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伪大PK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

最近几年,关于“伪善”的新闻层出不穷,最令人关注的便是郭美美事件,她不仅遭到了世人的谴责,同时也引发了一轮关于真善与伪善的讨论。做一个善人是为了什么?为了回报,为了荣誉,还是别的什么,这不得而知。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做善事就是为了这些东西,在他们善良的面具下隐藏着一颗伪善的心。而真正的善良,不在于做的善事有多大,而在于有一颗真诚的心。比如捐款,很多人对比尔·盖茨、巴菲特许诺在死之前捐出几乎全部身家而觉得他们很伟大,其实一个普通人为路边一个落魄的人放一张零钱同样值得尊敬,就像一句话所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做一件伟大的事,那就是善事”。

真正的善,是会忘记自己所做的善事,不记得或是不在意,只是把它当做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笔者曾看过一个故事,叫“行善化劫”。有兄弟二人,在西山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告诉他们,兄弟俩将在四年中有一次劫难,唯一解救之法便是多行善事。打那之后,哥哥便在村里修桥筑路,养老抚幼;弟弟同样开始行善,种树、种粮救济他人。四年快到了,哥哥上山,问高僧是否化了劫难,高僧一言不发,只是摇摇头。哥哥无奈便下了山。回家途中,突然天降大雨,哥哥发现一座土房可以避雨,便躲了进去,结果一声雷响,屋子倒塌,将哥哥压残疾了。回到家,哥哥十分伤心,叫弟弟背自己再找高僧。哥哥问:“大师,我几年行善,为何还遭此难?”高僧不答,问弟弟:“你呢?”弟弟说:“大师,时间久了,我只是行善,忘了化劫。”高僧合上眼说:“这就对了!为化劫而行善,不是全善;为行善而化劫,乃大善。”

生活中,也许没有人做善事是为了化劫,但却是另有目的。经常在新闻上看到,那个明星一有丑闻,过不了今天便开始高调的去捐款或是去山区看望孩子。仿佛善事只是让自己摆脱舆论,把做善事当成一种工具,一种彼着美丽外衣的丑陋工具。也许真善与伪善的差距,不是行为,而是动机与目的。有人为名、为利行善,有人则为了更高的追求去做善事或是已把做善事变成一种习惯。比如特蕾莎修女的善,只是为了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一丝阳光和多一度温暖;雷锋的善,只是为了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

当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只是有的人所作所为被我们所知,有的人的所作所为不被发现罢了,但他们的善心却是相同的!

伪善的人,会因自己做的一件善事而沾沾自喜,求表扬,求夸奖,也会为自己所做的善事不被发现而懊恼。真善的人,则不会因为别人的赞扬而裹足不前,不会因为不被发现而去停止。他们不把行善当成一种品质,而是一种习惯。从现在开始做善事时少一些动机、一些计较,多一些纯粹,人心中的善便会扩大,这个人便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善人!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来看看刘邦和项羽的善与伪。

刘邦的“善”主要表现在为人真诚上。

这个真诚主要体现在,遇到人才时,他会礼贤下士,履足相迎,显得极为豁达大气。他对待朋友总是以诚相待,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这为了他赢得了良好的人脉资源。当然,这里固然包含刘邦与生俱来的善于交际的能力,但最重要的一点,刘邦在与人交际过程中,注重一个真字,奉行一个诚字,从而很容易打动别人的心。刘邦还是小混混时,能和萧何这样县里的达官显贵上交上朋友,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正是刘邦超强的交际能力,最终使得天下俊才、英雄都愿意归顺于他,而他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显然离不开这些朋友的支持和帮忙。比如说刘邦从一介布衣转入公务员,就是在萧何的帮助下完成的,尽管泗水亭的亭长这个职务在当时是件苦力差,没有一点油水,而且事多,管治安甚至还是提着脑袋办公的。但正是这份职务,让刘邦了解了官场,体会到了官场的腐败,特别在见了秦始皇富丽堂皇的出巡,他更是萌生了“大丈夫当如是耳”的远大理想,而后面的斩白蛇革命,楚汉争霸,建立大汉,都是在这种远大理想的指引下,都是这在这种伟大信仰的牵引下完成的。单从这一点来看,萧何对刘邦来说可谓功德无量,更别说,萧何在刘邦漫漫征程中所立的赫赫战功了。比如说张良,刘邦和他是一见如故,两人谈兵法,谈着谈着就把心谈近了,最后张良成了刘邦忠诚得不能再忠诚的粉丝。而张良在楚汉争霸中的作用,大家都是知道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张良的计谋,没有张良的智慧,没有张良的贡献,那么刘邦想战胜项羽,创建自己的王朝那是白日做梦。现在的各单位各企业奉行待遇留人、环境留人、职位留人,其实都是对人才的重视,试想,一个没有精英、没有人才的单位和企业能快速发展么,能有大的作为么?

