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悲喜两重天

地皇三年(22)十月,刘縯和刘秀舂陵起兵后,再加上有新市军和平林军的支持,士气大振,他们很快制定了进军路线:取长聚—占湖阳—夺棘阳—图宛城—伐洛阳—成霸业。

首先,来看他们的处女秀表演:长聚之战。

长聚(今湖北省枣阳市寺庄乡)是个小地方,小到只是一个村,但它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根据地。

起义军把这里作为起义的试金石,一是本着柿子选软的捏的原则,找一个小地方来鼓舞和提升士气;二是本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原则,拿下这个据点,充实和改善起义的武装配备。要知道,眼下的起义军不仅缺少武器,连战马都没得骑,甚至刘秀本尊都是骑着一头牛上的战场,还在不经意间成全了“骑牛将军”的美名。

有了三军联合,有了齐心协力,长聚的防军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打得屁滚尿流,溃不成军。很快,长聚成了起义军的长驻之地。

首战告捷,起义军收获了不菲的战利品。在改善军备的同时,刘秀的坐骑也改善了,他终于有马可骑了。

下面,来看起义的第二战——唐子乡之战。

第一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接下来该轮到进攻湖阳西南的唐子乡了。唐子乡比长聚大得多,拥有的武器辎重更多,相应的防备也更加森严。但是,起义军依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占领了这里。

连战皆捷,喜悦的笑容挂在起义将士的脸上。但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如乌云般压顶而来,原因在于“分赃不均”。

“有难同当,有衣同穿”,这原本就是起义前打出的口号,但在唐子乡抢占了大量的战利品后,平林军和新市军却对舂陵军怒目相待了。他们心中愤愤不平,认为舂陵军独揽了大量战利品,他们一边叫一边骂,非要舂陵军把战利品交出来,否则休怪刀枪无眼。

起义军内部剑拔弩张,一场生死决斗一触即发。

起义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不经意间却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了,一旦内讧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刘秀及时站出来,做了三件事,有效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第一件事:攻心。刘秀对舂陵士兵们说道:“起义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成大事者,不贪小利。现在我们才刚刚起步,前面还有万道雄关等着我们去征服,还有美好前程等着我们去实现。如果仅仅因为眼前这几袋米、几斤肉、几两银子就自相残杀,自毁前程,不值得啊!”

第二件事:交财。刘秀的思想工作很有效,很快大家就醒悟过来,纷纷交出所得的财物。而平林军和新市军在得到财物的同时,满腔怨气也很快化为乌有。就这样,一场内部危机被政治敏感、仁性大度的刘秀化解了。

第三件事:严纪。从这件事中,刘秀明白了天下大事成于细、败于疏,他马上出台了军规:严禁烧杀抢掠,严禁奸淫掳掠……

三件事过后,刘秀的威信很快树立起来,起义军都对他敬重有加。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单从这一点来看,刘秀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这都是他日后跳出困难,迎难而上的铺路石。

下面,来看起义军的第三战——棘阳之战。

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守将名叫岑彭,字君然,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一个平庸而出彩的军事天才”。

说岑彭平庸,是因为他生不逢时,生在王莽的新朝时期,任凭他有三头六臂,也只能当个县里的父母官。在王莽的一手遮天之下,在腐败如斯的官场面前,他能不平庸吗?

而岑彭的出彩,却是因为一次逃跑跑出来的。岑彭听说起义军不请自来后,冷静分析了一下形势,认为起义军现在气势正旺,以自己眼下这点兵和他们对抗,无异于用鸡蛋碰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愚;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是智。岑彭是聪明人,自然选择了“智”。所以,他赶紧收拾细软,带上大小老婆,潇潇洒洒地开溜了。

兵不血刃地拿下棘阳后,起义军已三战三捷。

接着,来看起义军的第四战——小长安聚之战。

宛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南阳郡的门户,是起义军北进的必经之地。如果说攻打长聚、湖阳、棘阳时,王莽的官军没来得及设防,那么此刻,起义军的一举一动已经引起了王莽的高度重视,他下令在宛城布防了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

特别是南阳郡的太守甄阜本着“爱岗敬业,鞠躬尽瘁”的原则,马上来了个杀一儆百,对弃城逃跑的岑彭进行了严厉的记过处分,还把他的家人都关押起来,命令岑彭戴罪立功,否则罪加一等。与此同时,甄阜和他的副将梁丘赐一起密谋,设下了一个局,布下天罗地网,只等起义军来钻。

骄兵必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刘縯和起义军对此毫无察觉,还沉浸在三战三捷的辉煌中不可自拔,还憧憬着兵不血刃拿下宛城的风光场面。殊不知,他们前进的脚步越快,灾难离他们便越近。

该是离宛城外十里之遥的小长安聚出彩的时候了。

小长安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村子小,名不见经传;二是地势险,附近高山深谷,林稠树密,怪石嶙峋,只怕鬼见了也犯愁。

当意气风发的起义军到达这里时,同时遭遇了十面霾伏和四面埋伏。

十面霾伏是指这一天雾霾很大,大到望山不是山,望水不是水,望人不见人。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早已恭候多时的官军开始出击了。他们以逸待劳,很快以猛虎下山之势,对起义军发起全面进攻。猝不及防的起义军不但没有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也没有,只有溃逃的份儿。顿时,杀声、呐喊声、兵戈声、惨叫声、哭泣声混杂在一起。

乱军之中,刘秀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只能选择“不羞遁走”。逃跑途中,刘秀只救下了小妹刘伯姬,眼睁睁地看着二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惨死。此外,刘秀的叔父刘良之妻及两个儿子,还有宗族几十人都成了刀下之鬼。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秀还在“泪满襟”时,起义军内部却在“各奔东西”。

