦为“稻草人”。倡导厉行节约,党政机关应自觉带头,制度建设跟进,从严控公款开支入手,带动社会树立简朴之风。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小鸡蛋,与作风联系起来,也值得较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细微之处决定成败,也更见功夫、更见韧劲。

刘邦的作风主要体现在“三实”上——做人实、谋事实、创业实。

刘邦的实是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具体表现,但从他麾下汇集天下英雄豪杰、从他最终雄霸天下的结果来看,他注重的“实”可谓实事求是、实至名归,实实在在,实效明显。而这个“实”其实又反应了刘邦身上的另一大特点:低调。这可能是刘邦身上最大的优点,也是致胜的优点。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但当时的刘邦奉行的却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怎么个低调法?在做人方面,刘邦低调之极,既没有项羽那种安图享乐的思想,又没有他那种自我满足的思想。他奉行是的坐不改姓,行不更名,我就是我,不需要任何掩饰,不需要一点安慰,更不需要显摆吊阔。在人生最低谷,最落泊时,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自甘堕落,在人生最高峰时,也不会觉得不可一世,自命清高。更不会在人生拼搏奋斗阶段自我满足,裹步不前。这一点通过和项羽来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明显。项羽在进入关中,以“威逼”的手段力压刘邦成为关中王后,当势力和权力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后,就飘飘然了,就醉薰薰了,结果在选择定都大事时,不听众人的意见,放弃地利环境极好、军事条件极佳、经济条件也不错的关中,而是选择离家乡最近的彭城。一个书生本着忧国忧民,本着为民为国的思想,好心劝说项羽不要因为个人爱好而放弃集体优势,不要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要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要坚定不移地选择关中为都,切实为一统天下、号令天下打下良好基础,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面对这样的忠心耿耿之言,面对这样的赤胆纯纯的纳谏,项羽却把这“逆耳”之言当成了耳边风,依然坚持自己的思想,并且说出了富贵之人“锦衣夜行”又有谁知道,和贫贱之人又有什么区别。面对项羽提出的“锦衣夜行”的论句,书生也急了,直接说项羽这是“沐猴而冠”。结果这样话冒犯了项羽,听到这样的“羞辱”之言,他当即暴跳如雷,怒发冲冠,二话不说直接把书生扔进油锅里炸油去了。结果这样一来,还有谁敢再劝谏他,毕竟谁也没有长着两颗头颅。而刘邦呢?显然不一样。别的不说,同样来说定都的事,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脱颖而出,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后,在选择定都洛阳和长安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刘邦潜意识里是对洛阳情有独钟的,毕竟这里离家乡近些,而且相对于水土也更接近些。而长安的优势同样还是地利优势,再加上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老都,秦朝的根据地,易守难攻,极为重要。当然,刘邦的手下重臣都愿在洛阳,毕竟洛阳好,江花红胜火,绿水清如蓝嘛。而且刘邦的老父也对洛阳很满意,在刘邦为他打造的家乡风格的别墅里过得不易乐乎,自然也不是愿意搬的。但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和长久考虑,建议刘邦定都长安。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劝说人就是齐人娄敬,他如数家珍般地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后,刘邦大为高兴,马上就答应了。是啊,富贵如浮云,只有国家的利益才是最长远的。最后欣然决定定都长安。从这事件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就是刘邦和项羽做人的差别。项羽以自我为中心,基本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独断专行,自以为是,自己决定的,就算八头牛十匹马也拉不回。而刘邦则收敛和低调多了。他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而且能从别人意见中迅速而准备的做出判断,最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他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好的意见,只是要对自己有利的意见,都会采取和听从。单从一点可以就看出刘邦这种低姿态的可贵性,这种看似低到尘埃里的做法,没能让他体现某些方面的风风光光和体体面面,但正是这种低调,让他赢得了别人的敬重,笑到了最后。