刘邦的“伪”主要表现在处事圆滑上。

这是刘邦的处世之道,他从小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感受到了人生的冷暖。在学校时又是调皮捣蛋的坏学生,踏入社会后,又混迹于黑白两道,但这些经历恰好给了他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从小明白人情事故、人间冷暖,在经历大风大浪、阅人无数后,他学会了察颜观色,学会了见机行事,学会了隐忍之道,学会了圆滑之术,知道怎么因事而宜,顺势而为,逆事而动。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日后在楚汉争霸中,无论身陷多么不利的险境,他都不抛弃不放弃,都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努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并且最终达到了“圆”的效果。比如说刘邦和项羽对峙鸿沟,韩信连克赵、齐等地之后,上书请求刘邦封他为齐王。面对这样赤裸裸地逼宫,刘邦当然气愤了,但他的发泄刚一出口,就及时止住了,因为关键时刻张良和陈平踩了他的脚。刘邦那是啥人物,很快就醒悟过来,马上封韩信为齐王,安定住了韩信的心,确保了后院不走火。这样的例子很多。面对这样圆滑的人,这样伪善的人,善良得几乎接近弱智的项羽,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了。

总之,刘邦在善伪方面两相相比,还是“善”大于“伪”,这丝毫无损他的良好形象,这也为他的崛起赢得了资源。

项羽的“善”主要表现在善良上。

史书记载,士兵们生病时,项羽亲自去看望,嘘寒问暖,送药问汤,视士兵们如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是挺让人感动的,也是士兵们誓死为他卖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对已是瓮中之鳖的刘邦直接下毒手,都能很好地体现他的善良。更有甚者,刘邦的老爹和老妻被项羽活捉,但项羽管吃管住多年,没有伤害他们一根寒毛,最后还毫发无损地送回,这里面固然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体现出项羽的天真无邪和善良敦厚。

项羽的“伪”主要体现在虚伪上。

史书也记载,将士们因为立了战功,要进行分封时,项羽却拿着将印舍不得给他们,生怕他们的权力大了,地位高了,自己的形象就矮了,魅力就低了。结果这种玩印不授的后果是,将士们对他这样的主子寒了心,一些能人异士纷纷选择了跳槽。这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韩信愤而投奔刘邦。尤其提得一提的是范增。范增对项羽最忠心,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之高,然而,项羽却对他没有百分之百信任,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疑和防”的作风。鸿门宴不听范增之言,固然有他人性的弱点作崇所致,但同时,也有“叛逆”的思想作怪所致。这种叛逆目标所指的对象就是对范增的独断专行不满,对范增的忠心耿耿不信任,对范增还有与生俱来的戒备和提防之心。这一点,到最后荥阳攻防战展现了一个淋漓尽致,要不然,刘邦那点小儿科的反间计怎么会那么管用呢?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项羽的态度也是范增心寒的原因所在,他最终看透了功名利禄,选择了归隐江湖,然而,对于一个古稀之年却壮志满怀的他来说,却又是不心甘的,最终他在半途忧郁而死。项羽对待任何人都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排斥心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孤傲”、“冷僻”,让别人无法靠近,这也成了他的致命弱点。

总之,项羽在善伪方面两相相比,还是“伪”大于“善”,这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点评: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伪善,一方面,他们所讲的性不同,孟子是从人之所以为人处讲性,而荀子则是从人的官能欲望处言性,并从官能欲望的流弊言性恶;另一方面,他们所讲的善亦不同,孟子是从成善的能力处说善,认为人皆具有成善的能力而言性善,而荀子则从成善的结果说善,认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心的思虑和能动的“伪”才能成善而持伪善论。孟荀二人如此言性、言善,根源在于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孟子重在解决成就道德的根基问题,荀子则重在解决道德如何达成的问题。而项羽和刘邦的善与伪,归根结底,五个字:生存与发展。为了生存,不得不得伪装自己,为了发展,不得不改变自己。 G6viFgiImxSqELsolyR2q7e899M6CRqcTx4h3eTAsk1WXbj8Ya+esG6NHPzObK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