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上任后,朝中大权被霍光掌控,聪明的汉宣帝知道:想从他手上生生地把权力夺回来,只怕比登天还难。于是他采取了和他前任昌邑王刘贺截然不同的措施,四个字:戒急用忍(戒除急躁,施用忍耐)。他把朝中的权“正大光明”交给霍光,表示自己甘当霍光身后的“绿叶”,等待时机再夺回大权。
然而,这个办法虽然稳住了霍光,却稳不住霍显。
霍显原本是霍光原配东闾夫人的贴身丫头,属于典型的奴仆阶层。东闾夫人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门当户对”地嫁给上官安为妻,他们两个的爱情结晶又嫁给了汉昭帝刘弗陵。霍显不但是个漂亮的“花瓶”,而且是个聪明的“黄蓉”,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之举,为此,霍光对她也另眼相看,还顺理成章地把她纳为小老婆。后来,东闾夫人病逝后,霍光二话不说,直接把霍显升为正妻。
种种迹象表明,霍显绝对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她能把霍光整得服服帖帖,自然有她的才能和本事。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汉宣帝“一意孤行”地以“寻剑诏”的名义把许平君立为皇后后,她牙齿恨得痒痒地说:“我的女儿既聪明又漂亮,尊贵无比,皇上怎么能立那个乡巴佬许平君为皇后呢?”
杀死许平君,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推上皇后的宝座。霍显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本始三年(前71)正月,许皇后怀孕期满,即将分娩。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她感到身体“不舒服”。爱妻心切的汉宣帝二话不说,马上把各地名医请来诊治。汉宣帝不会料到,就是这一纸诏书,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诏刚下,就有一位名叫淳于衍的女医生前来应聘。她来势不凡,打出的口号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许皇后一看架势不错,问了一些医学方面的问题。这个淳于衍对答如流,许皇后很是满意。再问来历,原来淳于衍的丈夫是皇宫警卫。业务能力过硬,政治背景也过硬,许皇后马上做出如下批示:留下试用,试用期满便转为正式工。
淳于衍果然不是一般人,她不但精通医理,而且做事一丝不苟。很快,她就被许皇后留用,做长期护理员。然而,许皇后不会知道,她留下的不是一个女护理员,而是一个女杀手。
淳于衍之所以甘当女杀手,是因为她想为自己的丈夫谋一份好工作。当时的升迁大权都在霍光手上,淳于衍的丈夫便让淳于衍为自己向霍夫人求情,调到官衔大、薪水高、油水多的安池监任职。
霍显闻之心生一计,说帮忙可以,但是有个条件,淳于衍说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然而,当霍显把条件说出来时,淳于衍那张樱桃小嘴吃惊得直生生可以吞一个生鸡蛋了。霍显的条件是让她在做护理时毒死许皇后。
既有“利益”关系,淳于衍就这样被霍显拖上了贼船。她先是以“护理员”的特殊身份,把捣成粉末的“附子”(中药,对孕妇有害)藏于内衣中,悄悄地带进皇宫,伺机下手。
许皇后经过十月怀胎,终于迎来了分娩的幸福时刻。痛苦过后是甜蜜,她生了一个女儿,母女平安。汉宣帝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考虑到许皇后产后身体虚弱,汉宣帝命御医们帮她好好调养。
御医们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都想尽办法研究新的滋补药物。你说服用维生素A好,他说服用维生素B好。就在御医们各显其能、各显神通时,淳于衍却给了许皇后一记“猛药”,她把附子粉末,掺到御医们研制的药丸里。
结果可想而知,许皇后吃了药后,开始毫无异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性开始发作,表现异常:气喘、气吁、气闷……许皇后上气不接下气地问贴身护理员淳于衍:“我的头怎么突然好重?是不是药物过敏啊?”淳于衍却敷衍道:“良药苦口利于病,没啥子的,别乱想。”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许皇后的生命也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等到御医们赶来时,许皇后早已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期,她脉搏已散乱,就算是扁鹊在世,也无能为力了。可怜的许皇后就这样死于宫廷斗争。
许皇后死了,汉宣帝怒了,后果严重了。一道圣旨下,所有的御医包括护理都下狱了。
淳于衍一入狱,霍显急了。下毒的事如果淳于衍招了,不但她玩完了,还会牵连到霍光和整个霍氏家族。于是,霍显有心事了。
霍显的异常,细心的霍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的一番“柔情蜜意”的抚慰下,霍显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思想包袱,把下毒的事说了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啊!”听了妻子的工作汇报,霍光差点儿没瘫倒在地。历经三朝,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依然安安稳稳地坐在“摄政王”的位置上,这跟他平常做事一丝不苟、精致细密有关。然而,毒死许皇后这件事霍显未免做得太草率了。事已至此,霍只好利用手中的大权,在汉宣帝的旨意上的“查”前加了个“不”字,理由是:御医们都没有罪,许皇后明摆着“难产”而死,还有什么好查的!
