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泽东出世

相传五千年前,舜帝是一个勤劳,能干、聪慧的君主。晚年,他巡游天下,顺着湘江,来到一处地方,此地山岚青青,风景秀美,山下地势平坦开阔,他兴致勃勃,在此设坛祭天,又叫乐师在此演奏了一曲韶乐,乐声悠扬,宛如天籁之音,竟引得凤凰为之翩翩起舞,故此,此山就被人们叫作韶山。后来,舜帝因辛劳染病而逝,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得讯,分外悲伤,整日哭泣,泪水洒在竹子上,留下斑斑血泪,故,此竹人称之为斑竹。后娥皇、女英投湘江而逝,人们尊称其为湘灵、湘夫人。

韶山山脚下的韶山冲,位于湘潭、宁乡、湘乡三县的交界处,群山环抱,冲里住着六百多户人家,世代以务农为生,韶山冲村头的上屋场住着毛邹两户,其屋后是茂林修竹,门前一处宽宽的敞地,敞地南面是一口小池塘,里面长着莲藕,仲夏时节,荷叶碧绿,荷花盛开,分外好看;南风吹来,飘送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公元1893年12月26日清晨,上屋场毛顺生的妻子文七妹诞下一名男孩,此子天庭饱满,哭声清亮。顺生文化不高,但也认得几个字,其时他见东边天上红霞漫天,因给男孩取名泽东,意为润泽东方;又因其家后山上,有一年有位农人采得一株灵芝,灵芝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被人们称为仙草,故顺生给儿子取字润芝。后泽东长大上学后,竟以同音字之代替芝。故人多称其为润之。

泽东是文氏的第三胎儿子,前二胎婴儿因病早夭,为了祈求儿子健康长大,文七妹娘家龙头山下有一座石观音小庙,据说很灵验,文氏是信佛的,为了使儿子命贱命长些,泽东尚在襁褓中,她便抱着他,来到庙前的一块约二十米高的天然青色巨石下,下跪叩拜,让泽东把巨石认作干娘,因此,泽东小时候的乳名又叫石三伢子。

毛氏祖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云南澜沧,并在当地娶妻生子,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华年老迁至湖南湘乡县。十年后,其二子又迁至邻乡湘潭韶山冲,至泽东时,已传二十代,约有500年了。

泽东的祖父名恩普,字翼臣,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其兄字德臣,二人辛勤耕作。到了晚年,二人谋划,要择一逝后墓地。那时,人们都笃信风水,于是,兄弟二人特意请地师看地。地师漫山垅跑了11天,终于选中一处地方叫虎歇坪,那时坪上有块大鼓石,有人曾见过有只老虎伏卧石边歇息,故此地得名虎歇坪。这地方很奇异,地面干爽,不管下多大的雨,雨一停,地面一会儿就干了。地师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正好落在韶山西边龙头山的龙脉上,人若死后葬在此处,可发子发孙,其贵无比。为争要此地,兄弟二人争吵不休。地师笑着调解道:“你们兄弟二人莫要争吵,让我们来听听土地公公的意见吧!”土地公公是一方神主,二人当然心存敬畏,地师在地上摆好罗盘,焚了三支长香,俯下身子将耳朵贴近地面,听了良久,后起身说:“土地公公说,你们二人谁先死,谁就葬在这儿,莫要再争了!”听了地师转告土地公公的话,二人闭了口,再无话说。

后来,翼臣先兄而去,葬在虎歇坪。

翼臣仅有一子,名贻昌,字顺生,号良弼,其17岁当家理事。顺生是个勤快而又实际的人,他并不看重风水,而看重田垅土地的肥沃,他把家建在了上屋场。

贻昌娶妻文七妹,七妹娘家在湘乡县唐家坨,同韶山冲仅一山之隔,相距10来里,文家也是世代务农,家境小康。

翼臣在世时,因家境窘迫,不得不将祖传的一些田产典当给别人。贻昌当家后,因负债,无奈到湘军当几年兵,积了一些银钱,退役还乡后,赎回了父亲典出去的土地,又买进一些,田产增至二十二亩,每年能收80担稻谷。他人精明能干,又善经营,兼做些稻谷和猪牛生意,家产积至二、三千元,还自制了一种“毛义顺堂”的纸票,在冲里,也可算是一个小财东了。

泽东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诸如拔草、放牛,放鹅、拾粪、砍柴等。

韶山西边有三座山,南面是龙头山,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头山,山上林木葱茏。春天,遍山杜鹃花盛开,红艳似火。

有一年夏天,烈日炎炎,泽东与几个小伙伴一道到西边山下放牛,一边上山采野果,他们沿着溪流走过一座独木小桥,来到山脚下,却见一个黑郁郁的山洞口,山上有一处泉眼渗出水来,滴在洞口下方,年深日久,竟然形成一个水潭,手捧起水来一喝,只觉甘洌无比。入得洞去,里面渐渐宽敞,可容七八十来人,里面清凉宜人,孩子们如孙猴子找到水帘洞宝地一般,欢喜雀跃,他们把此洞叫为滴水洞。

泽东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是个农民,但有一个儿子在开馆授课。小泽东有时也在馆里听课。8岁时,父母把泽东接回家在韶山私塾入读,他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六处私塾读书,除其中两年停学在家务农外,他在私塾上学六年,积累了较深厚的古文功底。上学期间,他早晚要放牛拾羹,农忙时,要帮助家中收割庄稼;14、15岁时,他停学在家,成天与家中的雇工一同干活;他犁、耙,栽、割样样能干,晚上,还要帮父亲打算盘记账。

泽东酷爱看书。1908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看的闲书杂书是《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校,先生不让看,他就用课本遮住偷偷看;在家父亲怕熬灯费油不许看,他就用布遮住窗户看。

有一次,泽东挑了十五担牛粪,坐在田头的一棵老松树下凝神静气地看书,却被远远过来的父亲看见了,他责骂儿子道:“你不去挑牛粪,却躲在这里看闲书!书书书,书里能长出谷子来吗?”

泽东回答道,“爹爹,我已经挑了十五担牛粪了,难道歇一下也不行吗?,顺生不信,到田地里一数,果然有十五担,他无话可说了,因为大人一天也只挑十五担啊! EOR0M3soVsRbAW+GPFSXSfU+UhUOefRO1WTme9GNDEbKOWzWkralfg+NLuX9L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