其次,再来看刘邦做事的低调。相对于项羽喜欢把事做的高调风光,刘邦就奉行低调,项羽直里来横里去,什么事都露于野,就连攻下一座城池也要把城里的百姓赶尽杀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是这座城的主人。而刘邦呢?他懂得韬光养晦之道,对攻城拔寨采取灵活的战术,能智取的决不强攻,攻不下来的决不勉强,哪怕是绕道走也没关系。他奉行的是不战而屈人之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往往是出奇不易地攻下城池,城上换大旗,有时连城里百姓都不知道,更别说他的对手了。因此,什么血腥屠城之类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刘邦夺取韩信兵权更是低调的典型。刘邦只身一人来到齐地微服私访,眼见韩信还在睡觉,迅速做出偷梁换柱的举动,把韩信的令牌拿在自己手上,轻而易举地就把韩信的兵权夺过来了。原本孤家寡人的刘邦,一夜之间又变成了拥兵数万的主子了,从而很好地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和效果。整个过程,刘邦虽然有不光彩的行为,但对于落寞之极的刘邦来说权力才是第一位的,因此,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情有可原的,而这个过程,刘邦的成功归功于低调,试想想,如果刘邦不是低调,如果是大摇大摆,如果是虚张声势,那么韩信一大早还会在睡大觉吗?他还会这么顺利地夺取韩信的兵权吗?总而言之,正是这种低调的作风,为刘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谦谦君子的形象正是他的最后的取胜之道。

当然,尽管刘邦在作风上奉行一个“低”字,注重一个“实”字,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忌惮一个“怕”字。

怕什么呢?求稳怕乱。要知道刘邦出生贫寒,因此,他手中的权力一点一滴扩大时,他的心里的满足感也一点一滴加强。而这以后,刘邦在权力这条路上精心维护,最终实现了黑马向白马王子的转变。但是草根出身的他存在过于严重的求稳怕乱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过于自卑。这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刘邦是挥之不去的。从小受人岐视,长大了受人压迫,中年被人追赶,直到年过半百才被万众景仰。这是一个发家的过程,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但刘邦直到死,恐怕心里也还是无法消除那种如影相随的自卑感的。比如说,首先攻入咸阳,降服子婴后,他对宫中之物进行了封存,不敢动一丝一毫,甚至连宫女也能做到坐怀不乱。这其中固然有萧何的劝阻之功,但恐怕刘邦内心自卑或多或少还是存在的。试想想,刘邦革命之初,会想到自己能成为第一个占领咸阳、推翻暴秦的人吗?显然没有想到,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他无论出身还是装备都不如其他革命英豪们,他虽然有“大丈夫当如是”的远大理想,但在这个程中,他其实还是有所保留有所收敛的,因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功和良好局面,他在高兴之余显然还是心有余悸的,显然还是心有顾虑的,因此,经过萧何的提点后,他马上就做到了守身如玉,与其说他明白了对手项羽的强大,不如说他明白自己的不足。再比如,建立汉朝后,在庆功宴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说了这样一句话:要说运筹建策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我比不上张子房;要说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那我也不如萧何;至于统领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之士,我能够恰当地使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夺取天下的根本道理。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信任,这才是他败给我的根本原因啊!刘邦的话固然有谦卑之言,但更多的却是道出了成功之道。但如果再深挖内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刘邦说这话还包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自卑。为什么这么说呢?刘邦说自己这里不如萧何,那里不如韩信,其实是事实。相对于项羽的勇猛无比、正直正义、本领强大,刘邦就显得低矮多了,论才华他没有才华,论武功他没有武功,按照当时的标准,酒囊饭袋一个,地痞流氓一名。的确,吃喝嫖赌,他样样精通;阴险狡诈,他头头是道。因此,在萧何、张良、韩信这些举世无双的大才子面前,他自惭形秽、自叹不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超级不自信。有人会有疑问,如果刘邦不自信,他会历经磨难踏破铁鞋脱颖而出么?其实,透过表面看本质,刘邦的确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和自卑如出一辙,相辅相成。没有丰厚的家底,没有强硬的后台,没有强大的关系网,一切都要靠自己。面对风雨,面临生存,陷入绝境时,动摇甚至绝望也就在所难免了。比如说刘邦刚开始革命,获得第一桶金——拿下沛县时,别人请他“对号入座”当大王时,他拒绝了,经过三番五次的劝与推,最终“勉为其难”地做出这样的决定:当大王就不必要了,就当个沛公吧。整个过程虽然是刘邦在实施政治手术,玩弄作秀之风,树立谦卑形象,获取良好名声的需要。然而,透过事情本质来看,刘邦的推让,固然是其成熟的政治手段的展现,但另一个因素却也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便是不自信。的确,刘邦在革命之前,带着百十号人马整天躲在深山老林里,并不敢公然与朝廷作对,如果不是陈胜、吴广扯大旗第一个站出干革命,他还不知道要过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多久呢?眼看革命的春风吹遍五湖四海,眼看时机已到,他这才率众而出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沛县来了个一窝端。这说明他一开始还是对自己的实力有自知之明,对干革命缺乏自信。而兵不血刃地拿下沛县后,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并没有因此就完成质的飞跃,并没有鸟枪换大炮,秦朝政府肯定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的,更大的风雨肯定还在后面。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推脱众人拥立为王的机会,那是不自信的表现,他应该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总而言之,这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再比如在鸿沟和项羽进行了长久的对峙后,项羽因为后方粮草供给不足已是军心不稳,而这个时候刘邦在争霸中已占据优势,却主动提出了“议和”的请求,结果项羽求之不得。这也是刘邦在长期和项羽的争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惯性、一种思想,总是把自己当弱者、当下手,这自然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不是张良、陈平等人将计就计,在项羽撤军之时,主动撕毁条约,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恐怕刘邦要想得天下,还得多经过数年的磨砺,还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呢?当然,刘邦虽然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了超级不自信,但却通过作秀、补台等方式进行了很好的弥补,一般人是很难发现也很难做到的。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尽管刘邦在整个楚汉争霸中不自信就一直伴随着他,但一直超级自信的项羽到了最后时刻也不自信了,在兵败垓下、四面楚歌时,尽管他还有数万之众,但他却选择了孤身而逃,这说明他已经完成从自信到不自信的转变。

