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7

中共三大

离湘赴沪后不久,毛又会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赴广州,同先期到达的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谭平山、蔡和森、陈潭秋、罗章龙等,为中共三大作准备工作。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毛以湘区党的代表身份出席,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

当时,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几经挫折,深感中国革命要改弦易辙,对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三大上,对国共合作,大家没有异议,但围绕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却发生了争议。张国焘说:“工人阶级只能在自己政党的旗帜下进行革命,我不同意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去搞党内的合作,否则是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我也不同意在劳动群众中发展国民党组织。”毛根据湖南工会的经验,说:“搞联合阵线是必要的,大批工人加入国民党,是可以改造它的阶级成分。我们和资产阶级建立联合战线,是共同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需要,还有,国民党就像一所空房子,我们可以住进去并逐渐成为它的主人。”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了“党内合作”的主张,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仍保持共产党组织的独立性。

大会选出9名正式委员,五名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为中央局成员,五人中有3人为原新民学会会员。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为中央局秘书,根据现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这样,毛第一次进入中共党的领导核心。这一年,他30岁,刚好是而立之年。

三大后,中共中央机关暂留广州,毛也开始接触国民党的一些上层人物如廖仲恺,谭延闿。

9月,中共中央机关返回上海办公。中央派毛回湘贯彻三大决议,指导湘区筹备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为了便于工作,时任国民党中央总务部副部长共产党员林伯渠,给了毛一个中央党部筹备员的名义。

在毛的指导下,10月初,国民党长沙支部成立。随后,宁乡,安源等地分部和湖南总支部也相继成立,使湖南在大革命时期为国民党组织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这次回湘,毛与开慧仍住在长沙小吴门清水塘二十二号。开慧上有老母,下有小孩,负担很重,生活清苦,毛之回家,她分外高兴。11月,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岸青也降生了。晚间,开慧含情脉脉地问:“润之,你一人在外,想我吗?想家吗?”“嗯,有时间,我会想,待以后有条件,我就接你们去上海。”

毛在清水塘住了三个月,这时,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要他离湘赴沪。

动身那天清晨,一弯清冷的残月,斜挂在西边的天上,地上铺满了白白的厚厚的霜花。开慧送润之到小吴门外,执手依依,不忍分别,一声“珍重”,热泪欲零。后毛作了一首《贺新郎·别友》相赠爱妻:

“挥手自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翻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遥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yEeSZCz/0hAHAxKPqenwSWfUESEi8Dx1erikQ1vEVqEIN8ydHKLEzF2jEQ+xbf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