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景和张衡的功绩

在汉明帝时期,还涌现各类人才,譬如说水利专家王景、科学家张衡等。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王景字仲通,原籍琅琊不其(今山东省即墨县西南),明帝时曾任侍御史、河堤谒者等职,后迁庐江太守,为东汉著名的治水专家。王景年轻时就喜欢看书学习,掌握了十分广博的知识,尤其对水利特别有研究。他曾经和王吴合作修治浚仪渠(在今安徽省亳县),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使得那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后来他当上了庐江(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太守,兴修芍陂(今安徽省寿县南)水利,提倡牛耕,推广养蚕织帛,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黄河也是一条容易决口泛滥的大河,自古以来有“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汉代的时候,黄河的水患又严重起来。西汉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就达11次。元光三年(前132)五月,黄河在瓠子(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决口,黄河之水犹如李白的诗句所写的那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然而,因为决口,在奔流到海的途中,黄河水淹没了十六郡,从而造成了空前悲惨的局面,“山东被河灾,乃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

汉武帝大吃一惊,立马派汲黯(大农令)、郑当(治河专家)前去堵住瓠子决口,但是没有成功。丞相田蚡(汉武帝的舅舅)的封地在黄河北岸,黄河这次向南岸决口,对他没有影响,他担心治理以后,反而倒淹北岸,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他向武帝诡称,黄河决口是天意,强行堵上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违背天意!汉武帝雄才大略,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儿迷信,听了田蚡的话,竟真的决定对黄河决口撒手不管,致使黄河泛滥二十三年之久,淹杀了数不尽的生灵!

直到元封二年(前109),瓠子的缺口才被填上。然而,到了汉平帝时,因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再次决口,洪水灌入汴渠(今河南省荥阳市境内),泛滥数十县。此时因外戚比洪水猛兽泛滥得更为严重,西汉已经无力整治黄河,对于百姓的呻吟和哀叹,只能听之任之。

始建国三年(11),黄河在魏郡决口,打通了汴渠、济水,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当时,混账的王莽竟然认为,河水往东泛滥,不会冲走他在元城的(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祖坟,因此不需要浪费人力治理,从而对此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黄河离开河床后,四处驰骋,灌进济水、汴渠,支流暴增,致使兖州、豫州无立锥之地,房屋和百姓全被大水卷走,黄河以南数十个郡县原先在水一方,如今都在水的中央。

建武十年(34),刘秀决定修筑黄河堤岸,浚仪县令乐俊上疏劝阻,说现在中原新定,天下尚未统一,不宜征发徭役。因当时与陇西隗嚣的战事处在最激烈的阶段,刘秀只得作罢,此事一搁又是三十多年。东汉明帝刘庄登基后,接连收到几份奏章,都是报告水灾越来越严重的情况。

有的说:“黄河决口以来,汴渠东侵,许多良田、房屋都淹没在水中了!”

有的说:“兖(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西北一带)、豫(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带百姓,多年遭受水灾之苦,离乡背井,到处流浪。”

有的说:“在滔滔洪水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百姓期盼着朝廷能早日集结力量治水。”

汉明帝看了这些奏章,心里非常焦急,下决心要治理黄河与汴渠。

永平十二年(69),汉明帝召见王景,询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理黄河、汴渠。王景详细分析了水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治水方案。

汉明帝听了王景的介绍,心里有了底儿,对王景的才能非常赏识。他当即赐予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书籍及钱帛衣物,任命王景和王吴共同主持治理黄河、汴渠的工程。

对于这即将上马的庞大工程,官员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有的官员思想保守,提出这样的观点:“与其兴师动众去治水,还不如任水自流,让它自己形成新河道。”

有的官员异想天开,提出这样的建议:“干脆恢复黄河故道,不是省时省力多了吗?”