三是过于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农民出生的刘邦同样离不开这种小农心想。因此,自私自利之心一直包围着他。在彭城之战逃亡过程中,为了自己活命,不惜把自己的一对儿女推下马车,就足以说明刘邦的残酷无情,而这个残酷无情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自私心里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再比如说刘邦踩在项羽的尸骨上号令天下后,他并没有如释重负,而是选择了打压功臣,于是乎,韩信、英布、彭越等立过赫赫战功的人被他用妙计一个个斩尽杀绝,就连他最为信任的两大功臣兼朋友萧何和张良也不放过。好在萧何和张良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他们对刘邦的想法知之肚明,都及时积极地做出了应对之策。萧何装傻,傻到什么地步呢?傻到开始做贪污腐败、嚣张跋扈、欺压百姓的事。结果这是自毁名声、自甘堕落,把长期树立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在百姓心目中这样一个完美几乎接近神话一般的人毁了,但在刘邦心里却是了,他很快就将对萧何的提防心放下了,因为在他眼里,连老好人萧何都犯错了,对他的威胁也就在一点一滴地下降,也就不用不着再对他下黑手了。而张良呢?他采取的策略是装病。首先是以身体有恙为由把自己的官职给辞了,然后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饶是这样,刘邦还是不放心,还时不时去“问候”张良。其实像张良这样的谋臣,刘邦的那些花花心思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名义上是问候,实际上是“探究”。就是看他究竟在干什么,身子骨究竟好不好,尚能饭否。为了做到不能饭,张良再度祭出一个绝招——绝食。别人是绝个三五天就了事,但张良却是长年累月的绝食,当然,为了不至于饿死渴死,他每天还是吃一点点水的,其他油盐酱醋统统不沾。为了保持体力,他还选择了静坐修练。结果张良靠这个“劳其筋骨”的方式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因为长期不进食,结果被折磨得骨瘦如柴,身形枯槁。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对手下的功臣防备得如此周而到细致,因此,在他手下做事,都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掉入万丈深渊。单从这一点来看,刘邦其实是比项羽还可怕的,而刘邦这种可怕,就是自私心里的最直接的体现,总是担心害怕别人谋权夺位造反,所以才会做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草菅人命之举来。