霍光下了新“旨意”,汉宣帝敢怒不敢言,只好追谥许皇后为恭哀皇后,下葬在西安市郊之南,并且很是“明智”地赦免众医。霍光终于利用强权把淳于衍给救了出来。
淳于衍出狱之后,霍显对她大加慰劳,赠给她二十四匹蒲桃锦、二十五匹散花绫,每匹都价值万钱。还有一串走珠、钱百万、黄金百两。另外,又帮她盖起了府第别墅,送给了她数不尽的奴婢。按理说,淳于衍应该很知足、很满意才对,然而,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这话一点儿不假,拥有无尽荣华富贵的她,却常常这样犯嘀咕:“我有什么功劳,我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
淳于衍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相对于霍显所得到的,她觉得太小巫见大巫了——霍显的女儿霍成君很快就登上了皇后的宝座。霍成君成了皇后,霍氏家族的权势已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从皇宫内到皇宫外,几乎都属于“霍家帮”的势力范围。
而霍皇后的生活更是奢侈浪费。据说每次出行,她排场之大,气派之足,动用人力物力之多,皆可以纳入后宫吉尼斯纪录。
霍皇后的所作所为,汉宣帝怎么能忍受!但他也是个明白人,霍家的势力现在已摆在那里,谁敢摸老虎屁股,谁就得遭殃,包括皇帝也不例外。因此,他采用了韬光养晦的办法,表面上与霍皇后的关系很是亲昵,实际上却对霍皇后处处提防,甚至拒绝和霍皇后过夫妻生活。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霍皇后怀孕。
汉宣帝拒绝和霍成君同床共枕的同时,却把雨露广洒后宫其他妃妾。皇恩浩荡下,后宫惊喜连连:华婕妤、张婕妤、卫婕妤都先后为汉宣帝生下白白胖胖的儿子来。
霍皇后对这样的“家务事”羞于向娘家人汇报,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而“老毒物”霍显却天天盼夜夜盼,只盼女儿的肚子能争气,能早点儿为她生下一个外孙来。春去秋来,秋去春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的外孙还没盼来,家里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地节二年(前68)三月,霍光在盼外孙未果的情况下,带着遗憾永远地沉睡了,结束了其长达二十余年的辅政生涯。二十四岁的汉宣帝其隐忍没有白费,他这片“绿叶”终于挣脱了辅政大臣这朵“花魁”的羁绊,就像一条寻到水源的鱼儿,开始亲理政事,独揽朝纲。
然而,这只是汉宣帝一厢情愿的想法。霍光虽然死了,但霍氏家族的势力还在,霍氏家族仍然紧紧地控制着朝中的军政大权。汉宣帝还得继续戒急用忍。只是在戒急用忍的同时还增加了一道新药:外放实收。
很识时务的汉宣帝在霍光死后,立马封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博陵侯,封霍光的孙子霍云为平恩侯,封霍光兄长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一门三侯,不可谓不显贵。
果然,霍氏集团就此为汉宣帝的“糖衣炮弹”所惑,他们倚仗皇太后、皇后,变本加厉地专横跋扈、奢靡越制,当真做到了目无王法。
面对霍氏家族的嚣张和狂妄,懂得“隐忍”之道的汉宣帝,明里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来,继续以“暗”的独特方式来对霍氏势力进行反击。
地节三年(前67)四月,也就是霍光去世后的第二年,汉宣帝立年仅七岁的儿子刘奭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与此同时,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也顺利地升为平恩侯——霍光当年坚决反对的事情,现在汉宣帝都办到了。他以实际行动吹响了反击战的号角。
就在举国上下处在一片喜洋洋的氛围中时,有一个人却陷入万劫不复的伤心绝望之中。这个人便是霍光的孀妻霍显。
霍显最终决定用惯用伎俩——下毒的方式来毒死太子刘奭,这次找的“枪手”是她的宝贝女儿霍成君。
