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温柔一刀

然而,正当阎氏集团春风得意时,一个人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这个人便是少帝刘懿。

刘懿原是亲王,突然变成了皇帝,按理说应该高兴才对。然而,他却满面愁容,原因是阎氏集团的嚣张和跋扈,让他感到太憋屈,太压抑,太郁闷。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他自从当了这个所谓的少帝后,厄运接踵而至,整天愁容满面,整天神情恍惚,整天泪流满面,整天黯然神伤,整天度日如年,整天这样折磨自己后,很快病了,接着病重,再接着病危……

在少帝刘懿病重期间,最着急的当然是阎太后。她赶紧召集阎氏集团骨干成员大长秋江京及阎显兄弟等人,进行了一次秘密的政治会议。

“少帝现在病情日益加重,一旦死去,天下又会生出许多变故来。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做好立继嗣人的打算。”会议一开始,阎太后就抛出了中心论点。

随后大家畅所欲言,最后达成如下两点共识:

一、对济阴王刘保要高度重视,重点防备,坚决不能给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二、早做打算,从诸王子中物色好新的皇帝接班人,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危乱。

接着,阎氏集团便全面出动,开始物色新主。据说,此后一则征聘启事风靡大街小巷,百姓直呼,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只听说过征工征兵征收征购征婚征稿征税,没见过还有征皇帝的。

此时,少帝病重的消息早已在宫中传开。有位担任中常侍的宦官孙程感到,这是一次摆脱阎氏集团控制的绝好机会。于是,他马上进行紧急密谋,找了三个人相助。

第一人叫长兴渠。长兴渠是济阴王刘保的谒者,孙程找到他后,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进行了劝说。直接教会了长兴渠三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解析:济阴王是先帝嫡嗣,于情于理于法都应该由他来承嗣国统。

第二个道理:小人得志,君子道消。解析:因为坏人谗陷,蒙蔽先帝,无过无错的济阴王才遭废黜。

第三个道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解析:北乡侯(少帝)一病不起,正是我们反戈一击,翻身的绝好时机。

对此,“茅塞顿开”的长兴渠当即表态,一个大大的“诺”字。

搞定长兴渠后,孙程再接再厉,马上寻找第二个帮手——中黄门王康。

王康曾为刘保做太子时的府史,自从太子被废,他常常长吁短叹,愤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因此,这一回王康根本不用孙程多费口舌,听明来意后,二话不说,举双手加双脚赞成。

然后,孙程开始寻找第三个人选——长乐宫的太官丞王国。

王国本来就与孙程有不错的交情,现在孙程来拉他下水,他连半推半就都免了,直接上演了“投怀送抱”的精彩一幕。

就在孙程紧锣密鼓地策划密谋时,机遇降临了。十月二十七日,被立为皇帝不到一年的少帝病逝。

这个时候的“老佛爷”阎姬与阎氏集团的“大哥大”阎显和江京这个“铁三角”按原先制订的计划,选择了“重走长征路”,对少帝的死采取的依然是三部曲:

第一步是秘不发丧。第二步是火速派人带着诏书去征召济北王与河间王等诸王的儿子入京,准备从中选立新君继承帝位。第三步是关闭宫门,屯兵防守,加强了宫内外的戒备,以防骤变。

以阎姬为首的“铁三角”奏出精妙绝伦的三部曲,可谓步步推进,步步为赢。然而以孙程为首的“四人组”也不甘落后,他们在监视着阎氏集团的一举一动的同时,马上“抛出”一着“胜负手”——先发制人。

十一月二日,孙程带领骨干成员王康、王国及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等共十九位宦官召开了一次密谋动员大会。会议地点选择在济阴王所居住的德阳殿西钟下,会上大家心照不宣地统一了思想,并且上演了“割衣盟誓”的感人至深的一幕。

两天后,也就是十一月四日,孙程等人期待的“天时”出现了——京师及周围地区发生地震。此时已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孙程没有再迟疑,当天夜里把手下成员聚集于洛阳南宫的崇德殿,此时无声胜有声,孙程等人根本无须再多说什么口号,便向着一个方向前进——章台门。

此时,章台门由阎氏集团重量级成员江京和刘安、李闰、陈达等人守卫,他们原本以为禁军在手,谁敢在他们这些太岁爷头上动土,结果被孙程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明不白就成了刀下鬼。李闰想反抗,也是孤掌难鸣,很快成了阶下囚。