项羽的作风主要体现在“三严”上——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他的“三严”带来的好效果是队伍作风强悍、纪律严明、精神面貌好,气质形象佳,不好的就是对效果的追求没有精益求精,在“实”字上干的功夫不够,就像花拳绣腿一样,挥舞的过程很好看,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最终演变成了“不严不实”。这里不防再举两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项羽的“不严不实”。

事例一:彭城大战之后,在人才争夺战中,当英布左右摇晃,在选择何去何从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项羽显得不果敢,他没有及时派出使者去九江说服英布。结果让刘邦的使者随何占得了先机。然而,英布虽然犹豫不决,虽然矛盾,但他对项羽的感情显然要比对刘邦多一些,毕竟,他算是项羽的老部下了,革命之初为他效过力,拼过命,杀过人。英布杀过的人中最著名的就是楚怀王,以前杀人是光明正大,唯独这一次是偷偷摸摸地暗杀。然而,正是这次暗杀让英布觉得抬不起头来,觉得自己的人格堕落到了极点,从而对主子项羽产生了嫌隙。在彭城之战中坐壁上观,让项羽对他也产生了不信任。但在楚汉争霸的天平趋于平衡之际,在争夺人才的关键时刻,项羽的“慢半拍”显然不是果敢的行为,显然是作风不实的表现。或许是项羽对英布心存蒂介所致,又或者是项羽对于事情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所致,但不管怎么样,当刘邦的使者在占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后,又采取“借刀杀人”干掉了项羽的“后来使者”,结果英布走投无路,只好选择投奔刘邦。而这个时候项羽似乎清醒过来,再次发挥果敢作风,把英布的家人进行了一刀切,这样,项羽在泄愤的同时,也彻底斩断了和英布原本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此,英布死心塌地为刘邦卖命,项羽则失一膀臂,渐渐陷入被动。

事例二:楚汉争霸中,在攻打荥阳的长久消耗战时,刘邦这只缩头乌龟已经被打得趴下了,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按理说这个时候,只要项羽再加大火力,进行最后一哆嗦,刘邦就会一命呜呼了。然而,项羽再次表现了“不实”,他停止了高举高打的猛攻,而是进行了不紧不慢的谈判,最后还把自己的军师当成“叛徒”给赶回老家了,使自己彻底失去了智囊的辅佐。当然,这只是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不是项羽本身不果敢,而是在猜疑之下,把他的果敢磨耗掉了。结果范增死后,激发了他的果敢,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他在刘邦的投降的利诱下,又做出了不果敢的事,等待刘邦使者的到来,结果刘邦使出金蝉脱壳之计,成功逃脱。可以说项羽在荥阳攻防战中的不果敢酿成了大错,放走刘邦这块到嘴的肥肉,是他一生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遗憾。

从上述项羽为数不多的不果敢可以看出项羽身上的另一大弱点:多疑,这可能是项羽身上最大的弱点,也是致命的弱点。

我们都知道,三国的曹操最多疑,他害怕睡着了有人谋害他,规定旁人在他睡熟的时候不能靠近他。有一次,他故意装着喝醉了,然后踢掉被子,仆人去帮他盖被子,结果被曹操怒而斩杀。事后曹操自然是以喝醉了为理由进行搪塞,以厚葬作为补偿,把这件事糊弄过去了,从而最终起到了杀鸡骇猴的目的。可以说曹操的多疑是人性上的多疑,是居安思危的多疑,在处理多疑上是讲策略讲方法讲效果的。然而项羽的多疑却是人性上的缺憾,是建立在缺乏判断、缺乏自知、缺乏经验的基础上,是无知的表现,是庸碌的行为,是冲动的体现,是弱智的展现。因为项羽的多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出于自我的防范。这一点跟曹操很相似,对个人人身安危的防范。在他的潜意里,自己的生命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容不得有丁点意外。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处事不免犹豫和多疑。比如说他在坑杀秦军降军,与其说他是冲动的惩罚,不如说是自我防备的需要,为了消除潜在的威胁和危险,他不惜背上骂名,不惜自毁实力,不惜不顾一切。比如说荥阳大战中,与其说是中了刘邦的反间计,不如说自己着了魔,生怕属下不忠于自己,生怕属下对自己取而代之,生怕自己的安危受到威胁。