许皇后当年产后不明不白地死了,在霍光的强压下,汉宣帝只能做出让步不再追查,但心中的疑问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相反,对霍氏家族的提防也因此而进一步地加强。立刘奭为太子后,为了防止意外,汉宣帝还为这个宝贝儿子精心挑选了一名忠心耿耿的保姆。
保姆不但负责刘奭的起居,还负责他的饮食:凡是刘奭吃的食物,保姆都要先“以身试食”。确保食物“安全无恙”后,再给刘奭吃。
结果霍皇后自然无从下手。
而此时的汉宣帝暗中已紧握手中的“屠龙刀”,他在掌握霍氏罪行后,镇定自若,把尚书这个职务交给霍云来当,名义上是给了霍家无上的权力,但霍云和整个霍氏家族来不及高兴,汉宣帝接下来的一道诏书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霍云的尚书位子还没有坐稳,汉宣帝就宣布,大家上书奏事,可以不通过尚书,直奏给皇帝,并美其名曰:为官民减压。
这样做实际上已把霍云的尚书权力架空。汉宣帝把朝中的“民事权”抓在自己手中后,接下来开始夺霍家的兵权。他采用明升实降的方法,先是把博陵侯霍禹尊为大司马,给了他和他父亲霍光一样的官衔,与此同时,取消了他右将军的军印,封亲信张世安为卫将军,统管北方八校尉,负责京师及军事调动工作。随后汉宣帝用这种方法,又陆续将霍氏家族在朝中掌握军政大权的成员调离了京城。不久,汉朝政府的军政大权,都被与霍家有仇的官员以及汉宣帝的祖母史良娣家族及许皇后的许氏家族所控制。
盛极必衰。失去实权的霍氏家族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此时,弹劾霍氏家族的奏章如同雪花般飞向汉宣帝。汉宣帝紧握着这些奏章,终于露出了久违了的笑容,有了这些“罪证”,摧毁霍氏家族只是时间问题了。
网已布好,只等收网。果然,首先沉不住气的霍氏家族,先是以发牢骚的方式对汉宣帝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接着升级到愤怒,当愤怒经过积累和沉淀后,他们决定以爆发的形式夺回失去的权势。
地节四年(前66),这是一个火热无比的夏天,愤怒到了极点的霍家人召开了一次家族会议。会议达成了一致,密谋发动政变,步骤如下:杀丞相——废宣帝——立新皇(霍禹)。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霍家磨刀霍霍时,因为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计划泄露了。谋反的消息很快就被霍家一个马夫的朋友张章知道了。这个张章本来是来“叙旧”的,听到这样的消息,先是被惊得目瞪口呆,接着拔腿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皇宫里跑。
结果可想而知,霍氏家族的谋反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汉宣帝的“镇压军”就到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霍家围得水泄不通。自知难逃厄运的霍禹和霍显相继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霍氏家族的“中流砥柱”霍禹和霍显死后,意味着霍家已是一群乌合之众了。汉宣帝手中高举多年的“屠龙刀”丝毫没有留情,对霍氏家族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格杀勿论。
诛灭霍氏家族后,霍皇后成了唯一“幸存者”,汉宣帝没有直接砍了她的头,而是以“失德罪”把这位年仅二十三岁的皇后打入了冰冷的昭台宫。从此,庭院深深深几许,霍家千金独自悲。直到十二年后,霍皇后终于盼来了汉宣帝,然而,汉宣帝不是来赦免她的,而是把她打入了更阴森恐怖的“云林馆”去独居。至此,霍皇后最后的希望落空,绝望之余,在一个凄风凄雨的夜里,她以一条白绫吊死在“云林馆”。
至此,霍光一手打造的风光无比的霍氏家族,只因为他错爱了一个不该爱的“大无畏”的女人霍显,落得子孙绝灭的凄惨下场。这正应了一句话:盛极必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