就这样,孙程收服李闰后,一边留王康、李闰把守禁军大门,断绝了宫中的阎姬与外界的联系;另一边直奔皇宫的西钟下,迎立11岁的济阴王刘保即位。刘保便是汉顺帝。

紧接着,孙程马上来了个“狐假虎威”,通过“已经即位”的汉顺帝下令,命公卿大臣和虎贲、羽林将士屯守南、北两宫门户。这样一来,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军事要地的禁军控制权。

直到这时,阎太后吓得面如土色,不知所措。这时,就看阎氏集团的“大哥大”阎显的戏了。阎显果然不是吃素的,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鱼死网破”,请求阎太后以诏书的形式召越骑校尉冯诗和虎贲中郎将阎崇,让他们迅速赶往北宫北门朔平门,抵御和铲除孙程等人。

阎姬这个时候已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没有拒绝的理由。而冯诗接到阎太后的“诏书”后,立即赶到了宫中。这时,阎显为了让其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说了这样两句话:

孙程大逆不道,以下犯上。他拥立济阴王,并非先皇之意,有天子玺绶为证。

你如果能尽心报效太后,事成之后,一定给你封侯。

对此,阎姬当即附和道:“你如果能活捉济阴王,朕封你为万户侯。”说着,还取来了亮晶晶闪光光的侯爵的印信摆在冯诗面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阎姬原本认为冯诗这个凡夫俗子,肯定逃脱不了她的“大力金刚手”。事实上,冯诗当面表现得也很喜悦,甚至当即表态说一定不负太后厚望,保证完成任务。然后,他请求回营搬兵前来护驾。

对此,阎太后为防生变,派阎氏集团的另一个亲信樊登与他一同前往,名为“协助”,实为“监督”。谁知,冯诗刚离开北宫,便对樊登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看,那是谁来了。

等樊登看时,冯诗给了樊登“温柔一刀”,这一刀看似温柔,但结果并不温柔。

冯诗随即回到大营闭门拒守,宣布“中立”,来了个“坐山观虎斗”。

这时,阎显的弟弟卫尉阎景从禁中去卫尉府征率兵马,直赴盛德门,试图救援阎姬。孙程听闻消息,急忙以汉顺帝的诏书去召尚书郭镇,命他立即抓捕阎景。

郭镇身体有恙,正在床上休养。听闻召唤后,带病率领手下的羽林军便往宫中赶。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好在途中拦截住了火急火燎的阎景。结果,成功将阎景生擒,押往廷尉大牢。当天夜里,阎景便“暴病”死于狱中。

失去唯一的“最可靠外援”阎景,阎姬和阎显已是孤立无援,成了瓮中之鳖。第二天,已稳操胜券的孙程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政策,来了个三步走。

第一步:派人到禁中,向阎姬索要了天子玺绶,剥夺了太后“听政”大权。

第二步:护送汉顺帝驾幸嘉德殿,临朝听政。

第三步:派侍御史带着皇帝的节钺收捕阎显及其弟阎耀、阎晏等人。

此时的阎太后虽然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甘心,但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情况下,选择了屈服,乖乖地献出了玺绶。接下来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就水到渠成了。汉顺帝毫无悬念地入主嘉德殿,随后阎显及其弟阎耀、阎晏等人全部被打入死牢,并且很快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他们的家人则统统被流放到比景(今越南境内)。而这正是当年阎姬策划的大将军耿宝冤案中樊丰、谢恽家人的流放地。史称此事为“夺宫之变”。

只有交出了政权的阎姬暂时得以保全性命,但她却成了废后,居住地也由长秋宫搬到了冷宫。从此庭院深深深几许,阎家太后独自悲。

第二年(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正月初一,格外开恩的汉顺帝曾前去朝见阎姬。汉顺帝原本想以自己的大度给阎姬一点儿慰藉。然而,他不会料到,他的“造访”给曾经的“造反者”阎姬带来的不是慰藉,而是“温柔一刀”。无颜以对,无地自容,无可奈何,无计可施的阎姬在这次见面后的半个多月,也就是正月十九,选择了无疾而终,留下了无尽悲情。

阎姬死后,汉顺帝把她与安帝合葬恭陵,算是给这位雄霸天下的太后最后的补偿和安慰。

至此,阎氏集团彻底烟消云散。 NrlbZyOFW8MjiBzHcgAN6wPsEp1ntAAMGdLQb9vQjv6lGHwCj0W3Jl5cDhiHFL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