二是束于思维的局限。这可能跟他豪门出身有关,作为项家的传人,他有继承光复家门的使命,有建名立业的责任,有开天辟地的义务。在视自己高高在上时,自然容不得别人和自己比肩,因此,别人只能低低在下。总而言之,就是别人不能比自己强,不能超过自己。比如说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项羽知道后,怒发冲冠,马上做出了强行冲关的举动。这就是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的缘故。而在随后的鸿门宴上,项羽又出人意料地把刘邦放跑了,与其说是项羽年少无知所致,不如说是项羽的思想局限所致。因为在鸿门宴上,刘邦的表现征服了他,刘邦又是陪礼又是道歉,一开门就展现了谦卑、恭敬、顺从、低调的态度,这种低到尘埃里的方式对于项羽来说很受用,他在自尊心得到了满足的同时时,也认为刘邦不足为虑,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出于厚道主义考虑,他最终选择了放虎归山。后人感叹项羽,这是他日后悲剧的开始。其实只有项羽明白,这是他人性和本质所在,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项羽如果在刘邦手无寸铁且认罪态度良好的情况下把他杀死了,那么,项羽就不是项羽了。而老谋深算的刘邦正是算准了项羽的思维,点准了项羽的“穴道”,才能在项营来个潇洒半日游,白吃白喝后,扬长而去。

三是缘于知识的馈乏。项羽作为官二代,自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只有几岁时,家里就出了变故,尽管叔伯挺身而出,及时充当了他的“后爸”,但项羽的叛逆这时却展露了出来。项梁教他读书,他学了一下就不学了,说是在书中找不到颜如玉,也找不到黄金屋。于是项梁教他学剑,结果他学了一下也不学了,说是宝剑只能保护自己,只能伤害别人,除了防身别无他用。最后不得已,项梁才教他兵法。但结果项羽还是浅尝辄止。这回项羽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堂皇,我不是孔圣人,我只能学这么多,这么深。对此,项梁只能摇头加无可奈何。项羽有自己的思想,再加上叛逆、独立,甚至可以说是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因此,他做事往往不拘小节,因此,他就做到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然而,正是这样,造成了项羽的知识的馈乏。而刘邦的情景和他差不多,尽管少年时曾专门远奔张耳门下学艺,但因为时间短,显然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而远远达不到学识渊博的地步。同样学识是半桶水,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呢?原因很简单,在知识的殿堂,两人不分上下,甚至可以说项羽还略胜一筹,稍占上风。但对社会的阅历、对人情的变故、对世理的了解,刘邦显然是要高出项羽N倍的。刘邦这个胜算是建立在在长期的混迹于社会的结果,是多年打磨的结果,是经过最基层的磨练的结果。而一直处于项梁庇护下的项羽就像温室里的孩子,没有经过什么风雨,甚至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接过了项梁的权力棒,挑起了统领千军的重担,这对稚嫩的项羽而言显然是负荷过重,虽然他尽心尽力,尽最大努力去做了,但最终的失利,说明他的肩膀还无力挑起这样的重任。

点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理念、宗旨意识问题,是一个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米加步枪走到现在,攻克了艰难险阻,战胜了比自已强大得多的敌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心系群众,关心百姓,与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刘邦之所以能在楚汉之争中战胜项羽,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改进工作作风,把作风当成大事来抓,他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改进不足,创新方法,结果自然是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真心拥护和爱戴,从而开创了辉煌事业。 0GIH6FHlTFFtgnSBu54MhWGMUgMMzYREfP5OG3fg8CemTnXQ6NDrSeNCq/lzkp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