王景一一驳斥了各种错误的论调,与助手王吴一起进行实地考察,制订了黄河、汴渠治理工程的完整方案。

当年夏天,东汉政府征发民工数十万人,由王景和王吴率领,以荥阳为起点,开始了疏通河道、修渠筑堤的浩大工程。

在这场大规模的施工中,作为总指挥,王景每天起早贪黑,查看地势,监督质量,还亲自指挥开凿山地、破除旧河道中的阻水等工程。施工中,采取了当时可能做到的技术措施,堵绝横向串沟,修筑坚固堤坝,疏浚淤塞的汴渠,对黄河与汴渠进行了综合治理。

当工程进行到汴口(今河南省开封市北)时,王景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他反复设计了几种方案,比较它们的利弊,最后决定用十里立一水门的方法,交替从黄河中引水入汴渠,做到了黄河与汴渠分流,彻底改善了汴口极易出毛病的状况。

经过整整一年,到第二年夏天,长达一千余里的工程终于全部完成。泛滥了几十年的黄河水灾终于平息了,汴渠重新开始通航,曾被淹没的耕地又种上了庄稼。

汉明帝听到工程完成的报告,非常激动,亲自到新修的河堤巡视,对王景采取的筑堤、修渠、绝水、立门,以及让黄河与汴渠分流等一系列措施赞不绝口,对参加治水工程的功臣予以奖励。为了维护新修的河堤,汉明帝下令,按照西汉的建制,沿河的郡国都要有专职的河堤管理官员。

后来,明帝刘庄带着浩浩荡荡的大臣们东巡,一直来到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十里无盐村)。但见河上舟船往来穿梭,两岸河堤固若金汤。汉明帝看到了治水工程带来防洪、航运和稳定河道等巨大效益,为了嘉奖王景的功绩,将他连升三级,升为侍御史,并任命他为“河堤谒者”。

后人直接将王景和大禹相提并论,清朝的魏源对此的评价是:“王景治河,千年无患。”

如果说王景是东汉最牛的水利专家,那么张衡就是最牛的科学家。

张衡,章帝建初三年(78)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五十里石桥镇)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光武帝登基后张堪受荐拜官,曾被任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蜀郡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因领兵抗击匈奴有功,拜为渔阳(今北京市附近)太守。

张衡幼年时,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贫困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一些生产、生活实际,这给他后来的科学创造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张衡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之后又到了东汉的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做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111)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元初元年(114),张衡被任命为尚书郎。此后,他担任太史令达14年之久。在太史令任上,他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

阳嘉二年(133),张衡升为侍中,但不久后因宦官们的谗言而去职。永和元年(136),他任河间相(河间王刘政的相),在任上打击豪强,整理法度,一时上下肃然。3年后,因年老上表请求致仕,朝廷征拜他为尚书。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大成就:

一是编著了《灵宪》。

《灵宪》包含八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方面是宇宙的起源;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宇宙的无限性;第三个方面是关于天地的结构;第四个方面是关于日、月的角直径;第五个方面是关于月食原因;第六个方面是关于五星的运动;第七个方面是关于星官;第八个方面是关于流星和陨星。

总而言之,《灵宪》作为一篇杰出的古代天文学著作,尽管有一些缺点,但是它在天文学史上的意义并不因此而逊色。梁代刘昭赞颂张衡是:“天文之妙,冠绝一代。”

二是发明了浑天仪。

张衡根据理论和对实际天象的观测,于公元117年在洛阳成功研制出观察天象的新型仪器——浑天仪。

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据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是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架监测地震的科学仪器。在国外,过了一千多年,直到公元13世纪,古波斯才有类似仪器在马拉哈天文台出现;而欧洲最早的地震仪也是出现在地动仪发明1700多年以后。

此外,张衡还研究文字训诂的学问,著有《周官训诂》一书。张衡虽然在年轻时就已才闻于世,但他却从无骄傲之心,他的性格从容淡定,不好结交俗人,也不追求名利。大将军邓骘是当时权势熏天的实权人物,多次召张衡,他都不去。后来他当了官,这种性格使他很长时间不得升迁。他对此毫不在意,而是潜心钻研科学技术。大概是为了回答好心人的劝慰,他写了《应闲》一文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张衡的政治抱负也很简单,就是8个字:佐国理民,立德立功。而佐国理民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则是改革时弊,加强礼制,剔除奸佞,巩固中央。

永和四年(139),张衡病逝。 ZnefLD4eYwCuKOELmGf1UWLFnPslQXCE/YC21Iz/rKoOGIKXfC6MdCBoZ9ZJ+z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