闹独立的是新市军和平林军。他们开始时选择依附刘縯,只是觉得刘氏宗族子弟拥有一呼百应的感召力。

良禽择木而栖。就这样,当刘縯的起义军向他们抛去爱的橄榄枝时,他们选择了合伙入股,只为了将来能分得一杯羹。但是,突如其来的重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眼看起义联军一瞬间从绩优股、潜力股转变成了垃圾股,为了跳出火海,他们都决定另谋出路,各奔前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人都有入股的自由,也有撤股的自由。刘縯和刘秀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为此,他们没有选择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没有泪眼婆娑地游说,而是选择了另辟蹊径。

他们找的蹊径是另一路起义军——下江兵。

下江兵也是绿林军的一支,在绿林军解体后,他们转战南北,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正当刘縯的起义军遭遇滑铁卢时,下江兵却在东飘西荡之后,来到了沘水县的宜秋。

近在咫尺,刘秀敏锐地发现了机会。于是他主动找大哥刘縯进行了一番密谈,最终刘縯听从了刘秀的高论,带着刘秀和李通亲自到下江兵的驻地进行了一次谈判。

下江兵的统领成丹、张卬对此高度重视,马上召集部将们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派出超级将帅王常接待刘氏兄弟。

原来,下江兵的政权呈三足鼎立之势,成丹、张卬名义上排在王常之上,但论在下江兵心目中的威望,王常却坐在头把交椅上。此时,众人共同推荐王常来接待刘縯一行也在情理之中了。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年少时,为了给自己的弟弟报仇,他选择了亡命江夏。后来,他和王凤、王匡等英雄豪杰共同组建了绿林军。再后来,当绿林军遭遇天灾人祸瓦解时,王常便和成丹、张卬等人流窜到南郡蓝口一带,号称下江军。

王常是个识大局的人,他也看清了此时天下的形势,王莽的新朝虽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想推翻新朝,如果不走联合的道路是很难成功的,只有抱团取暖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新朝政府抗衡。

刘縯和刘秀虽然是没落得不能再没落的皇族后人,但两人为人忠厚诚实、仁德之名广传天下,和这样的良将名主合作,显然有前途和希望。

也正是因为这样,双方的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当刘縯提出“合纵之意”,阐述“合纵之利”,提议“合纵之盟”时,王常明确表态,两个字:同意。

下江军加盟后,新市军和平林军很识时务地选择了“回心转意”。就这样,舂陵军、新市军、平林军、下江军四军联盟,起义军军心大振。随后,刘縯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

第一,重新编制军队。刘縯把四军打乱,重新进行了分配,共合为六部。这样的目的是让大家融入起义军这个大家庭里,不分你我。

第二,犒赏三军。刘縯倾其所有,拿出全部家当分赏给士兵,并且和大家喝血酒立盟誓,提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一人心所向的口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起义军走出了小长安聚失利的阴影,军心重振。

就在刘縯和刘秀另辟蹊径时,他们的对手甄阜和梁丘赐也没闲着,忙着排兵布阵,誓要一鼓作气,将起义军一举击溃。

首先,甄阜和梁丘赐囤积了足够的粮草。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把辎重粮草都集中屯放在沘水县的蓝乡,理由是蓝乡奇险地偏,把粮草屯放于此,既稳妥又解决了后顾之忧。

安排好粮草后,甄阜和梁丘赐马上带领十万大军南渡黄河。过河之后,他们还做出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把船只和浮桥都毁掉,并美其名曰破釜沉舟,然后在沘水边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与起义大军大决战的姿态。

战场上往往都是大鱼吃小鱼。大鱼要吃小鱼,势必要做出雷霆之势,张牙舞爪,凶残至极。小鱼要想吃大鱼,势必要做出哀兵之势,拼尽全力,奋力一搏。

甄阜和梁丘赐就是这样的大鱼,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但唯一不足的是犯了急功近利、骄傲自满的毛病,背水一战让他们处于风口浪尖,生死悬于一线。

刘縯和刘秀就是这样的小鱼,他们刚起步,势单力薄,但他们非但不妄自菲薄,还能在逆境中保持冷静。

因此,面对甄阜和梁丘赐的出招,刘縯和刘秀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制定出了应对之策:派一支精锐部队,在晚上偷袭囤积在蓝乡的粮草。

王莽地皇三年(22)十二月,刘縯在这个年末岁尾的日子选择了“灵蛇出洞”,打了蓝乡的官军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守护的辎重粮草变成了起义军的囊中物。

第二天,起义军发起了反击战。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时的起义军对官军的动向和情况了如指掌。而官军对起义军的消息和情报却全然不知。当起义军从天而降时,官军只有大败和溃逃的份儿了。

但是,因为先前的破釜沉舟,此时官军面对波涛汹涌的河水,想逃却只恨没生出一对翅膀来。后有追兵,前有水阻,结果毫无悬念可言。

一是赔兵:十万官军中,被斩首和溺死的就有两万多人,其余的都溃逃而散,大多选择了归降。

二是折将:官军的主帅甄阜和副帅梁丘赐都死于乱军之中。

这就是著名的沘水之捷。地皇四年(23)正月,刘縯率领的绿林军与王莽的军队在育阳大战,绿林军大破莽军,斩首3000余人,逆袭的屌丝男刘縯和刘秀凭这两次战役收获了起义以来最大的一桶金,挣得盆满钵满。 X23GfXf/uGp9VyVwAHWPQn4nPZ8Mb6tKvxr533hKk8g+6CVcHnW8c91FNDYjyi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